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衰落抑或复兴:美国学者关于美国政党变迁的研究*

2013-08-15臧秀玲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党派选民政党

王 磊 臧秀玲

(山东大学,济南 250100)

美国的政党是正在衰落,还是正在复兴?美国政治学界数十年来热衷于研究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美国学者在“政党衰落还是复兴”这个问题上除了系统的著书立说之外[1],更多的是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本文将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与评价,以期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美国政党政治变迁的相关内容。

一、概念提出:政党衰落抑或政党复兴?

美国学者观察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主要依据弗拉基米尔·奥兰多·基(Valdimer Orlando Key)提出的“选民中的政党”、“政党组织”和“政府中的政党”三条研究路径,也就是理查德·卡茨(Richard Katz)和彼得·梅尔(Peter Mair)所说的政党的“三张面孔”。“政党组织”包括那些为政党事业和候选人而工作的政党领袖和积极分子;“政府中的政党”是指党员竞选公共职位并且获得了公共职位;“选民中的政党”指对政党表现出忠诚的那部分选民。[2]“政党衰落”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选民中的政党”这个领域,“选民中的政党”也是“政党衰落与复兴”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领域。1970年,沃尔特·伯恩汉姆(Walter Dean Burnham)通过观察选举中选民党派性的变化第一次提出了“美国政党逐渐消亡的长期趋势”。[3]此后,大量美国学者对“政党衰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政党衰落理论”。这些学者认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政党组织已经瓦解,政党在政府中的影响骤然下跌,选民的党派性受到削弱,美国的政党正在衰落过程中。杰·德萨特(Jay A.Desart)认为,选举中强党派性选民的比例持续下降,同样地,独立选民的数量持续上升引发了“政党衰落”的哀叹。[4]唐纳德·鲍梅尔(Donald C.Baumer)和哈沃德·高德(Howard J.Gold)认为,美国政党在上世纪50年代没能建立起“责任政党”的模式,以致于70年代出现了政党的衰落。[5]马丁·瓦滕伯格(Martin P.Wattenberg)可能是“政党衰落理论”的研究学者中最多产的一位。[6]他主要侧重于对“选民中的政党”的衰落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了政党衰落的原因、选民党派性的变化以及选民与政党之间的联系。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政党并没有出现“政党衰落理论”所预示的情况,“政党衰落”这个概念也就不再时髦,取而代之的是“政党复兴”的概念。首先是“政党组织”层面的复兴,然后是“政府中的政党”的复兴,最后是“选民中的政党”的复兴。莫里斯·菲奥里纳(Morris P.Fiorina)甚至指出,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政党重生”(party renewal)的时代。[7]詹姆斯·斯瑟尔(James W.Ceaser)在安东尼·金(Anthony King)主编的《新美国政治制度》一书中,根据政党变革的情况归纳了政党的三种模式:“衰落模式”、“稳定模式”和“复兴模式”。在“衰落模式”中,政党遭受了影响力的持续损失;在“稳定模式”中,政党稍微加强了它们的地位,并且扮演着次要的角色;在“复兴模式”中,政党恢复了丧失的功能或者获得了新功能,使得它们比过去更加强大。[8]除了“政党衰落”与“政党复兴”两个概念之外,美国学者经常使用的类似概念还有,“政党重组”(realignment)、“政党解组”(dealignment)等,这些概念主要是指选举中选民层面的联盟情况。

二、纵向视角:政党衰落与复兴的时间维度

美国的政党衰落与复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政党政治的不同层面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状态不同,在同一时期不同层面衰落与复兴程度也不相同。“选民中的政党”、“政党组织”和“政府中的政党”三个层面不仅在时间上互相交错,在衰落与复兴的程度上也是各不相同。在“选民中的政党”这一层面,政党在精英层次(elite-level)与大众层次(mass-level)的表现不同。在“政府中的政党”层面,总统层次(presidential level)与国会层次(congressional level)的政党衰落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很难对美国政党衰落与复兴划分出一个准确的时间维度,也很难明确两者之间的时间界限。一般来说,学者们认为美国政党在上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一个衰落的过程,而在80年代之后则开始了政党的复兴。这种划分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并不是政党衰落与复兴的绝对划分。也有学者对这种划分提出不同意见。

