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教育健康类课程结构研究
2013-08-15甄希成
甄希成
(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康复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102)
一、引言
根据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更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虽然临床医学在拯救人类生命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对人们的健康促进方面的诉求无法充分满足,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体育作为重要的保健方法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其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亚健康方面和康复医学领域。
近年,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服务的对象定位在普通大众,且指向亚健康群体已成为共识[1]。传统课程设置所沿袭的健康类课程是否有效且够用,是否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是摆在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国内外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规格分析
(一)国外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校体育课是借鉴日本模式改革而来的,日本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了卫生学、学校保健等学科,形成了集健康、保健、康复、营养、精神等于一体的保健体育教育课程体系[2]。其他发达国家体育教育也有相类似要求之处,如德国科隆体院强调了学生能够具有组织、教学、治疗、策划和监督慢性病患者或受伤的运动员通过运动、游戏得到防治和康复等活动的能力;美国春田学院则要求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制定和实施健康、体质评定计划,能够解释体质评定和健康评价的数据,组织和管理健身计划来服务社会;韩国体育大学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减少缺乏活动的消极影响,能够完成健康相关问题的教育和科学研究[3]。
(二)我国体育类专业人才的再认识
我国教育部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涉及体育与健康的四个方面:①运动参与;②运动技能;③身体健康;④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几乎涵盖了体育运动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反映出我们对体育人才的期望。
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据《标准》将调查内容分为16个方面,对16个方面采用五分量表给予评分,包括:1.很必要;2.必要;3.普通;4.不必要;5.很不必要。调查对象为体育院校体育、非体育专业研究生各50人,要求给予相同的评价的项目至多不超过5个。
2.调查结果(参见表1)
3.结果分析与讨论
(1)运动参与方面
强调从激发兴趣开始,最终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一,运动兴趣与习惯是在运动参与中逐渐形成的;其二,掌握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知识和技能,能够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运用简单方法评估运动负荷,科学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能够评价体育锻炼效果,以及制定简单的运动方案,也是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非体育专业学生均给予较高的评分。
表1 体育与健康标准相关度调查表
(2)运动技能方面
其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会关注国内外的体育新闻以及欣赏体育运动,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其二,学会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专长体育项目;其三,要懂得如何在运动中避险,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其四,掌握在野外条件下的基本技能,达到增强体能、避免伤害、锻炼意志品质的目的。虽然均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非体育专业给予了不同的关注度,体育类学生更关注体育技能及运动知识,而非体育专业学生更关注运动安全,表现出体育为健康服务需求的特点。
(3)身体健康方面
其一,要在学习、运动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要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协调、速度、有氧能力、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发展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其二,能够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其三,懂得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与现代体育锻炼方法;其四,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以及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的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虽然健康作为体育的重要目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当我们对关注度进行限定时,体育、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体育类学生更关注身体的姿势,希望表现出外在的形体美,而非体育专业学生更关注健康本身的基本诉求,“健康第一”需求特征非常明显。
(4)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方面
被调查者均能意识到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意识到合作的价值,懂得体育在尊重、关爱他人,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享受挑战自我带来的快乐方面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促进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但与对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关注度上有差距,表现为体育主要对身体机能促进的特征。
4.体育教学意识与行为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体育教学是运动项目分类教学,课程主要讲授该运动项目的特点、竞赛规则、技术要点等,同时对该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练习,与当前体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诉求(调查结果)相一致。该运动项目本身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如对关节肌肉的影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心理层面的潜在影响等并未揭示,因此,为什么要进行该项目的锻炼,如何进行该项目的锻炼等没有正确的认识。这样的知识结构虽然符合当前体育专业人员思维方式,但并不符合不同大众对体育增进健康的需求,体育健身过程中产生的损伤日渐增多,影响了体育普及过程,影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体育是锻炼完美体格,发展理性行为,充实心智活动,繁荣文化生活,提高适应能力,弘扬生命意义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体育是为了增进人体完美的发展,而寓教育于身体运动的教育历程,是供给人类全部教育历程中的一种媒介体。如果在思想上没有对体育真正的重视,对自身的体质状况没有正确的认识,也不会自我进行体育锻炼,实现“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目标。
三、体育教育健康类课程结构分析
“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目标,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相适应,这种观念更新和医学模式的转换,改变了医学的方向和内涵,即:预防→治疗→康复,强调了人体机能的重要性,使康复医学的重要地位日渐突出。体育康复技术、运动疗法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非常系统化的医疗技术手段。应该指出的是,随着对运动的深入理解,以亚健康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方法和手段,促进人体机能、心理、社会适应等能力的提高,与“健康第一”的理念相吻合。
为了达到此目的,健康类课程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要架起健康与运动实践之间的桥梁,就要有对运动及正常健康人体的理解。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取决于人体的哪些结构和生理机制;平衡能力、反应能力、核心稳定性、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等身体活动能力受哪些系统功能的影响;人体的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是否影响了人的活动能力等。因此,健康类课程必将涉及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心理学、体育康复、运动损伤的防护等多个学科知识,这些知识都对健康运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当然,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控制和恢复措施,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也应包含在健康类知识结构当中。
从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健康评价、体育康复在体育教学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但我国大多数体育院校仍更重视体育基本技术的教学,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减少术科课程的比重,在课程体系中不应区分现代医学、传统中医学,只要是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主要理念的课程均应包含在内。如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太极拳、五禽戏等)对健康的良好作用,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技术优势,这些内容与体育、健康之间有着极为深刻的逻辑关系,都应是我们选择的重点。
与国外体育院校相比较,我国体育专业健康课程的开设相对局限,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为代表。而美、日、英、澳等国家体育专业的健康类课程设置更加宽泛、具体,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个人健康、户外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损伤的护理和预防、社会药物的使用、个人的性行为教育等,理论课和术科的比例几乎达到了5∶5的比例[4],与大众体育健身人群“健康第一”的理念更为适应。因此,我国体育专业健康课程开设应更具针对性:一是减少技术专项课程的必修课比例,依据兴趣爱好、社会需求选择必要的专修课程;二是增加健康健身类知识在总学时中的比重,达到总学时的1/3(56学分),加强体育锻炼的基础学习,使运动项目学习的目的更明确,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三是课程应包括基础医学类、健康知识类、体育健康结合类三大知识体系,以期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健康医学知识来促进人类健康的专业人才。
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充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而体育对于健康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必须以健康为理念,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其特有价值。其一,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其二,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娱乐生活方式更加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其三,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有效防治心理疾病;其四,体育运动的竞争与合作,提高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其五,体育运动有助于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我们知道,目前高等体育院校健康类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尚无严格的科学界定,在知识体系上还未形成合理的系统。在新的健康科学观指导下,应突出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锻炼,同时尽可能地把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健康融为一体。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形成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推广传统的健身养生术,使体育健康、体育康复理论逐步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基础,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
[1]邹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7(18):261—262.
[2]林陶,张美江,赵丽萍.中日体育教师专业化课程标准比较[J].体育学刊,2007,(7):96—99.
[3]秦强.对国内外高校社会体育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09—110.
[4]车旭升,金春光.中国、美国、韩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5):77—79.(E-mail:dalishi_soh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