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地区水旱灾害及减灾措施

2013-08-15杨惠淑河南省水利厅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3年23期
关键词:大旱旱灾抗旱

□杨惠淑(河南省水利厅)

我国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水旱灾害因其发生的频次高、历时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也大。近五百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重大水灾平均损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重大旱灾平均损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重大旱灾的直接损失平均占国民收入2%左右,重大水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收入平均约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逐渐加强,由水旱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大幅度降低,但重大水旱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1 光绪初年大旱

清光绪元至四年(1875-1878年),中原地区出现了持续三年的特大干旱,具有二三百年一遇的机率。涉及中原地区豫、晋、冀、鲁、秦诸省,旱情从1875年春夏开始,1876年大旱,1877年达到严重干旱,持续到1878年春旱止,基本无雨日数一般达7-12个月。豫境干旱遍及全省62县之多,豫西、豫北为甚。

此次荒旱,1878年3月15日申报头版《阅河南奇荒铁泪图书后》再现了当时的奇荒景象,名曰“河南奇荒铁泪图”,大约取令铁人见之亦应下泪之意。这次大旱各地县志多有记载,在河南辉县的《荒年实录碑》、《秋禾碑记》,博爱县《旱灾记》碑,偃师县《防旱碑记》、《光绪丁丑戊寅年捐赈碑》,渑池县《仁村(灾捐)碑记》和山西省闻喜县的《旱记碑》等碑文中均有记载。

《旱灾记》碑附刻有“铁泪图”。碑额左题“树皮草根剥掘充饥”,额右题“借贷无门卖田拆房”。碑左三组自上而下为“遍地哀鸿觅食露宿”、“冻饿临盆母子俱死”、“白骨遍野饿鬼夜号”;碑右三组“卖男女肠断分离”、“饥寒难忍悬梁投河”、“饿莩载途争相脔割”。每一组又有几个不同的画面组成,如“饥”组有三个场景组成,先画一人在破茅屋中悬梁而死,板凳翻倒于地,旁有一人嚎啕大哭;中绘一妇人急步投河,旁有一童拉其衣襟,苦苦哀求,接着画两人投入河中。

这次大旱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灾致使河南四五季未收而待毙饥民不下五六百万人。清政府为稳民心,拨救灾赈款及捐灾款25万两,灾民每人仅可得银5分,可买米一升二合,加上官吏层层盘剥,赈济显得有名无实,使灾情加重。

2 民国九年豫北旱灾

民国九年(1920年),正值军阀混战。河北大部、山西东北部、陕西大部、河南北部以及山东西部,自开春以后,久旱不雨。到了夏季雨水依然十分稀少。河南灾荒以彰德为甚,隆冬又遇大雪,饥民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盘踞在河南的军阀,为粉饰太平,特规定:报旱灾不准过三分,报匪患必曰已经肃清。这更使赈灾雪上加霜。

据民国九年豫北安阳、汲县两个雨量站资料看,安阳全年降雨量为222 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2%,旱的等级为5级;汲县全年降水量287.3 mm,占平均降水量的59%,旱的等级为4级。史料记载:汤阴民国九年大荒旱年,从民国八年6月至九年7月底,共13个月无雨,先年没秋,次年没麦,饥馑程度超过光绪三年。大旱导致豫、陕、冀、鲁、晋5省大旱,有2000万人因旱遭灾,50万人饿死。《辉县水利志》载:辉县总人口20万人,因灾而生命朝不保夕之极贫有4.7万人,可稍延时日的次贫为4.7万人,因灾逃荒外出谋食的1.2万余人。民国九年9月5日《申报》“河南荒旱中之筹赈声”称:年十四五岁之女郎,价值不过三四百元,尚无人过问,或云售妇女以斤,每斤制钱百文……(许昌车站)一坐客购一女婢,已约十五岁上下,仅以小米五十斤易得。

对于民国九年的灾害,首先是中外慈善家成立了河南灾区救济会,机关设在开封省公署内,并设分会于各县。计放出赈款三百五十万,饥贫待毙者每人可得一元,当时斗米价1.07元计,每人还不到斗米。其次是张凤台办赈。张凤台到豫赴任省长,亲见饥民饭饿之惨状,到任后即拟定办法三条:由财政厅拨款十万元,分配各区,开办平粜;严令各当,不准拒绝贫民往典衣物;令各县筹设典当所,谋贫民救济的活动,又与赵督(赵倜)联名发起兵荒筹赈会。抽所得捐,抽富户捐,各县分募,募外省捐,筹办平粜。三是河南旱灾救济会演戏筹赈。四是外人救济华灾。

此次旱灾,虽动用了中外各种传统的赈灾措施,但军阀混战的政治背景和水利不兴的现实,是加重灾害的主要原因。吴世勋在《河南》中载文:河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山中土薄,旱灾尤多,河川下游多淤塞,上游因乏树木,山洪暴下,低洼之地,又无沟渠善为宣泄……岁有溃决之患。”灾害不断地剥夺着小农,他们拼命向大自然索取食物,他们剥光了大自然的绿意,树木被灾民脱去了绿装。在1929年《法兰克福日报》记者史沫特莱眼里:河南“是军阀混战、河水泛滥、饥馑连年的重灾区……饥饿所逼,森林砍光,树皮食尽,童山濯濯,土地荒芜。雨水一来,水土流失,河水暴涨;冬天来了,寒风刮起尘土,到处飞扬。”大自然给人类上了一堂现实教育课。

