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能动性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3-08-15曹焕
曹 焕
(贵州陆通交通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1 引 言
公路的交通安全是由多方面决定的,从已经发生的绝大部分的事故来分析,在整个交通业中,公路系统其决定安全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公路交通中,其安全环节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但安全问题在其建设时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公路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交通的安全与否,而整个公路的建设过程都是由相关的人员操控的。
2 规章式管理之弊端
2.1 相关规章问题
公路交通安全能够有效执行完全依赖于我国公路管理部门制定的很多安全法规、规章、标准,然而这些指定内容依旧达不到现代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的实际要求。全新的公路施工设备、材料、及工艺在不断被采用,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在继续更新,目前规章、标准不加以改正,就无法继续执行,新规章、标准的制定成了迫切需要。与国际标准相比,现有规章、标准已无法与世界接轨。所以,现有的公路施工相关规章、标准存在问题,急需改善。
2.2 相关规章影响能动性的发挥效果
传统的规章式施工安全管理让工作人员以为就老老实实遵循规章展开工作,就不会出现什么严重事项,也无需担心安全问题,在工作人员的思想里,即使出现问题,也和他们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完全按照规定做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味的强调按照规章办事,如果按这么说,我们就能够请没有思考的机器代替我们作业,机器能够按部就班,按章操作,同时也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耗费。但事实上我们也很清楚机器代替人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出了意外,机器仅仅可以识别规章上的程序,而对规章制度以外的突发事件缺少处理能力。
3 必须发挥人的能动性
3.1 让作业者主动寻找不安全因素
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是不好的,往往是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出现了,才着手查找原因,接着对找出的问题及施工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实施针对性的防御手段,防止因类似的原因而出现问题。发挥人的能动就是变被动为主动,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外,还能做到自觉、主动地识别危险源,并及时反馈给上层,及时消灭掉不安全因素避免造成不安全事件甚至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够避免不安全事件甚至事故的出现,防止给施工工程带来不良影响,更不会影响到公路交通安全。
3.2 完善规章式施工安全管理
(1)主动发现规章的漏洞
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自觉、主动的发挥能动性,除严格执行现有的规章、标准和程序以外,还要对规章、标准和程序了解透彻,刻苦钻研,这样当他们在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同时,也会注意到规章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久而久之就会对规章提出新的想法,不断的修改,试验,这样就会不断的完善规章。
(2)主动扩大规章式安全管理涵盖的范围
施工人员在按章操作的同时发挥能动性,能够扩大规章涉及的安全区域。规章制度所涉及的安全区域是有限的,人的思维活动是无限的,施工人员可以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外延,能动的扩展安全区域的范围。
4 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1 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1)高层管理者
安全政策能否保障有效制定,安全资源以及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否促进投入,完全取决于高层管理者对施工工程的安全做出的承诺。只有高层管理者的安全承诺和保障措施的采取,工作人员才能够根据指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日常的施工作业中才能够主动的保障安全,对危险源能够充分辨识,把不安全的信息反馈给管理层,能够让管理层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及时的预防措施。
(2)管理者的模范作用
作为管理人员,他的行为对工作人员起到关键的示范作用,榜样作用。管理人员本身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工作人员也会响应号召,提高安全意识,将其放在首位。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经常与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更大,如果他们把安全的重视程度体现出来,就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影响到整个施工的安全。因此,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工作人员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4.2 应用心理学原理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工作人员的合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他们的能动性才会被激发,这也是心理学基本原理的体现。行动人的实际需要是鼓励人行动的动力,也是鼓励人行动的主要愿意。对一线工作人员多些关心,了解他们现在需要什么,努力去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也是管理者最应该去做的事情。只有他们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们的能动性才有可能被充分激发,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才更容易被发现,从而他们能够充分做好预备工作,在突发事件面前才能从容不迫。对于暂时不能满足的需求,应当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不能置之不理。
4.3 “群体行为动力”理论
每一个工作人员首先生活在部门小单位,部门小单位又集中于企业的大单位,所以每个工作人员又是这个大单位中不可缺少的成员。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完全取决于双方影响的作用。这种相互影响的作用被群体动理论称之为群体行动动力。所以个人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集体业绩的提升。一个团队意识高的集体,更注重个人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群体行为动力的充分运用,可以提升集体中个人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在施工安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群体行为动力理论,分析每一个工作人员,管理好每一个工作人员,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加强工程的社会综合效益。
5 结束语
在以往的建设公路的制度中在较少事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建设的量逐年增加,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这些制度下仍然会有事故发生。从而知道,现有的制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加强对建设人员的能动性的管理从另一个方面是对现有制度的一种弥补。为了使在公路建设时得到更高的质量和安全的保障,需在实际的管理中着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建设施工的相关人员在不触犯制度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发现隐患并且反馈,这是建设的新的方向。
[1] 程俊松. 基于SHEL 模型的公路施工管理中的人为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15-16.
[2] 陈建胜,朱存清.刍议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桥涵墩台安全技术控制[J].科技信息,2011,(9):5-6.
[3] 胡振凤,胡开智,李晶淼.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11):9-10.
[4] 徐晓萍.系统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