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12-08郑婉玲黄惠君陈慧月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量表

林 敏 郑婉玲 黄惠君 陈慧月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会发生自伤、自杀、毁物及伤人等行为[1]。另外患者长期生活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上的依赖性、被动性,使患者的行为退缩。而行为干预是通过对患者全面的行为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灵活应用行为、认知等治疗理论,结合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异常行为给予适当的调节、干预或矫正。帮助患者去掉不良的行为,保存或建立良好的正常行为。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院2011年3~10月住院的患者80例,男女各40例。年龄(32.18±11.37)岁。病程(4.50±3.24)年。文化程度:小学14例,初中21例,高中及中专19例,大专及以上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躯体与神经系统均无严重疾病,无智能障碍。(3)N-BPRS评分显示患者病情中度以下[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培训 干预组患者由4名主管护师和2名主治医师负责行为干预。在治疗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1)如何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与患者接触、沟通的技巧。(2)患者常见的各种异常的行为及相应的治疗方法。(3)治疗方法的操作过程。(4)量表相关知识的解释和测定。

1.2.2 方法 (1)每周1~4对患者进行行为观察,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并记录,记录单上的内容包括日期及时间、患者的异常行为、相应的干预方法、效果评价、医护签名。(2)每周5为总结、分析、讨论日,对患者的进步给予总结、表扬、鼓励。表扬的方法用“代币制”。当患者行为纠正1次,就用一朵红花表示,累及到一定的数量就可兑换相应的物质,并可成为休养委员会的委员,将患者的相片上墙,成为其他患者学习的榜样,增加患者的自豪感。对矫正效果不明显者,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原因,调整、完善行为矫正方法。另外还要听取患者的反馈,了解患者的困难和心理负担,适时的给予帮助。入组2个月后两组患者进行上述两个量表的测定。

1.2.3 行为干预的主要内容 (1)各种冲动、兴奋行为或有此类行为倾向的患者,采取疏导、劝阻、独处,与其他患者分开管理。(2)消极、自伤等行为的患者实施疏导、劝解、说服、指导等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认知治疗。(3)孤僻、懒散、退缩、拒食或木僵等患者实施个人的整体培养训练,生活料理督促指导等操作性条件治疗。(4)刻板重复言语、动作和强迫行为的患者实施强化治疗。(5)坐立不安、恐惧逃避等行为的患者实施系统脱敏治疗。(6)患病与婚姻家庭因素密切相关者,行人际关系记录,婚姻、家庭及集体治疗。(7)社交焦虑行为、社会功能退缩等行为的患者实施自信训练,人际关系治疗等。(8)藏药、不服从治疗等行为患者,督促检查服药,药物研粉,及时给予强化,按时服药,服从治疗[3]。

1.3 评价指标

1.3.1 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有30项,分为3个小量表:(1)心理社会量表。(2)动力和精力量表。(3)症状和副反应量表。每项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4]。

1.3.2 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共有26项,每项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总分越高,病情越重[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2个月SQLS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2个月SQL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2个月SQLS评分比较(分,±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 心理社会 动力和精力 症状和副反应对照组干预组t值P 40 55.45±1.70 59.40±6.45 43.65±4.23 40 32.80±3.68 28.30±7.85 27.70±2.36 35.33851)19.3597 20.8259<0.05 <0.001 <0.05值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2个月N-BPRS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2个月N-BPR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2个月N-BPR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N-BPRS评分<0.001对照组干预组t值P 40 69.55±6.36 40 58.75±5.64 8.0354值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行为具有可塑性 精神病患者的异常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学习而来的,同样可以应用学习的方法矫正病态的行为而获得正常的行为,虽然他们的改变是缓慢的,但仍然具有可塑性[1]。本研究显示,经过行为干预,干预组患者的SQLS、N-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精神病药物治疗配合行为干预,更能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

3.2 行为干预提高了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 通过行为观察,了解到有些患者住在封闭管理的环境中,单调、刻板,其行为受到持久影响,以致使他们依赖于医院,对周围一切事物漠不关心,没有情感反应。而另外一部分患者,不适应住院环境或受症状支配,而又不能调节好自已的情绪,采用过激的行为。经过对患者的行为干预,患者的活动增加,生活懒散等行为改善,患者之间交往增多,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合理、有计划地安排自已的住院生活,适应住院环境,主动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自己的治疗及护理,做事有动力。

3.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干预的过程 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尽管主要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但还残留幻听,患者对幻听常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并付诸行动,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经过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学习相关的知识,患者的情绪反应降低,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已的情感,正确识别精神症状和药物副反应,不受症状控制,带着症状生活。患者疾病尽管没有完全治愈,但患者的生活质量却有所提高。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不仅控制症状,还应该结合长期和完整的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才能让患者保持良好和稳定的精神状态,使患者回归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5]。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选择患者病情为中度以下的病例,是因为患者如果精神症状丰富,他们不但不能接受或不理解行为治疗措施,还会扰乱其他治疗者。另外本研究只显示住院患者经过行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才能继续提供患者所需的资源。我们需要发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制定完善的制度,使患者在家中和社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护[6],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1] 李 峥,王志英主编.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0.

[2]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8-223.

[3] 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37-139.

[4]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03-823.

[5] 翁永振主编.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

[6] 宋燕华主编.精神障碍护理学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86.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住院量表
妈妈住院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