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批评的局限性研究*
2013-08-15李亮
李 亮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结构主义思潮于20世纪中叶从法国兴起,迅速席卷欧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一种越来越彻底的悲观主义敲响了欧洲中心主义内含着的进步美好观念的丧钟。欧洲社会科学产生了“现在”的膨胀,即对过去的“现时化”:现在不再被视为未来的先者,而是作为过去某种形式的再循环的可能领域来思考;未来消解了,延伸着的现在并不远离过去。结构主义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历史氛围和土壤中,作为对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反动而出现。这种思潮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的蓬勃高涨的结果,寻求新的科学模式对抗着巴黎大学的学院禁锢,表达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对“现代主义”的渴望。
二战后,法国思想界经历从存在主义到结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两次根本性变化。后结构主义或解构批评的关键人物为法国“四子”:雅克德里达、罗兰巴特、福科、克里斯蒂娃,都是曾为结构主义批评添砖加瓦而又彻底摧毁的叛逆者,其实也可以说是这几位理论家认识到结构主义已成一种病魔缠身、前景暗淡的理论。本文对结构主义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反人本主义的倾向
反人本主义为结构主义批评在批评实践内显著特点。西方文艺批评在20世纪还是沿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条路发展的,结构主义注重文艺批评上的科学性,其强调使用科学主义旗帜,打击并排斥人文主义,有反人本主义趋势。结构主义在20世纪中期取代存在主义,在法国占有主导性地位,结构主义原本是作为存在主义对立面出现的。存在主义具备一定的人本主义倾向,其“自我意识”、“存在”、“历史性”、“主体”等具备人本主义基本特点,在开展文艺批评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存在主义关注文艺作品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注重文学情感表达效用。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是与传统研究方法相左的,其忽视作者因素在整个文学研究中的实际作用,其受到“上帝死了”的观点影响,初期巴尔特也认为作者死了,他指出文学批评家不需要考虑作者创作意图,由于作者只具有重新组配、混合以及安置已有文本的基本能力;作者不能通过写作来表现自己,需要依靠已经写成的语言与文化词汇。就如新批评派认为的,不是作者创作了诗,而是诗歌创造了作者,因此,假如过于重视作者作用,人们就会陷入“意图荒谬”的泥沼。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自身的客观性是正确的,然而,对这一事实却弃之一旁,即使是有的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有显著意图,并未考虑作家因素对文学研究就是无源之水。
结构主义批评在整个文学研究中既排斥作者作用,也未重视读者因素,或者只是预设理想化读者,但不是普通读者。结构主义批评家假设读者都与他们一样具备寻求抽象枯燥深层结构技能。如果他们想象为真,文本只是具备单一意义,读者便没有阅读兴趣。实际上,读者实际上是多元化的,只有通盘考虑读者方面的原因,才能解释并实现文本内涵。作品意义是读者在解读时呈现多元化。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摈弃读者与作者后,将文学当成是封闭自主系统,割裂作品与生活间的关系。结构主义批评指出,采用传统社会学方法来探讨文学还是不行的,因为文学作品较少具备社会关联性;社会性文学为文学的一种,并且文学理论也不重要。假如将文学放置于政治学或者社会学的背景下,将逐渐失去自身的生存根据和生存目标。因此,结构主义批评家在不深入阐述文学指向外部世界的基本功能,却将文学局限于语言的自指性上。结构主义批评家隔断了文学和现实、文本和作者、文本和读者间的关系后,其忽略人与现实之间的作用,在开展文本分析的整个过程中,并未给主客体留下相应位置。主客体消灭后,结构主义者心中只留下非人结构在发生作用。这一文学结构为自给自足封闭体系,结构主义批评的弱点为系统封闭性,因其将文本和意义来源分开。
结构主义批评反人本主义还表现在忽视社会实践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与模式的内在联系。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指出,结构是独立自在的,其排斥非结构主义系统,比如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文艺思潮以及文化运动等,结构主义还反人道主义、反主体、反历史主义思想理念,“封闭的结构主义是蒙昧自我的,是某种实际上导致思想贫乏和稀薄的东西”。文学具有物象,但主要是精神产品,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拜物教”,注定它们逞一时,而不会永远焕发光彩。科学主义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它不可能代替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和形式主义填补了西方文论史的重大空白,但当它顽固推行这套主张时,已被人本主义取而代之。
