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可行性分析
2013-08-15干胜道
李 霞,干胜道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60;2.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非营利组织拥有巨大的社会资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不足与政府不足。然而,组织在管理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组织作用的发挥。非营利组织迫切需要探寻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提升组织效率,顺应这一形势的需求,本文探讨了非营利组织实行协同治理的可行性。
一、非营利组织管理与协同的契合性分析
(一)协同学及其在管理学中的运用
协同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系统或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狭义上的“协同”是指合作、互助和同步等行为;广义上的“协同”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为了实现系统的总体目标,各子系统或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在此状态下,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独自作用之和的整体效果,实现了1+1>2 的效应,最终形成有序的统一整体。其中,协同的目标性是引导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协同的关键,起到统领作用。在复杂系统中,随着外部能量流和物质流的输入,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下达到新的平衡与稳定。哈肯用他发现的支配原理确定序参量运动方程,求解序参量方程并考虑涨落的影响,提出了协同学的一整套做法,分三步处理自组织问题。基于协同学要义,依据其原理,其研究对象必须具备复杂系统、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作用、系统原理平衡态、系统随机涨落等要件。
随着系统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协同学逐渐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安索夫 (1986)、伊丹广之(1980)、托马斯(2001)、巴泽尔和盖尔(2001)、曾国屏(1996)、陈金祥(1998)、刘友金和杨继平(2002)等学者分别对“协同”及“协同”在管理理论中的运用进行了界定与分析,都强调了协同过程中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协同学在企业、政府及社会事务与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在非营利组织领域使用较少,有些学者在对大学管理的研究中使用了协同理论。李超玲、钟洪(2008)认为,现代大学可实行行政性治理与社会性治理联合作用的“协同治理模式”。季元杰(2012)将协同治理看作高等学校治理模式的新选择。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协同学的适用性分析
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具备协同学研究对象的要件,将协同学引入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将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的丰富,更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
1.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第一,非营利组织管理受到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非营利组织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它受到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广泛影响;反过来,它也在影响着环境因素。环境因子的变迁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创造了供需条件,非营利组织在所有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生存和发展。复杂环境因子推动下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系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引致的组织特征及环境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非营利组织产权关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其管理系统中某些个体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提供物质要素的出资者(包括债权人)、提供决策要素的管理者、提供环境要素的政府、作为服务对象的受益者和提供执行要素的普通员工等,其中,出资者与受益者往往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第三,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介入其中的复杂系统,组成成分中具有智能特征,含有专家经验和智慧。第四,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和动态性。自组织从静态上是指开放系统在子系统合作下出现的宏观尺度上的新结构;动态上是指系统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新的有序状态,转变中怎样组织、形成何种结构及如何维持发展这种结构均由系统内部自身组织起来,通过种种信息反馈来控制和强化该结构的组织行为。它强调开放系统下信息反馈起到的协同作用,具有开放性、系统性与随机性。非营利组织内部与外界不断进行交流,通过不断改进与提高实现自我调节与各层次的平衡。
2.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非营利组织管理者不仅会对外部流入的物质及人力资源进行协调与分配,输出组织,而且还与外部进行各种信息交流,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来维持组织顺畅运转,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许多组织都有较为完备的信息交换平台,有自己的网站,其中,各类基金会最新信息可以通过基金会中心网得以查询,组织信息披露已经趋于常态化。
3.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存在大量的非线性作用
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表现出来不具备持续线性特征的非比例关系,其变化结果不能利用一般逻辑解释,那么,这种关系就是非线性关系 (张立荣、冷向明,2008)。在非营利组织日常运作与项目管理活动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约,加之信息不对称、相关利益人知识与能力差异、各种组织制度安排不同、外部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使得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大量非线性关系。
4.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处于非稳定的远离平衡态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应于非平衡状态下社会演化阶段的飞跃。源自于组织内部及外部的正熵流使组织管理在人员、物资、现金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利因子,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环境的变迁并与之交互,组织公信力问题凸显,诚信面临严重挑战,组织处于偏离有序结构的平衡状态。
5.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存在明显的涨落
在非平衡态下,非营利组织管理系统随着随机涨落要素的作用逐渐趋于稳定。非营利组织在管理中,通过引入企业及政府管理理论的先进理念,借鉴BOT 等建设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组织管理水平与自身建设能力。同时,加强组织透明度建设,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从而满足现有各利益相关者及其他潜在利益相关者对组织信息的需求。在不断进行创新管理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非营利组织新的管理模式的创建和对于公信力危机的克服就是组织管理系统因离环境的要求差距过大而产生的涨落,涨落的结果是组织管理系统达成一种新的有序状态或有序结构。
综上,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具备了协同理论的基本研究要件,将协同学引入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中,创建新的更符合我国国情与组织实际的管理模式,为非营利组织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与协同治理的契合性分析
(一)治理及协同治理
目前,尽管“治理”一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于社会公共管理领域,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及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其基本含义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强调的是共同目标下实施的管理行为。