3 1942年特大旱灾

1942年全国为极度干旱年,旱区遍布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黄河流域各省特别是河南旱灾极重。豫西、豫东春夏大旱,豫北、豫南春夏秋大旱,成为特大旱灾年。濒于死亡边缘等待救济者1500万人,饿死达300万人。“救济豫灾”成为中外报纸头号新闻。

早在1940年夏秋,豫北即干旱,1941年冬季少雨雪,1942年春夏秋全年持续干旱,年雨量比多年均值偏少4~6成,旱象一直持续到1943年夏方告结束。社旗“池塘干涸,河水绝流。人畜用水困难,作物枯死,秋未入库就断粮”;南阳“大旱,早秋,高粱每亩仅收三四十斤,晚禾大部分无收”;新蔡“二麦被风摧残,损失惨重,麦收后无雨,高粱枯槁,豆棉未播种”;太康“麦收二成,秋收不足一成”;唐河“大旱,作物几乎全部旱死,民吃草根树皮,买儿卖女”。目睹者描述当时的情景:从禹州到许昌,从许昌到扶沟,乡村一片空房,死寂沉沉,不见鸡犬,倒毙路旁者随处可见。1942年《解放日报》称:“河南本年受灾百余县,灾民过千万,仅郑州一地,灾民每天饿死者达百人以上。”南阳《前锋报》于1943年春的灾区通讯称:“在黄泛区,野犬吃人吃得两眼通红,有许多还能蠕动的人都会被野狗吃掉。在郑州,便有成群的乞丐掘食死尸”。3月2日《重重灾难下的豫北》一文中说:这里已经十室九空了。有时一个偌大的庄子,只剩下几条饿狗,逃不出的人在家,一家人都饿死了,狗便出来吃人肉,把人肉吃光了,狗再饿死。你可以想象这是怎样一幅凄惨的图画?

1942年旱灾之严重,降雨量少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当时国民党政府内政腐败,又恰值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国库空虚,无力赈灾,使得灾上加灾。正如当时一位记者在1943年1月17日的报道所言,河南是地瘠民贫的省份,抗战以来三面临敌,人民倍加艰苦,偏在这时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又遭天灾,大旱成灾后,豫西一带秋收之荞麦又遭霜灾,麦粒未能灌浆,全部冻死;豫南、豫中又遭风灾;八九月临河各县黄水溢堤,汪洋泛滥,复遭水灾,灾上加灾,河南就这样变成人间地狱了。

4 “75·8”特大洪水灾害

1975年8月上旬,受3号台风影响,河南省西南部地区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暴雨主要集中在8月5-7日,3天雨量达1605.3 mm,3天内各种历时的最大降雨强度均超过我国大陆纪录,为国内外罕见。“75·8”暴雨产生洪水总量170亿m3。洪水导致板桥、石漫滩2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2座中型水库和58座小型水库相继垮坝失事。洪水过处,巨大的洪流一泻千里,犹如山崩地裂,翻江倒海。两人合抱的大树被连根拔超冲出15 km,60吨重的大油罐被冲至20 km外,铁轨被冲成了麻花状。

由于水库垮坝时正值深夜,群众多在睡梦之中被洪水冲走。这场特大洪水,造成河南省驻马店、许昌、周口、漯河、平顶山、南阳等地1015万人受灾,2.6万人丧生,118.7万hm2耕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

这是特定年代的天灾与人祸。首先是两水库设计洪水计算偏小,抗洪能力严重不足。石漫滩、板桥水库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建成。当时,我国水文资料很少,对历史洪水调查研究也很不够,稀遇洪水的推算严重偏小。之后虽进行了改、扩建。但在“75·8”特大暴雨洪水中,两水库以上流域平均3天降雨量、3天洪量和入库洪峰流量,均超过扩建校核标准1倍左右。这是导致两水库失事的主要原因。其次,两次水复核,发现水库安全标准不足,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再次,管理运用上对安全重视不够。当时正值十年动乱,这一年没有召开专门的防汛会议,省里原来熟悉防汛工作的同志很多被下放或“靠边站”,防汛机构严重削弱,指挥很不得力。不仅没有做好工程抢险,也没有组织坝下群众及时转移,使一些经过努力可以避免的损失也未能避免。

水库失事造成了惨重损失,下游群众曾一度对水库产生恐惧感。但失去水库以后,经过几年抗旱、防洪的考验,群众很快又迫切要求复建水库。1992年和1998年,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复建相继完成。复建后的板桥、石漫滩水库,防洪库容分别增大20%和50%,泄水能力分别增大了7.6倍和9倍,可以做到灵活调控。