美国学者对于政党衰落的时间段划分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表,也没有明确衰落的具体起始时间。菲利普·康福斯(Phillip E.Converse)认为,1964年是美国选举中选民党派性的一个转折点,他将1944至1964年这段时期称为美国政党的“稳定状态”时期。[9]很多学者不赞同他的看法,就连他自己也承认在“稳定状态”时期政党已经出现了解组。此外,时间的划分还受到了研究者选择研究数据的限制,选择数据的时间段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和政治研究中心(SRC/CPS)领导的“美国国家选举研究”(ANES)数据库是美国学者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资料库。研究者选取的数据资料大多以1952年作为起始点进行研究。例如,克莱姆·布鲁克斯和杰夫·曼扎(Clem Brooks,JefFManza)选择了1952—1992年时间段的数据。[10]保罗·阿布拉姆森(Paul R.Abramson)选择了1952—1974年的相关数据。[11]拉里·巴特尔斯则选择了1952—1996年这一时期的数据。[12]托马斯·康达和李·西格尔曼(Thomas M.Konda,Lee Sigelman)以及马丁·瓦滕伯格的系列研究政党衰落与复兴的专著和学术论文等其他研究成果都是选择了1952年作为研究美国政党衰落的起始年份。这不仅是数据库的选取问题,同时也与美国四年一届的总统选举息息相关。1952年正好是美国的大选年,艾森豪威尔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结束了民主党的执政长周期。这一年,美国制定宪法修正案,规定美国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两届。因此,选择1952年作为政党衰落的起始时间并不偶然。

约瑟夫·施莱辛格(Joseph A.Schlesinger)将20世纪50年代政党衰落之前的美国政党称为“旧式”政党,把50年代出现衰落之后的政党称之为“新式”政党。[13]那么,如何衡量政党是新式的还是旧式的?进一步说,如何衡量“新式”政党的衰落和复兴程度?约瑟夫·施莱辛格就“政党组织”层面给出了他的两个框架性的标准:一、政治机会的结构,或者是获得政府职位的机制。二、政党体制,也就是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14]施莱辛格是从政党的政治生态视角对“政党组织”的一般性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政党政治生态的变化导致了政党组织和政党本身也从“旧式”政党变成“新式”政党。施莱辛格的研究结合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其他美国学者更多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特别是定量分析的方法衡量政党的衰落与复兴。研究者通过“国家选举研究”的数据库,使用集体层次(aggregate level)或者个人层次(individual level)分析政党衰落,许多学者同时使用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两个层次各有各的优势,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所在。个人层次分析注重态度调查的研究,集体层次分析注重行为结果的研究。个人层次分析属于“单一面向”的测量,其假设的真实性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个人层次的分析随着“国家选举研究”数据被诟病之后也受到质疑。集体层次的分析在个人层次受到质疑之后逐步兴起。但是,也有学者,例如马克·海瑟林顿仍然继续采用个人层次的视角,并且对“复兴的大众党派性”(Resurgent Mass Partisanship)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5]这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概括研究美国政党衰落与复兴的方法,例如,有的学者就使用了“信息过程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对政党衰落理论进行了重新检验。[16]

除了方法论层面的衡量标准之外,还存在具体衡量政党衰落与复兴的指标。在“选民中的政党”层面,“政党认同”、“选民党派性”、“分裂选票”(splitting ticket)以及“独立选民”(independent voter)的强弱程度是政党衰落需要分析的主要指标。赫德里克·史密斯(Hedrick Smith)认为,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美国政治最重要的现象就是独立选民数量的上升。[17]在“政党组织”层面,政党选拔和提名候选人的功能,全国组织与地方组织参与选举的能力都是考察政党衰落时需要参考的方面。一般认为,共和党的政党组织首先面临着衰落的危险,不过,共和党也比民主党要更早复兴,它的政党组织变得比过去更强大。在“政府中的政党”层面,总统层次和国会层次也是衡量的重要标准。相对来说,“选民中的政党”出现的衰落最为明显,也是最深的一个领域。在这一层次,精英层次党派性的率先复兴并且带动了大众层次党派性的复兴,精英层次的政治极化也促进了政党的复兴。戴维·金鲍尔(David C.Kimball)和卡塞尔·格劳斯(Cassie A.Gross)指出,当前的争论是美国选民党派性复兴是精英层次单独极化的结果,还是大众层次也同时极化的结果。[18]精英层次极化的作用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美国学者在大众层次极化的作用上仍然存在分歧。莫里斯·菲奥里纳提出的质疑最为有力,他认为大众层次极化是一个谜(myth),党派性极化、地缘性差异和社会分裂程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反而在一些议题上出现了减弱的趋势。[19]

