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合”有“作”有体育

2013-08-15黄伟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分组同学体育

黄伟

(太仓市新区中学 江苏太仓 215400)

1 前言

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次课程改革,最集中地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而合作学习也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得当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培养团队精神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每个人的身高体型、运动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会因为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给体育教学带来各种各样的不便,而通过对班级学生的分组,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差异带来的教学困难。

(1)合作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消除学生体质、运动能力差异,有利于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那些因运动能力差,怕遭人嘲笑不敢活动的“陪练”的同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加练习,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欲望,逐步树立自信心,以后更加积极的参加身体练习,敢于去展示自己,敢于去参加同学之间的竞争。分组以后,技术水平、运动能力较好的同学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

(3)合作学习促进组内成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分组教学中,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比赛是经常性的。学生参加小组之间的对抗时首先想到的是集体的胜负,这时他们会以集体的利益为重,用集体的规范来约束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为自己的小组出谋划策,呐喊助威,贡献自己的力量。会主动的帮助自己小组里的每一位成员,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使他们个人逐渐融入到集体的荣辱之中,逐渐的养成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 合作学习的途径和策略

3.1 正确的整“合”

3.1.1 注重分组的互补性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采用男女混合编组。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不进行混合编组,特别是高年级几乎都是男、女分组上课。但实践证明,对有些教学内容适当进行男女混合编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促进男女生正常交往,营造团结、和谐的气氛,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3.1.2 分组讲究“志同道合”

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学生身高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让关系良好兴趣一致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诸因素中作用极明显的心理因素。由于关系好、兴趣一致的学生,往往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产生同样的兴趣,其教学效果必然高效。由于小群体学生都是喜爱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与学习的,学习动机肯定积极。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使学生会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也能使学生尽情运动、享受,心境会格外开朗。

3.2 有效的去“作”

3.2.1 促进合作的稳步发展建立多种的评价机制

我们给每个小组制作好各组的队标,营造一种精神家园,各小组的成绩进行每周的通报并予以奖励让小组之间的竞争看得见,营造良好的氛围。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小组间合作得好,给与加分奖励。在日常的合作学习中,经常性地进行小组竞赛,有助于小组合作更好得开展。小组中的成员在学习中,只要表现好、有进步,全组便可得到老师的加分,反之,则全组扣分。对于个人及小组的评价多为发展力评价,即进步的多少进行评价。

3.2.2 细化要求,推动小组合作有序形成

细化要求杜绝表面看似热闹,实际没有达到合作目的的局面。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前明确提出要求,并且要细化要求,不可过宽过泛。

小组合作并不是“放羊式”地无的放矢,要分步提出要求,比如在这次的分组活动中练习“前滚翻”,首先小组长要让本组的学生知道动作的要点,找出几个做的标准的,再让这些同学有针对性地帮助别几个别做的不够好的同学。最后我让他们分组进行展示,并让每个小组长谈一谈各组展示的情况。找出本组和其他组的距离。这些都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合作学习的,老师平常就要做好正确引导,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有序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

4 结语

总之,合作学习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只有正确的“合”才能有效的“作”,最终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对课堂教学而言,有利于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1]何敏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刘嘉.浅谈创新教育与中学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教学,2003,(1).

[3]钟伟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保护[J].中国学校体育,2005(1).

[4]李瑞泽.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J].云南经济日报,2003(6).

[5]王福春.体育教师怎样应对新课程[J].教育周刊,2005(2).

[6]李丽云.快乐体育与学校体育[J].浙江体育科学,1997(5).

[7]孟文娣.初探体育教学领域的潜课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分组同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分组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