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提升的《护理科研》课程学习实践

2013-08-15曹宝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评判本科生

张 宁 曹宝花

当前医疗单位对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要求之一是应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在校护理本科生,在掌握科研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应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我系为本科生开设《护理科研》课程,并开展基于能力提升的科研实践培训,对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从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角度谈几点学习《护理科研》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课程实施

《护理科研》课程共计30学时,于2012年春季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或4学时。该课程采用班级授课、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在课余时间开展文献检索和阅读、相关综述撰写、选题和科研设计的实践等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选题与设计方案的汇报。

2 教学实践与特色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对科研实践能力的帮助和提升。老师在授课时特别注重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学习护理科研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较为系统的科研实践培训。具体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即:学习阶段,按照护理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寻找可以研究的护理问题,确立科研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形成一份较为完善的科研课题设计方案;临床实习阶段,以科研设计方案为蓝本,进行具体的科研实践,最终完成课题的相关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目前,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科研实践培训。

3 实践教学促进了相关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中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探索及运用理论知识,感性认识科研。通过护理科研的学习,初步学会了科研选题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

3.1 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并根据该目标利用客观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1]。授课老师在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研究课题、科研设计方案的选择。其主要过程为:查阅及整理文献资料—科研选题—选题汇报—科研设计—科研设计汇报—科研活动实施。自主学习贯穿于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为今后独立开展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国外学者的研究均表明,合作学习是提高护理研究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2]。课堂上,按照事先划分的4个小组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并对问题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互助的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对科研文献进行客观、严谨、科学的查阅与研究。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每小组推选1名同学以幻灯形式完成课堂汇报,汇报结束后由小组其他成员予以补充完善,同时也可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合作学习,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3]。同时,对于平时不爱发言、参加活动不积极的同学而言,更能树立其自信心,增加其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对提高团结协作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3.3 促进科研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 在科研学习中,我们已熟悉科研步骤及科研方法的相关知识。通过前期的小组交流讨论,形成了自己的科研选题与思路,也培养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有利于科研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解决。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与思考,使同学们对自选课题的兴趣更加浓厚。但是,在科研选题与设计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在实地调查中也会遇到来自受试者与调查者的不理解。而作为研究者,必须正视困难与挫折,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问题与困难解决后,同学们自身的科研积极性得以提高,有信心、有决心投入到下一步的科研工作中。

3.4 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评判性思维是个体在复杂的情景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基础上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4]。在《护理科研》选题中,能及时根据课上老师所讲的主要内容加以充分的理解与记忆,对所选课题进行有效的判别与诊断,充分考虑选题的科学性、价值性、创新性与可行性,将评判性思维灵活运用于科研选题之中,使所选课题符合上述要求。将评判性思维运用到科研选题这一过程中,使同学们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感,增强了同学们科研活动的自信心,同时更提高了学习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 体会与建议

4.1 建议早期开设护理科研课程 现课程安排为大学三年级春季学期开设,建议将此课程提至二年级秋季学期开设,使学生尽早掌握科研学习的相关知识与技巧,达到早期接触科研,早期开展科研活动的目的。

4.2 建议使用PBL方法进行教学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5]。黄晶等[6]对在校三届护理本科生进行了有关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施PBL教学法以来,学生对课程实施总体质量评价优良率为92.9%,学生科研热情也有所高涨。通过PBL教学法,可以自行查阅文献,并与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激发科研兴趣,加深科研学习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文献检索等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护理科研》的学习,使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与今后的护理岗位工作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作为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工作的学生来说,《护理科研》的学习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今后通往科研的道路上,需要凭借自己丰富的科研经验与知识投入到护理科研活动中去,做一名优秀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士。

[1] 刘 霖,袁长蓉,陈晓英,等.浅析《护理科研》教学与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5):92-93.

[2] Stiles AS,Johnson RK,Trigg BK,et al.Cooperative learning:the ugly,the bad,and the good.Nurse Educ,2004,29(3):97 -98.

[3] 张 琪,曾铁英,陈 英,等.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本科生科研评价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8):70-72.

[4] 万 衡,李小明,胡柠杉,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的培养[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411.

[5] 王爱平,代 颖.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专业课教育环境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22):1 -3.

[6] 黄 晶,袁长蓉,陈晓英,等.PBL教学法在本科生《护理科研》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4):83-84.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评判本科生
交流与评判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