延长气田南部区块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2013-08-15李云李晶何剑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716000
李云 李晶 何剑(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 716000)
一、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1、生储盖组合
研究区古生界存在多套生储盖组合。 下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铝土岩、铝土质泥岩及泥岩厚度一般30-70m,它直接覆盖在奥陶系风化壳之上,构成良好的封盖层。 山西组、太原组泥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以及马家沟组致密碳酸盐岩、膏岩、盐岩等也都具有较强的封盖能力。 奥陶系风化壳及内幕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有利的储集层。 下古马家沟组灰岩、泥灰岩及上古生界本溪组泻湖相暗色泥岩、太原组和山西组碳质泥岩、灰黑色泥岩、煤层和生物碎屑灰岩为烃源岩。
上古生界上石盒子组泥岩在全盆地广泛分布, 单层厚度5m-20m,累计厚度100m-140m,这套地层覆盖在全盆地的古生界储层之上,成为整个古生界含气系统的大型区域封盖层。 此套盖层具有自西向东厚度增大,区域封盖能力增强的特点,同时该组泥岩普遍存在过剩压力, 过剩压力与较差的物性使其具有双重封闭能力,有着更强的封盖效果。 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水下分流河道及滩坝类砂体为储集层。 本溪组泻湖相暗色泥岩、太原组和山西组碳质泥岩、 灰黑色泥岩、 煤层和生物碎屑灰岩为烃源岩。 据此,上古生界总体为一套自生自储自盖型组合。
2、圈闭发育及天然气藏特征
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 是油气运聚成藏的归宿场所[8-9]。 鄂尔多斯盆地为一克拉通沉积盆地,盖层断裂不大发育,构造相对稳定,在盆地内部少见构造圈闭,导致了上、下古生界以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天然气藏为主, 占目前盆地发现的天然气储量的90%以上。 在南部区块局部发育构造—岩性圈闭。
2.1 地层圈闭
下古生界天然气藏常赋存于地层圈闭中。
岩溶古地貌圈闭 此类圈闭类似于古潜山圈闭, 但鉴于其古地貌起伏不大,不具“山”形,暂且称之为岩溶古地貌圈闭。 研究区圈闭以沟槽为限,其面积一般在10~50km2 左右。
2.2 构造型圈闭
主要发育构造裂缝圈闭。
构造裂缝圈闭 即构造性储集层为非渗透性岩层封闭所构成的圈闭。 其裂缝一般集中发育在局部构造的核部和转折端以及断裂带附近。 裂缝发育加上后期的溶蚀改造,形成较好的储集空间为构造裂缝圈闭的形成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富县地区钻探见到较好气显示, 富古4 和富古7 井马五13为角砾状白云岩和白云岩,由于较强的溶蚀作用孔隙发育,试获工业性天然气流, 至富古2 井区马五13 相变为白云质泥岩,孔隙不发育,储集性变差,钻井过程中未见任何油气显示。
二、勘探有利目标区评价优选
目标1 位于宜探1、延188 井之间,宜川县城北西方向(图3)。 沉积相带位于下石盒子期宜川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水道上,盒8 段砂体预测厚度27m 左右; 山西组山2 段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上,砂体预测厚度10m 左右;下古生界为马六段岩溶斜坡风化壳。 宜探1 井在盒8 产气0.1441×104m3/d、产水0.06 m3/d,盒3 产气0.6799×104m3/d,未见产水。 宜探1 井的试气结果预示在储层物性更好地带会有天然气的富集。 目标点的砂体较宜探1 井更为发育,预期获得工业气流的可能性较大。
目标2 该井位于延221 南,富古5 井东(图3)。 沉积相带上位于下石盒子期宜川水下分流河道的支水道上, 盒8 段砂体厚度预测大于25m。 山西组山2 段也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预测砂体厚度大于20m。 研究区下古生界出露地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六段,比较而言,马六段风化壳储集性能没有马五段风化壳储集性能好,但研究区位于岩溶斜坡及鞍地部位,对形成风化壳储层较为有利。 研究区西部的富古2 井在下石盒子组获工业气流,富古5 在下石盒子组获低产气流。 该目标点的沉积相带较富古2 与富古5 井更有利, 部署井钻探的预期效果将优于前者,建议部署一口井位。
目标3 该井位于富古1 井南,富县县城西。 下石盒子组盒8段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预测砂体厚度大于15m;山西组山2 段也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预测砂体厚度大于20m;研究区下古生界出露地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且区域上位于岩溶斜坡及鞍地部位,对形成风化壳储层有利。 研究区北部的富古1 井在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及上古生界山西组均获低产气流,东部的富探1 井在古生界也获低产气流,预示研究区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三、结论
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风化壳以及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水下分流河道及滩坝类砂体为天然气储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古生界配套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的形成为后期天然气的保存提供了条件。
延长气田南部区块油气成藏综合研究表明, 研究区资源量大,探明率低,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下古生界以中央古隆起的马五段为有利勘探目标, 上古生界以寻找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等有利沉积相带控制的岩性圈闭为主要勘探目标。
[1]杨俊杰,裴锡古.中国天然气地质.卷4[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3-29.
[2]何自新 等著.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0.
[3]黄汲清 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