20世纪90年代初,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日趋式微,公共管理学界开始关注现代公共服务管理中的“协同效应”,学者们将“协同”与“治理”相结合,协同治理思想逐渐兴起。这一产生于公共管理领域的协同治理理论,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所有管理共同利益的机制的统称(李冬,2012)。协同治理的内涵包括匹配性、一致性、动态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李辉、任晓春,2010)。它强调不同的合作主体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合理配置资源,分配能力,能够依据合作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进行动态性回应,通过协作达到主体间关系的有序,来实现治理的有效性。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协同性分析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社会责任缺失、管理效率低下、组织信誉度较低等。结合产权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治理已成为其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组织的治理已成为非营利组织能否有效运作的首要课题”,非营利组织治理是指“以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D.R.Young,1993)。
就产权关系而言,由于非营利组织不存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产权存在一定特殊性,属于“公益产权” (王名,2002),治理基础比一般的公司治理更复杂(陈林、徐伟宣,2002),因此其治理过程也不同于营利部门。
就利益相关者来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代表制度以及参与进来的人)是关系性合约的网络。而且,这种认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市场关系、企业、非营利性制度、政府实体、政府企业等都存在有效的关系型合约(Jensen and Meckling,1967)。非营利组织也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系列合约的集合。这些合约包括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和各利益相关者内部达成的协议。契约签订的一个前提是签约双方是平等的权利主体(Coase,2003)。
1.非营利组织具有广泛的利益相关方
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两类利益相关者:一是为组织投入专用性要素的主体,包括创建者、出资方、管理者和其他职员、志愿者、受益方等,他们为内部治理的主要参与者;二是虽然未进行专用性要素投入,但其行为构成各种环境要素或者能够对专用要素主体产生影响的主体,包括资金来源地政府与组织所在地政府、民间评估机构、媒体、社会公众、同业组织、竞争者等,他们是外部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各主体提供的要素具有不可或缺性,完成的职能也不同,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缺少其中任何一方组织的运作链条都会断裂。然而,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其中的管理者和员工相对长期存在于组织,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存在于组织之外,故他们具有较之于其他相关者的信息优势。就管理者和员工而言,他们相互之间又具有各自的优势信息 (李霞,2011)。利益差异与信息不对称要求对各利益方行为进行协同,实行协同治理。
2.非营利组织治理具有明确的目标
一是完善的组织制度与规范的组织结构,这是非营利组织高效治理的前提。目前,非营利组织行为规范与现实的组织实践对规范体系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完备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规范体系作为组织规范行为的标准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础目标。同时,科学合理地设置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提高治理效率。二是健康可持续的组织运作方式。通过治理,组织内外交流更为顺畅,内部资源得以合理有效配置,组织呈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态势。三是灵活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组织治理在项目建设方面的目标体现为正确的工作理念、先进的工作方法、完善的工作程序、改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高效的项目资金管理,它们是各项使命项目顺利实施并吸引新项目的保证。
3.不同主体资源具有匹配性与协作有效性
在非营利组织中,不同利益方提供的要素不同,各种资源之间具有较好匹配性,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将导致组织使命无法顺利完成。不同主体提供的物质要素、决策要素、执行要素、环境要素等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形成井然有序的治理结构,使整体治理功能放大,治理效果大于各要素简单汇总之和。匹配性能够提高自组织能力,通过有效协作,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通过组织自我协调,挖掘内部智慧与潜力,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协作效率。
4.不同主体通过动态调整实现管理有序性
在治理语境下,由于组织边界和权责关系模糊,主体间合作的不确定性与合作性增强。为了保证动态情境下组织目标的实现,非营利组织各主体能够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实现主体间关系的有序性,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内耗。比如,对某项灾害资金的使用,可由某大型或权威性较高的组织或者各组织联合建立一个公共平台,专门负责信息公布与交换,或专门负责资金调配,以减少物资由于信息不畅或者重复建设引致的浪费。物质要素提供者也在动态环境下不断调整自己,慈善达人曹德旺就开出了中国慈善问责第一单,以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实现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序性。不同主体行为的动态调整突破原有的非平衡态,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平衡态,实现了新的稳定状态。
三、小结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非营利组织管理与协同及协同治理具有较好的契合性,其组织特征及管理特点符合协同治理要件。协同治理为非营利组织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是非营利组织创新管理的新方法。如何建立有效的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模式,我们将进一步探讨。
[1]曾国屏.竞争和协同:系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6(3).
[2]陈金祥.也论竞争和协同——兼与曾国屏同志商榷[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1).
[3]刘友金,杨继平.集群中企业协同竞争创新行为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2(6).
[4]季元杰.协同治理——高等院校治理模式的新选择[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1).
[5]李超玲,钟洪.现代大学协同治理研究[J].江苏高教,2008(2).
[6]李莉,刘晓燕.“协同治理”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公共供给服务[J].城市观察,2012(2).
[7]康晓光,冯利.中国第三部门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7.
[8]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9]李冬.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2(9).
[10]李辉,任晓春.善治视野下的协同治理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0(6).
[11]Young,D.R.the first three of NML:central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J].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1993(1).
[12]李霞.新《通知》下民间NPO 基于不完全产权的资金问题探讨——由北大法研中心撤销引发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5).
[13][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姜建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2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