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常见肢蹄病及预防
2013-08-15孙淑琴
孙淑琴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1 常见肢蹄病
1.1 关节炎
1.1.1 临床症状。患牛呆立、不愿走动,反刍正常,但吃料时左前肢频频抬起,左前肢跗关节明显肿胀,驱赶时患牛左前肢不敢着地,跛行。患牛体温正常,皮肤完好,患部皮温高,触诊、叩诊,牛有痛感。
1.1.2 治疗。患牛进行单独饲喂,避免走动、受惊和爬跨。对患部进行剃毛、清洗和消毒,并涂抹关节炎膏,为防止病情加重或继发感染,肌肉注射跛痛消5mL,四支,早晚各两次。
1.1.3 病因分析。奶牛一般采用圈养且牛舍多采用水泥地面,长时间站立或躺卧在硬度较大的地面上,可造成蹄部机械性摩擦并压迫跗关节而引起挫伤、炎症。发病奶牛为育成牛,刚进入发情期,易发生爬跨其他奶牛的现象,此次发病可能是爬跨其他母牛不当造成的。
1.2 趾间增生
1.2.1 临床症状。奶牛右后蹄趾间有舌状增生物,右后蹄两趾向外呈“八”字形,增生物的组织结构与皮肤基本相同,但各层组织均有增生。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行动。
1.2.2 治疗。手术治疗,对牛的后蹄进行保定,然后对患蹄进行清洗、消毒。用手术刀去除右后蹄趾间增生物,再在患部涂抹青霉素钠粉消炎,然后把牛赶到平坦、干燥、清洁的场地上静养,避免过度奔跑,以免伤口感染。
1.2.3 病因分析。本病与疣性皮炎不同,其增生物的结构与皮肤相同,是由于皮肤组织下的深层组织增殖造成的,其可能与遗产因素有关。
1.3 蹄底溃疡
1.3.1 临床症状。奶牛行动异常,左前肢不敢着地,明显跛行,但跗关节未见肿胀。
患牛前肢蹄底后三分之一处,即蹄底和蹄球发生角质缺失,患处塞满了杂草和粪便等污物,清理污物后发现患处真皮裸露,有肉芽组织增生并散发恶臭。触诊,患牛有痛感。
1.3.2 治疗。清理蹄部后,彻底去除溃疡灶周围的坏死角质和真皮,去除过度突出的肉芽组织。适当切削蹄底轴侧,以减少病变部负重。严重病例,在健指(趾)下装支撑物。常用治疗药物有松馏油和魏氏流膏,药物用蹄绷带包扎,轻度病例可不包扎。保持牛舍干爽,避免驱赶。
1.3.3 病因分析。潮湿环境适合病菌生长,并易使蹄部皮肤疏松、角质变软而发病。本病夏秋季节发生率较高。
1.4 白线病
1.4.1 临床症状。三头奶牛蹄部出现白线异物、白线裂、白线脓肿,其中一头白线处嵌入一石子,病情不太严重。另一头出现了白线裂,开裂的白线充满了脏物,如不及时清理、治疗,裂缝会不断增大。最后一头牛出现了白线脓肿,其白线附近的角质层变黑,变黑部位流出恶臭脓液。
1.4.2 治疗。对第一头牛去除白线内的石子,清洗并修理好病蹄。对白线裂病例,清除白线内的异物,将周围角质层削薄即可。第三头牛发生白线脓肿时,不要在裂口处挖深洞,应去除部分蹄底或蹄壁的角质,使裂口扩开,呈倒漏斗形,以利深部的渗出物和脓液排出。
1.4.3 病因分析。没有定期修蹄与护蹄,没有及时清理牛舍和运动场内的碎石、铁钉、铁丝及木屑等可造成发病。
2 预防
2.1 场地管理 运动场的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和良好的渗水性,以利雨水和污水的排出。同时注意去除场内杂物,保持场地清洁。场内每天清粪,雨季来临时适当增加清粪次数。牛场饲养密度不可过大。
2.2 蹄部护理 每隔半年对奶牛的蹄部进行一次修理。修蹄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修蹄时,在固定牛时须注意保护其乳房和防止孕牛受伤。病牛治疗后应做好患部护理,可适当使用牛鞋。浴蹄是预防腐蹄病的有效措施。可在牛舍出入口建大小适中的水泥池,池内加5%的硫酸铜溶液或5%的甲醛溶液浴蹄,1周浴蹄3次。也可将5份硫酸铜和100份生石灰混合后铺于地面,让奶牛自由踩踏。
2.3 营养控制 产奶期奶牛代谢旺盛,必须防止钙、磷代谢失衡,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和光照时间。此外,要保证日粮蛋白质、氨基酸的平衡和维生素的供给。
2.4 合理分群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 12~15头/100 m2(运动场)。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使牛获得充足的运动空间,可减少奶牛发生环境应激的可能,并降低蹄病发生率。妊娠牛、后期孕牛和空怀牛及妊娠早期牛应分开饲养。
2.5 育种选择 为减少肢蹄病发生,选择奶牛时应注意肢蹄性状,这些性状遗传性较大。
3 小结
肢蹄病是奶牛的常见易患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奶牛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奶牛肢蹄病严重影响牛场的效益,蹄炎、蹄底溃疡及白线病的发生与奶牛的营养状况、环境舒适程度密切相关。奶牛长期躺卧在水泥地面上及饲喂营养不均衡的日粮会加大患蹄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