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2013-08-15刘金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搭桥术体外循环器械

刘金敏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心血管外科的最新进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非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减少了对正常生理状态的干扰,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点,使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比较适于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患者。但此类患者的心功能储备能力弱,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因此,该术式对护理配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现将手术的综合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 年6 月—2012 年6 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40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 例。其中观察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55 ~65 岁,中位年龄58 岁;体质量44 ~85kg;17 例取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实施搭桥术,3 例取左桡动脉和左乳内动脉实施搭桥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3 例,双支病变8 例,三支以上病变9 例;手术时间2.0 ~3.5h,平均2.5h。对照组男11例,女9 例;年龄54 ~64 岁,中位年龄55 岁;体质量45 ~86kg;16 例取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实施搭桥术,4 例取左桡动脉和左乳内动脉实施搭桥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4例,双支病变7 例,三支以上病变9 例;手术时间2 ~4h,平均3h。均排除伴有严重肝、肾疾病、认识障碍、精神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综合护理配合方法

1.2.1 术前手术间、物品准备 手术间的室温应控制在23 ~24℃。备2 套普通手术器械,2 套器械各有所需不可混用。2根电刀线、电刀头、搭桥手术所需器械、高频电刀、胸骨锯、头灯、中心吸引器、体外循环机等。药品准备:如罂粟碱、肝素、尼卡地平等。除常规心脏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所需器械、物品外,还应备好:(1)CTS 开胸器、冠状动脉固定器,以利于心脏充分暴露,降低局部的搏动幅度[1];(2)冠状动脉分流栓或阻断带,有利于减少冠状动脉切口出血,降低心肌缺血;(3)7 -0,6 -0 Prolene 线数根;(4)侧壁钳,认真做好各项仪器的检查,看所备仪器是否运行正常,以免发生意外。

1.2.2 术前手术配合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这种负面心理反应对该病患者很不利,容易诱发心绞痛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此,护士应参加病历讨论,了解手术的方式、方案及配合要点,以及术者对器械的具体需求。术前1 d,巡回护士应下病房,去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做术前访视,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的布局、手术注意事项等,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解释手术过程应如何配合,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解除患者恐慌不安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树立治疗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

1.2.3 术中配合

1.2.3.1 巡回护士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护士应提前将手术间的温度调至24℃。术前30 min 静脉滴注预防性抗生素,接患者进入后,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选择18 号套管针取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协助麻醉师对患者实施麻醉。由于术中肢体均同定于包布内,术前应固定,连接好液体,防止输液通路外渗及脱落。根据麻醉医生所下医嘱准备好麻醉药及抢救药品,摆好体位,高频电刀负极扳贴于肌肉丰厚的臀部,避免烫伤。对于体质不佳、全身营养状况不良的患者,为了避免压疮,应在皮肤薄弱处垫一软枕。麻醉后留置导尿管,以减轻患者痛苦。注意固定好各路管道,防止脱落。尿量是术中重要的监测指标,所以要放置导尿管,并保证尿路通畅,以便术中观察尿量。术中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如:术中二氧化碳喷雾管、冲洗吻合口的0.9%氯化钠溶液等都应使用温盐水,避免机体过冷,心肌剧烈刺激诱发心脏骤停。

1.2.3.2 器械护士配合:(1)大隐静脉配合要点于内踝前方确定大隐静脉位置,并延其走行剪开皮肤全层,动作娴熟,用精密仪器剪刀剪开脂肪组织,认真查看,当遇到细小分支用蚊氏钳夹住,距静脉主干1 ~2mm 处做好丝线结扎,忌用血管钳夹持以免损伤内膜。静脉游离至所需长度后,将16 号橄榄针置于血管远端,4 号线固定,大隐静脉的瓣膜闭合具有阻挡血流的功能,能将其远端与升主动脉相吻合,用肝素盐水行管腔充盈试验,若有渗漏,则以0 号线结扎或7 -0 Prolene 褥式缝合,用然后用2 -0 薇乔连续皮下缝合,最后以弹力绷带包扎。(2)左乳内动脉配合要点手术床整体抬高朝左倾斜,电凝功率调制30 W。胸骨正中切口锯开胸骨,打开心包从分暴露心脏,协助术者戴头灯、眼镜、取坐位,用乳内动脉牵开器向上牵开左侧胸骨,电凝功率调至30W,沿距胸廓内动脉两侧各1cm处切开胸内筋膜,并将乳内动脉实施剥离,将胸廓乳内动脉连同静脉及周围肌肉组织游离,乳内动脉分支近端可采用银夹止血,远端离断用7 号丝线结扎近端保留,血管内注入肝素液预防血栓,并用浸湿了罂粟碱溶液的纱布卷好备用,保持湿润,避免牵拉损伤。(3)血管桥吻合的配合首先进行远端血管的吻合,为了利于术者操作,可用心脏固定器固定搭桥部位,使心肌处于静止状态,15 号小圆刀切开心外膜及脂肪层,暴露冠脉,用血管剪纵向剪开血管至适当长度,血管夹钳夹冠脉两端,阻断血流,插入血管分流栓,是整个术野处于无血状态,保证吻合期冠状动脉远端仍有血供,协助缝合。7 -0 Prolene线连续缝合吻合口,助手用带套管针的20ml 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为了使手术视野处于无血状态,可对吻合口进行冲洗,并为主刀医生手上喷水润滑利于打结。吻合最后一针时松开血管夹,排气后结扎,并检查有无漏血。再进行近端血管的吻合,主动脉侧壁钳阻断部分主动脉,为了便于医生操作,向前、向后膨嘴剪传递时要准确到位,预定吻合口的位置,以预定点为中心,11 号尖刀刺破吻合口部位主动脉壁全层,使用打孔器打孔,6 -0 Prolene 缝线连续缝合吻合口。(4)吻合后的处理吻合完毕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检查各吻合口是否出血,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冲洗胸腔,将引流管置于相接的无菌瓶水平以下,防止液体倒流。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常规逐层关胸腔。

1.3 焦虑程度评定标准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多数采用0 ~4 分的5 级评分法[2]。各级的标准为:(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少数项目采用0 ~2 分的3 级评分法,其分级的标准为:(0)无;(1)轻~中度;(2)重度。评定时间为手术当天,分值越小越好,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进展均很顺利,未出现手术意外。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倾向得分为(6.02 ±1.05)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倾向得分为(9.53 ±0.8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势在临床上越来越明显,但要求吻合技术较高,因此,手术所用的器械、物品要严格灭菌,术中严格无菌操作[3]。器械护士应对器械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术中配合时,认真仔细,反应灵敏,配合应做到稳、准、快且心中有数。保证在实施血管桥吻合时,传递器械动作快速准确,缩短手术时间。由于吻合血管使用的Prolene 缝线非常细,手术医生在进行术中打结时应注意,避免缝线丢失。因此,护士在术中思想要高度集中,术者要将针尾部剩余的线剪去,缝线丢失,工作人员在此期间应尽量避免进出及频繁走动。同时,避免搭桥器械与其他器械相混淆、碰撞,损坏冠状动脉搭桥物品。正确安全地使用电刀,避免消毒剂流至臀部浸湿负极板。

综上所述,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配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护士了解手术步骤,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意外的发生。

1 吴徐红,舒利月,胡海红.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护理[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 (3):256 -257.

2 施玲.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1):155 -155.

3 毕华俊.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 (4):27 -28.

猜你喜欢

搭桥术体外循环器械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漂浮导管监测指导88例冠脉搭桥术后治疗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