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能专业理论课程教学

2013-08-15王雪娇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所教电桥双臂

王雪娇

(无锡技师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静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使终生难植嘉禾矣!”这是《菜根谭》著作中的一句话,我觉得对我们教师来说,不管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是获益颇多。其大意如下:在家教导子弟,要像养一个大闺女那样,必须严格管束他们的出入和所交的朋友。万一不小心结交了坏人,就等于在良田之中播下了坏种子,这样的孩子就一辈子也没出息了。

从那么从教学方面的观点来看,这句话又该从何理解呢?从我个人想法看来,这其实是对我们老师教学严谨和知识全面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针对《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来说,仪器的结构、操作方法等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部分,其中的操作方法若教学错误,就会影响学生的对相关数据的测量。

在我们对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自己所讲的知识是正确的,包括为了形象描述知识所举的例子也要是恰当可靠的。其实在讲课过程中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老师具有全面的知识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说当年教育家梁启超给清华大学学生上课时,讲到关键的地方,就会成为表演、他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如此声情并茂、手脚并施,学生当然会满怀兴趣地听讲。但更为重要的是,梁启超记忆力非凡,四书五经、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往往张口即诵,讲课时旁征博引,运用自如。其有时偶尔顿住,用手敲一敲光秃秃的脑袋,立即想起,大段大段继续往下背。学生因此叹为观止。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上课就要手舞足蹈,进行表演才是把课上好了。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所讲的知识能不能旁征博引,运用自如;能不能把艰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化解为简单平易,把枯燥乏味的内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更重要的是,做到了以上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你还要能保证自己所讲的知识是正确的,你所谓的“简单平易、深入浅出”是正确的让学生理解了原来所需要讲解的专业知识,这是最难做到的。这正是本文文题所讲的“杂草需在你我的手中停播”,你要保证给学生播下的是正确的知识种子,其中没有错误的“杂草”阶层,要知道即使你所传播的“杂草种子”只有极少的一点,但是种子播下了就会逐渐成长,最后造成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大。

我们以《电子测量与仪器》中双臂电桥的电阻测量举例。第一,要对学生讲明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以便于学生了解电桥的结构组成。如果在讲解原理并与结构结合讲解的时候,将电桥的“比例臂”和“比较臂”弄错,那会让学生今后对电桥进行简单故障维修产生误区,少则浪费人力物力,甚至也可能将故障从小扩展到大。第二,仪器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的测量方法,只有正确操作仪器才能有效地实现该仪器的功能。因此对于双臂电桥来说,不管我们是教理论还是实训,都要会操作所教的电桥,只有我们自己会用了才能更好的讲授,并且知道电桥操作的相关注意点,能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相关测量方法。如果操作方法错误,影响的不仅是你所测元件的相关参数,因为元件还要影响到电路板,也就影响到整个电路设计或项目的研发。总而言之,见微知著是仪器测量的重要性,其产生的蝴蝶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所讲的内容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确保所教内容的正确性。确保自己描述的正确,确保学生吸收的正确,这是“传道授业解惑”一个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难点,我们就需要不断的检讨,不断的进修,不断的提高,要知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我们在教之余也要学,一桶水只往外倒水,不往里补充水,那桶中的水终会倒尽。为了保证我们灌溉的这片知识田地没有“杂草”,我们需要继续努力,要让“杂草种子”从我们手中停止传播。

猜你喜欢

所教电桥双臂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我在街上走
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研究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双臂掘进钻车
运动学中的“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定义”
我在街上走
为什么读书的时候不快乐
双源电桥测高阻关键环节和技术的探讨
ABB YuMi®双臂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