二、缺乏完整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世界上的诸多事物有其归属的系统,并且处于这一系统内的特定关系中,该关系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的,并且遵循一定规律,对具体部分能产生重大影响。从一个社会来说,不仅有经济基础,还应该有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的母系统内还存在文化子系统,在文化子系统下还存在文学孙系统等。这里谈到的经济基础是能决定上层建筑的,并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到一定的反作用。结构主义者将语言学模式作为基本准则,对文学和文化、社会产生广泛联系,只强调文学本质上局限在文学语言自身研究,但不关涉作者、文化、社会,明显具有绝对化以及片面化。该片面性在文论方面就是,从系统论开始走向了只重视语言、文学、语言、形式等的绝对论。文学系统和别的系统关系上来看,只注重研究文学自身;文学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来看,其强调探索形式;在文学形式内部只关注语言;在语言体系内部,只探索语法。这样在进行层层简化后,文学的内涵就只存在二元对立的中心语义层以及将词类分析为主的语法层。有些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创造文学,是语言采用思维,是语言来创造人类与世界的,这一结论是极端荒谬的。这实际上是反次为主。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人类思维,都需要将语言来作为手段,文学语言有其自身特点,需要进行深入探索,但不能简单认为语言能决定其思维与作品,是语言创造人类与世界。后期的结构主义文论批评家卡勒发现了该缺陷,在其著作《结构主义诗学》中指出,结构主义观点有两个:一是,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并不具备哪一方面的本质,是由其内在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关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内的地位来决定其意义;二是,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不是单纯的事物或者事件,其具备一定意义才能当成是符号来探讨相关的事件。卡勒的看法指出了文化现象内部关系,还指出在整个社会体系内的重要性。首先,在形式和内容上是“二元对立”关系,结构主义者将所有内容当成是形式,或者是认为内容是最后完成作品自身的技术方式。将文学作品分成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并且使内容和形式对立起来,这不是最佳选择;长时间以来,该内涵只是用在了能更好认识与分析上,在缺少准确的提法前,还需要继续使用下去;应该明确其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是在所有条件下是谁来决定谁的关系。结构主义人员是唯形式论者,只注重内容未完全形式的一类技术手段,内容与形式应结合在一起。
其次,在注重系统内规律变化的情况下,结构主义人员只是强调变化,并不分质变与量变,分不清必然、偶然,次要、主要。皮亚杰“自我制约”、“转化理念”只是将各个部分实现互相制约、互相替换与转化,但没有指出在量变情形下能引发质变;相互制约与互为条件存在主次方面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区别。
三、简单化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是在注重文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相互关系基础上,坚持辩证统一观点。单独从文学这一方面来看,在一般情况下,文学观点是重要一个方面,研究方法还为从属一环,然而在特定条件下,方法能对观点起反作用,推动观点不断向前发展。
结构主义者在探讨同一个系统中的多种因素间关系,需要先确立系统中的多个元素或基本元素,之后在遵守其组合变化排成模式,研究彼此之间关连性,寻找结构原则。强调元素——模式——法则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经常使用,效果明显。关键问题是在文学复杂系统内,要确定这一元素是非常复杂的。结构主义人员是根据语言学的基本方法来确定形成文学系统的多个元素。这存在合理性的一面,由于文学是将语言作为基本表现手段,文学语言有其本身的特点,并且在该范畴内有所成就。然而,文学并不只是语言的一端,结构主义者只是抓住语言一端是不能解决文学系统相关问题,这样做的优势是实现简约化处理,弊端是容易往简单化方向发展。
结构主义方法是寻求某一系统中的因素,也就是最小公约数,该方法是发现系统内的普遍元素,但却不能发现最特殊因素,但是事物的本质为其特殊性来决定的。所以,从当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虽然其在特定范围内发现的,但和文学整体特点不相关。比如普罗普的童话结构分析,对充分认识童话结构形态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对童话艺术的本质并无多大帮助。而米谢·布多的《论童话》语言不再笼统,更能表达童话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收获颇丰,法国结构主义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就最为明显。但是发展到70年代后,因为社会思潮变迁以及本身存在的缺陷,慢慢变衰。但是,结构主义文学研究所提供的新视角以及对文学结构的不断探索,对西方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结 语
结构主义带给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以科学之光,使二十世纪中叶的西方文论能够在以人文主义、表现主义为主导的前提下与科学主义,形式主义携手前行。他自身缺乏人文主义精神,违反了发展的辩证法,在还来不及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就被后结构主义取而代之,原因主要在于它开始时就种下了偏激的种子,走的是一条速成路而不是可持续的辩证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