确定了衡量政党衰落与复兴的方法之后,可以进一步探讨政党衰落与复兴的各种原因。马卓理·兰登·赫胥(Marjorie Randon Hershey)指出,两股力量交换影响着选民投票行为,造成政党选举层次的衰落与复兴:选民持久党派忠诚的强度和特定选举中 “短期政治势力”(short-term political forces)的影响。“短期政治势力”又包括候选人的吸引力和选举中各种议题的影响力两方面。他指出“政党认同”在选民投票行为上起着突出的作用,“政党认同”影响力的衰落引起了政党的衰落。[20]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安东尼·唐斯(Anthony Downs)认为,选民的投票行为也是服从于“理性人”的假说,进行“理性投票”,“每一选民都将他的票投给他相信将比任何别的政党提供给他更多利益的政党”。而政党总是谋求选票的最大化。信息成本、理性的无知和成本收益的判定决定了选民的“政党认同”,意识形态则是政党通常用来动员大众选民的主要手段。[21]政府层次的复兴主要是因为决策层提供给选民的政策和意识形态类似“唐斯模型”(Downsian Model)所说的相对诚实和有责任心。[22]

造成“独立选民”增多、“分裂选票”增加,选民“政党认同”降低的因素有很多。大众媒体的普及,年轻一代对政党的忠诚度降低,以及候选人对政党依赖程度的削弱都导致了政党的衰落。在“政党组织”层面,美国政党在获取政治资源、筹集竞选资金和垄断候选人提名等方面也经历了变革。政党组织功能的衰落加速了大众选举向“候选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安东尼·金认为,直接预选的实施意味着旧式政党组织的终结,政党组织不能再像半个世纪前那样存在。[23]在“政府中的政党”层面,美国的政党在政府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没有欧洲政党那么重要。沃尔特·伯恩汉姆列举了造成政党衰落的几个主要的变革因素。在政党组织层面,秘密投票机制和直接预选的引入、无党派性地方选举运动、黑人和白人穷人选民数量的扩张以及个人登记条件的引入都加速了政党的衰亡。在政党忠诚方面,富兰克林·罗斯福时期以来建立的“新政联盟”(New Deal Realignment)的消解、独立选民的增多以及分裂选票的增加瓦解了政党认同的基础。[24]

纵向视角,或者说政党衰落与复兴的时间维度确立了一个基本的体系框架,衰落与复兴的具体分析,也就是“选民中的政党”、“政党组织”和“政府中的政党”这三个部分需要通过横向政党维度进行分析。

三、横向视角:政党衰落与复兴的政党维度

美国学者安格斯·坎贝尔(Angus Campbell)在《美国的选民》(The American Voter)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政党认同”[25]的概念——也就是选民在选举中对政党的忠诚感,以及采取的投票态度和行为——来分析“选民中的政党”的衰落情况。这个强调选民持久党派性的概念后来发展成为“密歇根模式”(Michigan model)。此后,这个概念就成为美国政治学界研究政党衰落与复兴绕不开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选民中的政党”、“政党组织”和“政府中的政党”这“三张面孔”。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研究者在“政党认同”上发生了一场争论,把“政党认同”这个概念引到了更深的层次。诺曼·聂(Norman H.Nie)等人认为,选民对政党的态度是“消极的”(negative),因而导致独立选民数量的增长。[26]马丁·瓦滕伯格则认为,选民对政党的态度是“中性的”(negativity),而不是消极的。他认为,这样理解和判断政党衰落的特征就与“消极的”政党认同有所不同。[27]瓦滕伯格分析指出,以“喜欢”(liking)和“不喜欢”(disliking)作为选民评价态度的两项指标,选民评价候选人的态度上,两项的投票比例明显增加,但是,选民评价政党的态度上,两项的比例却均出现了下降。选民评价候选人与评价政党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同时,选民评价候选人与评价政党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在减少。[28]因而,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政党认同的衰落是公众对政府信任衰落的产物。有学者在评论瓦滕伯格的研究时指出,瓦滕伯格的研究只是限于“选民中的政党”,而没有研究“政府中的政党”和“政党组织”,同时也缺少社会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分析。[29]斯蒂芬·克拉格(Stephen C.Craig)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涉及政党充当民主政治代议制度的能力时,选民的无党派性和消极性态度存在一种联系。[30]保罗·阿布拉姆森(Paul R.Abramson)则认为,政党认同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源于选民的世代交替。[31]

