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视阈中的统战文化
2013-08-15光雅芹
光雅芹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统战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中华“和”文化的光荣传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密切合作的生动历史。统战文化中的“同”与“异”作为“和”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集中反映了统战工作的方法和原则,是指导当前统战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一、统战文化的“和”文化渊源
早在殷商周之时,“和”字已见诸甲骨文和金文。《易经》“兑”卦指出,“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并进一步推演出“太和”观念。“太和”即“和之至”,是最完美的和谐。《尚书》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和”作为哲学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西周末年。周太公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周朝会衰败吗)的问题时,说:“殆于必弊者也,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史伯揭示了“和”与“同”的辩证关系,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肯定了“和”的作用。“和”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则出现在儒家的哲学理论中。孔子提出“和而不同”和“和无寡”的思想,把“和”作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主张,指出内部和谐、上下齐心的重要价值;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的主张,认为人们包容和睦,就能达到一致、取得共识,就能产生合力。儒家“和”哲学的进一步抽象,便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太和图”,即把“和”描述为阴阳相互激荡的统一体,阴阳二者的相互对立和斗争最终以“和”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思维方式被后人称之为“和的辩证法”。
总体来说,在中国历史上,“和为贵”、“天人合一”、“家和万事兴”等观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和”文化的影响也反映在当代统战文化中。如果说,在中国革命斗争的某些历史阶段,“和”理念曾让位于斗争理念,这是革命斗争的需要的话,那么在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其使命也从破坏一个旧世界转为建设一个新世界。这种地位和使命的转变,迫切要求我们更多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成分,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统战文化的“和”文化内涵
李瑞环同志在《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同’与‘异’的矛盾统一体,求同存异是做好统战工作需要把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没有‘同’,就建立不起统一战线;没有‘异’,就没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统战工作,既要‘求同’,也要‘存异’,二者不可偏废。”
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强调了“和”之“同”与“异”的不同方面、不同地位、二者之间的关系定位及落脚点等一系列重大现实政治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和”并非“同”与“异”的简单相加或各执两端,而是突出二者的协调与融熔、一体与统一,即在高度契合之后的更高层次的大“同”,即“和”。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为新形势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和”之“同”与“异”的不同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之“同”与“异”作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着不同的内涵。
“同”并不是等同或苟同,而是在统战“和”文化的指引下,强调有所同有所不同,是在承认并充分尊重“异”的基础上,不断增进“同”的因素。当前,我国社会“同”的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同”的基础不断巩固。从大陆范围来看,主要表现为:在经济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奋斗目标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总的来看,大陆范围内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大大增强。从大陆范围外来看,热爱祖国、拥护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
“异”是指统一战线成员在党派、民族、信仰、多种经济成分等之间的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异”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出现,产生了众多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组织;人们思想日趋活跃,自主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多阶层的格局继续存在,其内部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香港、澳门回归后,还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生活方式共同存在的局面。
新的历史条件下,一致性基础上的多样化发展,已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特征,也是统一战线存在发展的基础。正确认识“同”与“异”的内涵,有利于充分了解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客观情况,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和”之“同”与“异”的不同地位
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回答了“同”与“异”的不同地位问题。
“同”是促使各方力量结成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统一战线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任何时候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李瑞环同志指出:“统一战线的首要任务是‘求同’。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放弃‘求同’,就是放弃方向,放弃领导,放弃工作。”
“异”是对“同”的有益补充。正是由于“异”的存在,才使统一战线有了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生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有存“异”的气量和胸怀,“只要是无碍大局,无关宏旨,无妨大目标,一切‘异’都要体谅包容。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为实现大目标而共同奋斗”。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统一战线一致性基础上的多样性也在大量增加。要在多元共生的社会形态和复杂多样的成员群体中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变化变动中谋共识,在充分尊重“异”的同时不断强化和发展“同”的因素。
(三)“和”之“同”与“异”的相互关系
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回答了“同”与“异”的关系定位问题,即在充分尊重和包容“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真正的“同”。
有“同”无“异”,就没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统一战线各个阶层、政党有不同的利益和诉求,同时,要对其不同的利益和诉求予以充分的尊重和满足,正确处理和对待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的不同政治见解和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始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以维系和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调动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共同奋斗的目标。只有认识到统一战线“异”的广泛存在,才能为增进“同”奠定更深刻的认识基础,即统一战线力争达到的“同”,必须牢牢建立在统一战线多样性的基础之上。
有“异”无“同”,就建立不起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只有不断增进共识、凝聚共识,并将其内化为统一战线普遍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才能实现“多元而不冲突、多样而不分散、多变而不偏离”,使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真正对共同的事业具有认同感、对团结合作富有责任心,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的效能和优势,始终保持统一战线强大的凝聚力。
(四)“和”之“同”与“异”的落脚点
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明确了“同”与“异”的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要实现与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长期共存,离不开理想的共识和行动的合力,而这些根本归结于人心的凝聚。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统一战线说到底就是要获得最广泛的社会阶层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支持、拥护,使党拥有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各界人士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增强其社会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以形成最有效的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最大力量。
总之,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回答了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真正把握了统一战线求同存异的根本规律,能够促进统一战线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
三、统战文化的“和”文化特质
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继承发展了“和”文化的文化特质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统战实践之中,体现了巨大的政治包容性和更高的时代适应性。
(一)巨大的政治包容性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和”并不是“同”,不等于整齐划“一”。“和”的前提是多,多样统一(不“同”但彼此协调)才可谓“和”。“和”文化昭示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博大胸怀,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磨难而薪火相传。
在我国的政治环境中,客观上存在着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和不同所有制并存的状况。要在复杂多样的成员群体中将社会各界人士团结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精诚合作,就需要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谋共识。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正是契合了统战工作的这一要求,于多样性中谋求一致性。在承认并充分尊重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在民族、信仰、阶层等方面存在“异”的基础上,强调在根本问题上保持高度的“同”,以团结带领最广大的统一战线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力量,保持统一战线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可见,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秉承传统“和”文化追求的和而不同、多样统一的理念,为我国各党派之间、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宗教信仰者之间人们和谐相处、合力前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更高的时代适应性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而努力,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进,统一战线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进入新时期,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各党派、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宗教团体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见解日益多元,如何积极引导和协调化解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合理诉求成为当前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课题。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契合了这一客观现实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相融合,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的基础上,不谋求一团和气的表面景观,而是倡导一种积极的激荡,一种动态的整合,一种内在的凝聚,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在坚持“同”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方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真正给予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施展才华的舞台。虽然在激荡和整合的过程中,“异”的因素会不可避免甚至扩大,但只要在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则“异”不仅不会影响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相反可以激发统一战线各方的活力,促进政党关系跨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如老子所概括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和”的追求亘古不变。今天我们正在从事的统一战线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没有既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指引统战工作。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汲取中华传统“和”文化的精髓,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团结带领各个党派、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为指引,不仅能够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且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动和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人们真诚互助、团结协作,使各种关系相安相融、平衡协调,方方面面互济互补、相得益彰,最终实现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大团结、大联合。■
[1]贺善侃.统战文化与文化统战[J].学习与实践,2009(9).
[2]李瑞环.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几个问题[J].求是,2000(7).
[3]杜青林.大力加强统战文化建设[J].民主,2011(6).
[4]陈晓莉.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特质与统战文化建设[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5]李小宁.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统一战线中同与异的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