5 河南省2009年抗旱夺丰收

2008年10月以来,全省降水偏少,加之气温持续偏高、大风天气多,土壤失墒加快,连续2个月无有效降水后,受旱面积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26%,依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制定的干旱评估标准中所确定的农业干旱等级划分指标,河南已进入中度干旱期。为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抗旱,根据《河南省抗旱应急预案》的规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于2009年1月3日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要求省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预案》所赋予的职责和规定的程序,全力投入抗旱工作。

省水利厅:负责组织、指导全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困难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掌握全省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农田灌溉工作。

河南黄河河务局:负责落实河南境内引黄水量的调度工作,保证引黄灌区用水所需。

省交通厅:负责运送抗旱救灾人员和物资。

省公安厅:负责抗旱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抗旱用水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工作,打击偷盗抗旱物资、破坏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省民政厅:负责全省受旱地区群众的生活救灾工作,及时向省防指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及接收社会捐赠,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省财政厅:负责筹集抗旱资金,督促市、县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会同省防指办做好特大抗旱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省建设厅:负责城市供水设施的安全和供水工作。

省农业厅:负责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和农业旱灾信息;负责旱灾发生后农业救灾和生产恢复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组织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郑州铁路局:负责运送抗旱、救灾、防疫人员和物资设备。省武警总队:担负抗旱、救灾工作。

省气象局:负责天气监测和墒情测报工作,及时提供气象信息,适时组织人工增雨工作。

省电力公司:负责抗旱电力供应。

省石油公司:负责抗旱用油供应。

省环保局:负责灾区环境保护、生活用水水质监测和水污染事故的监测工作,制订出水污染事件的应对方案。

省广电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负责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做好抗旱宣传工作。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产粮大省。粮食安全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月7日率国家发改委主任、水利部部长、农业部部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等亲临河南许昌、长葛、禹州等地,深入田间地头和当地群众一起抗旱浇麦。

2月1日,省委、省政府在省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召开全省抗旱工作汇报会,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要求要认识旱情的严重性,要确保群众饮水没有困难,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抗旱浇麦。在受旱面积已超过耕地面积30%时,省防指宣布启动二级抗旱应急响应。在全省受旱面积已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6%时,全省已进入特大干旱期。2月5日,省防指宣布启动一级抗旱应急响应。

到2月25日全省共投入抗旱资金14.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6800万元,省级财政4330万元,市县财政及群众投入13.60亿元,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320万人,行动机电井91万眼,投入机动抗旱设备83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6.2万辆次,累计浇灌面积9514万亩次。其中井灌区浇灌7561万亩次;水库放水浇灌1081万亩次;引黄浇灌697万亩次。随着抗旱成效的不断显现以及近期3次降水的有利影响,全省小麦旱情得到缓解。2月26日起解除抗旱应急响应。

此次抗旱,一是行动早,二是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全社会动员起来抗旱浇麦,使得2009年虽有旱情但没有旱灾,全省大旱之年夏粮突破61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

6 中原地区水旱灾害及减灾措施的启示

水情是自然现象,灾情是社会现象。灾害的大小,除受水旱情影响外,还受制于防、抗、救灾的能力。河南地处中原,是惟一地跨江淮河海四大流域的省份。由于自然地理和气候的独特性,水旱灾害时有发生。往往是先旱后涝,旱涝交替。建国60多年的水利建设,虽改变了河南“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但河南的水利建设仍需要加快脚步。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使水旱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还需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双管齐下。

6.1 工程措施

完善的工程体系是防御重大水旱灾害的重要基础保障。水库、蓄滞洪区和灌区是有效防御水旱灾害的水利工程,在今后的灾害防治中,要引入洪水管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和改善化解水旱灾害的设施和工程,做好蓄滞洪区和水库的防洪安全调度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水库水多时蓄水、水少时放水的蓄泄功能,把洪水变成一种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努力发展灌溉事业,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对现有的灌区更新改造,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干旱地区提倡喷、滴、管灌等节水模式。做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搞好水土保持,营造人水和谐的生存环境,以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

6.2 非工程措施

6.2.1 提高全社会防治水旱灾害的意识

由于水旱灾害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其威胁和后果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灾害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历史的经验表明,同等程度的水旱灾害,灾害意识强,有防灾准备的,造成的损失就少。

6.2.2 加强水旱灾害规律性研究,提前发出灾害预警预报

水利部门应加强水旱灾害规律性研究,实施水旱灾害预警管理,努力提高灾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就像精准地做出天气预报一样,一旦遇到有水害灾害发生的可能情况,及时让社会大众有所警觉,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和制定防灾减灾规划,让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6.2.3 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综合管理

经验启示我们:不能把灾民救济仅仅寄希望于“外人”和演艺界助赈,我们要依法完善各级政府行政负责制,在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同时,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有效的水旱灾害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水旱灾害投入机制、补偿救助机制、保险机制等,以从根本上增强公众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两千年前,司马迁曾感叹“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但愿这个理念也能渗透到13亿中国人民心中。

猜你喜欢

大旱旱灾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葫芦岛市旱灾风险评价
防汛抗旱
黑龙江省旱灾等级划分及旱情分布研究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旱“痛”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