研究者在“政党认同”衰落的程度上也意见不一。有的学者,如瓦滕伯格认为,政党认同急剧衰落,有的学者则认为政党认同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衰落,但不是急剧地衰落。[32]迈克尔·麦克库恩(Michael B.MacKuen)提出了“整体党派性”(Macropartisansh)的概念来衡量政党认同的衰落程度。[33]政党认同的“修正主义模式”(revisionist models)强调党派性因果关系的优先性,这一模式将党派性看作是选民对“短期政治势力”的回应,认为政党认同在特定的政治生态中会被修正。[34]美国研究者关于“政党认同”的分析模式一直在突破既有的框架,在构建新的分析框架的同时,分析深度也在不断加深。

政党组织的研究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奥斯特洛果尔斯基、米歇尔斯、迪韦尔热等著名学者的成就都被认为基于政党组织的研究之上。然而,现在美国政治学界对于政党组织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热情。“政党组织”层面的衰落与复兴问题也没有“选民中的政党”表现的那么明显。詹姆斯·吉布森(James L.Gibson)等人认为,美国的政党组织尽管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轻微的衰退,但是,总体来看,从60年代早期以来政党组织变得更加强大。[35]亚瑟·桑德斯(Arthur Sanders)持相同的观点,认为上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政党认同”衰退的同时,政党组织的能力却变得更加强大。[36]约瑟夫·施莱辛格更加乐观,认为美国两党在政府职位的控制上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程度。政党对政府行政职位的控制能力被看作是政党是否衰落最重要的功能表现。两党政党组织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政党认同衰落后出现的政党功能的真空,并且成为三个领域中最早出现复兴的领域。

相比“政党组织”层面,“政府中的政党”的衰退迹象也不是很明显。政党和国家通过建立“责任政党政府”的方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政党依靠国家的力量加强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美国学者将“政府中的政党”的政党衰落研究集中在国会层次上,相比而言,总统层次的政党衰落远比国会层次政党衰落程度要轻。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选举中党派性的衰落与“政府中的政党”的衰落有密切的联系。[37]大多数选民对政治的实质细节都不是很清楚,也不十分关心政治,这就需要候选人扩张资源,努力赋予选民党派习惯选择的意义。[38]“政府中的政党”与政党体制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美国两党在“政府中的政党”层面的影响力衰落得最少,并且复兴态势最强。

四、结语

政党的衰落与复兴是美国政党变革的外在表现,也是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如何界定政党的衰落与复兴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美国政党衰落的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政党维度两个视角的分析也许可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从横向政党维度来看,美国的政党衰落主要集中在“选民中的政党”这一层面,“政党组织”与“政府中的政党”的衰落程度不是那么明显。选民政党认同的下降,或者政党认同的危机导致了“选民中的政党”出现了深重的衰落。精英层次的政治极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党的复兴。尽管如此,基于分析方法的不同,美国学者却给出了富有争论意义的不同观点。这主要是美国学者在个人层次分析和集体层次分析的方法论选择上存在争论使然。在“政党组织”层面,政党功能面临的挑战与整合决定了组织层面的衰落与复兴。在“政府中的政党”层面,责任政党政府的建立使政党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分中,越来越向国家靠拢,加深了政党对国家的控制。

从纵向时间维度来看,虽然“衰落模式”、“稳定模式”和“复兴模式”互相交替存在,但是,美国政党在最近几十年来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并且政党正在试图通过国家政治权力恢复政党的功能。美国政党无论是在政党组织、选举层面,还是在政府层面都走出了上世纪60、70年代的低谷,并且随着政治生态的变化,这种复兴态势也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变化。

[1]John J.Coleman.(Party Decline in American:Policy,Politics,and the Fiscal State)[M].1996

[2]Marjorie Randon Hershey,Party Politics in America(Twelfth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2007,pp.7-8.

[3]Walter Dean Burnham,Critical Elections and the Mainsprings of American Politics[M],New York:Norton,1970,p.133.

[4]Jay A.Desart,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artisan Neutrality:A Reexamination of the Party Decline Thesis[J],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57,No.3(Aug.,1995),p.781.

[5]Donald C.Baumer,Howard J.Gold,Party Images and Partisan Resurgence[J],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07,p.465.

[6]Jay A.Desart,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artisan Neutrality:A Reexamination of the Party Decline Thesis[J],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57,No.3(Aug.,1995),p.776.

[7]Morris P.Fiorina,Parties and Partisanship:A 40—Year Retrospective[J],Political Behavior.Vol.24,No.2.(Jun.,2002),p.99.

