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病房的应用
2013-12-08周亚梅
周亚梅
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方案明确一个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服务[1],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达50%。本研究将我科自2010年8月~2011年7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各项指标与2009年8月~2010年7月实施前进行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科室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组 在院领导、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按床、护比要求给我科配备了护士,取消了护工。将科内护士按职称、护龄及平时的工作表现、各自的特长等进行合理搭配,分组分区,相对固定护士,将床位包干到人,根据病人数和病情的轻重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发挥所有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2 组织学习,统一思想 医院多次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理解精神,调动工作[2]。通过反复的学习讨论,大家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解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强化基础护理,明确护士职责,做到人人心中有病人,个个动手护理病人,用最贴切的护理服务获得病人及家属较高的满意度。
1.3 公示护理和服务内容 病房内建立护患沟通本,在病区内将分级护理标准上墙,接受病人的监督。要求护理人员将各项优质服务措施贯彻到日常护理工作中[3],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按照病人病情、分级护理公示内容及病人自理能力提供服务,尊重病人的文化、心理及自主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让病人在安静、轻松、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中逐渐恢复健康。
1.4 加强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规范各项操作流程 护理部每月二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理念、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护士礼仪等规范化培训,规范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如:入院护理技术流程、洗头车洗头流程、面部清洁流程等,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取消了护工代做生活护理,病人的护理、治疗均由护士负责完成[4]。
1.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护理质量 人力资源是保证护理品质的关键。根据眼科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在关键时段、关键环节增加护理人员;将护理人员按照老、中、青进行搭配,并关注问题护士,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保质保量地落实到位。
1.6 完善各种护理用具 依据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科室增补了多功能治疗车、洗头车、移动式输液架等,这样护士在病人床边就能快速得到各种护理器具,把时间还给病人,让病人得到更满意的服务。
1.7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科内建立围绕病人质量的控制评价标准,各护理小组组长根据标准,每天负责检查本组的工作落实情况及完成质量;护士长每天利用“五查房”(晨会交班前、10∶00时与12∶00时、下午上班后、下午下班前)的机会督查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拾遗补漏;每月底召开一次科务会,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比较(表1)
表1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3.2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病人按红灯比例、满意度情况比较(表2)
表2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病人按红灯比例、满意度情况比较 例(%)
4 讨论
4.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降低病人投诉 通过开展“心中有病人”的优质护理服务,护士自觉、主动、高效地活动在病人身边,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护理,加强了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对病人及家属开展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主动解答病人的疑问,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将“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住院病人真切感受到了关心、体贴、照顾、安心,也使大家真正懂得:“好的医疗技术可以吸引病人,而优质的护理服务才可以留住病人”的道理。实施一年来,不仅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服务首次出现零投诉,而且住院病人数明显增加,增幅达十多年来之最。
4.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护理工作面对的是“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我科室通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在临床工作中将质量监管机制前移,安全重心下沉,管理者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护士,达到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科室着力培养护士知法、懂法、守法,强化法制观念,达到依法执业的目的,并经常性开展护士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使护士能够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优良的服务,有效地维护病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一年来,我科护理质控评分明显提高,护理缺陷仅发生2起,无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4.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初,大家觉得有点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实践,大家互相交流经验,慢慢觉得得心应手。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各项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表扬护士的锦旗、感谢信增加了,大家感觉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服务,真正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按红灯比例由实施前的96.98%下降为20.39%。同时,护士长将绩效考核标准更加细化,根据护士完成的护理工作量、质量、病人满意度进行绩效考核,在病区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每个人都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整个病区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
总之,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病房的开展效果满意,不仅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值得推广。
[1] 王海英.梁翠玉.黄风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67 -68.
[2] 陈晓红.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公立医院护理工作改革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9 -21.
[3] 张会芝,卢 杰,骆金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9 -31.
[4] 王海英,梁翠玉,黄风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