[8]James W.Ceaser,Political Parties—Declining,Stabilizing,or Resurging?In Anthony King,ed.,The New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Second Version)[C],Washington,D.C,The AEI Press,1990,pp.89—90.

[9]Philip E.Converse,The Dynamics of Party Support:Cohort-Analyzing Party Identification[J],Review by:William R.Klecka,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2,No.4(Dec.,1978),p.1404.

[10]Clem Brooks and JefFManza,Class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1952-1992 [J],Social Forces,Vol.76,No.2(Dec.,1997),pp.379-408.

[11]Paul R.Abramson,Generational Change and the Decline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America:1952-1974[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0,No.2(Jun.,1976),pp.469-478.

[12]Larry M.Bartels,Partisanship and Voting Behavior,1952—1996[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Jan.,2000),pp.35—50.

[13]Joseph A.Schlesinger,The New American Political Party[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9,No.4(Dec.,1985),p.1152.

[14]Ibid.,p.1154.

[15]Marc J.Hetherington,Resurgent Mass partisanship:the Role of Elite Polarization[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5,No.3(Sep.,2001),p.619.

[16]Jay A.Desart,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artisan Neutrality:A Reexamination of the Party Decline Thesis[J],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57,No.3(Aug.,1995),p.777.

[17]Hedrick Smith,The Power Game:How Washington Works[M].New York:Random House.1988.p.671.

[18]David C.Kimball,David C.Kimball,The Growing Polarization of American Voters,in John C.Green and Daniel J.Cof fey ed.,The State of the Parties(Fifth Edition)[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7,p.266.

[19]Morris P.Fiorina,Culture War?The Myth of a Polarized America.With Samuel C.Abrams and Jeremy C.Pope.New York:Pearson Longman.2005.

[20]Marjorie Randon Hershey,Party Politics in America(Twelfth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2007,pp.110-111,p.116.

[21][美]安东尼·唐斯著,姚洋、邢予青、赖平耀译,《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2]David R.Mayhew,Parties and Policies:How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Works[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8,p.23.

[23]Anthony King,The American Polity in the Late 1970s:Building Coalitions in the sand.In Anthony King ed.,The New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C].Washington,D.C:AEI.p.395.

[24]Walter Dean Burnham,The End of American Party Politics[J],Society,Vol.7,No.2,1969,pp.71-73.

[25]Angus Campbell,Philip E.Converse,Warren E.Miller,and Donald E.Stokes,The American Voter[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60,p.121.

[26]Norman H.Nie,Sidney Verba,and John R.Petrocik.The Changing American Voter[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pp.57—58.

[27]Martin P.Wattenberg,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Partisan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Negativity or Neutrality?[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5,No.4(Dec.,1981),pp.941.

[28]Martin P.Wattenberg,The decline of American Political Parties:1952—1984[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9]The decline of American Political Parties:1952—1984.By Martin P.Wattenberg,Review by:Dennis M.Anders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49,No.3(Aug.,1987),p.873.

[30]Stephen C.Craig,The Decline of Partisan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examination of the neutrality hypothesis[J].Political Behavior,Vol.7,No.1,1985,p.57.

[31]Paul R.Abramson,Generational Change and the Decline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America:1952-1974[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0,No.2(Jun.,1976),p.469.

[32]Thomas M.Konda,and Lee Sigelman.Public Evaluations of the American Parties,1952-1984[J].Journal of Politics,(Aug.,1987),p.814.

[33]Michael B.MacKuen,Robert S.Erikson,James A.Stimson,Macropartisanship[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3,No.4(Dec.,1989),p.1125.

[34]Logan Dancey and Paul Goren,Party Identification,Issue Attitudes,and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Debate[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54,No.3(July 2010),p.687.

[35]James L.Gibson,Cornelius P.Cotter,John F.Bibby and Robert J.Huckshorn,Assessing Party Organizational Strength[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27,No.2(May,1983),p.193.

[36]Party Organizations in American Politics by Cornelius P.Cotter,Review by:Arthur Sanders[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9,No.4(Dec.,1985),p.1183.

[37]Lloyd N.Cutler,Party Government under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J],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Vol.134,No.1(Dec.,1985),p.26.

[38][美]纳尔逊·波尔斯比,艾伦·威尔达夫斯基著,管梅译,《总统选举——美国政治的战略与构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党派选民政党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党派我来的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建立选民测评代表机制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三大特别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