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和法则与肿瘤治疗

2013-08-15陈赐慧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癌毒邪气调和

陈赐慧 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对于“调和”二字的认识,《说文解字》有云“调,和也”“和,相应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和略》指出:“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气有不正者,皆赖调和。”目前调和法则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治疗中,在肿瘤治疗中,调和亦成为关键的法则。

1 调和法则之基础

中医学与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许多理论概念均来源于哲学名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就是“中和”,“和”即“中”,“中”即“和”,二者基本一致[1]。《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老子《道德经》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古代的哲学思想不仅将“和”作为宇宙生命运动的法则和规律,而且认为其本身具有趋向于“和”的自发调控机制。因此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认为“天地之道,虽有不和,必归之于和。”由于中医学医哲思想的相互借鉴,古代医家亦将调和的法则作为其诊疗的基本法则。如《内经》“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张景岳亦认为“……和之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于补泻温凉之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由此可见,基于“和”的基本思想,调和法则成为诊治疾病的大法。

2 调和法则之源流

关于调和法则的记载,最早可追溯于《内经》。《内经》中曾多次提到“和”的概念,但其主要指的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脉度》中载:“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还有《灵枢·本脏》提到“血和”、“卫气和”“志意和”等等。对于调和的治法,无明确论述。张仲景的《伤寒论》亦未明言“和法”,但其创制了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桂枝汤、黄连汤,将调和阴阳、寒热、肝脾及攻补兼施的法则贯穿于实践之中。

金·成无己首先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和解法。他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出“……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伤寒明理论》则指出“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认为和解即是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明·张景岳进一步阐述了和法,《景岳全书·古方八阵》谓“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灵活运用不同的和法。

清·程国彭在《医学心悟》指出:“伤寒……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将和法列为八法之一,并归纳为“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戴天章的《广温疫论》提出“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何廉臣又增加了“苦辛分消”“平其复遗”“调其气血”,扩大了和法的范围。

综上所述,所谓调和,即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调理人体内的各种表里、寒热、虚实等的关系,使其恢复正常和谐的健康状态。这种治疗法则尤其适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相互对立性质的病因共同引起的、病机较为复杂的病证的治疗方法[2]。

3 肿瘤之特性

肿瘤的病因病机可以归结为“虚、毒、痰、瘀”。肿瘤的发生以正气亏虚为本,并贯穿于整个疾病的过程中。对于正气在发病中的关系,《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前提和条件,也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诸病源候论》有云:“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张景岳认为“脾肾不足及虚弱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而明代医家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则认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正气)受到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与带瘤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密切相关[3]。而肿瘤既成,也会进一步损耗正气,形成肿瘤相关性免疫抑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正气亏虚的条件下,癌毒是产生肿瘤的关键因素。对于癌毒的论述,古代医家多有记载,然而均未明确提出“癌毒”的概念,而统称之为“毒邪”。如《中藏经》认为“痈疡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而生矣,非独营卫壅塞而发者也”。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癌毒”的概念越来越受到认可,并且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周仲瑛教授[4]认为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属毒邪之一,是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人体有明显伤害性的病邪,具有增生性、浸润性、复发性、流注性等特性。凌昌全教授[5]则结合中西医学对恶性肿瘤的认识,把癌毒定义为“已经形成和不断新生的癌细胞或以癌细胞为主体形成的积块”,并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产生的病机的核心,癌毒及其产生的病理性代谢产物通过血液、淋巴液的循环扩散到全身,致使整体功能失调,继而耗伤正气并与气、血、痰、热等纠结在一起,进一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杂病源流犀烛》认为:“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邪气胜,正不得制之,遂结以形而有块。”“痰”是肿瘤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以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展。元·朱震亨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之为病,复杂多端,无处不到。一方面痰邪意味着肺脾肾三脏对于津液的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另一方面痰邪可阻塞气机,使三焦气化失常,加重痰邪的形成。

血瘀也是肿瘤病因病机中的重要方面。气血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而气血失调,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常表现为血瘀证。日久则成积聚。如王清任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辨瘰疬瘿瘤论》中有言“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从现代肿瘤学角度,血瘀体质的人有癌变的倾向,癌变后转移和复发率亦较高,预后不良。这是因为癌前“血液高凝状态”可以通过调整肿瘤细胞发展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并可以协助肿瘤细胞逃逸宿主的免疫监视,使恶性转移更迅速[6]。

临床肿瘤患者,虚、毒、痰、瘀常非单一为病,在漫长的病程中,互相胶结,形成复杂的病情,同时具有虚、毒、痰、瘀的病理性质,只是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权重不同。临床表现可见阴阳互见、虚实夹杂、寒热交错、燥湿相混的表现,临证治疗单纯攻之则伤正,补之则助邪,寒之则伤阳,温之则助热。

4 调和之应用

基于肿瘤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多变复杂性,调和之法成为治疗肿瘤有效可行的一种法则。

4.1 调和之目的

从人体而言,因肿瘤的发生是人体阴阳、正邪之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而形成,因此调和的目的即恢复人体健康状态时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和”的状态。另外,从人和肿瘤的关系而言,“带瘤生存”实际上就是“和”的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最好体现。通过各种手段,使人体和肿瘤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4.2 调和之手段

肿瘤治疗中的调和之法主要是指广义的调和法,即和解的权变法,凡是协调、重建和恢复机体的脏腑功能及阴阳气血平衡,使机体达到以平为期的和顺状态,均为和法范畴[7]。调和之法手段颇多,在肿瘤治疗中尤其重视以下这两方面的调和。

4.2.1 攻补兼施 对于肿瘤治疗的攻补兼施,《医宗必读》曾做过很好的论述:“正气与邪气势不两立,若低昂然,一胜则一负,邪气日昌,正气日削,不攻去之,丧亡从及矣。然攻之太急,正气转伤,初中末之法不可不讲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恶性肿瘤发病初期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祛邪,中期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扶正,晚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在癌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与邪的斗争,西医所采用的手术、放疗、化疗和局部治疗均可以被认为解毒祛邪的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点上,单纯应用中医药进行抗癌解毒祛邪无明显优势,在需要大力祛邪的情况下,应积极采用对患者有利的各种祛邪手段,中医药多以扶助形式进行,使祛邪而不伤正。晚期肿瘤,瘤毒弥漫,邪气盛而正气衰,脏腑戕害,患者全身状况差。此时治疗,以扶正为首要,待正气来复,方可考虑祛邪。因此,扶正和祛邪是矛盾统一的,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攻补之法,使攻补两法“相辅相成”,达到“治病留人”的目的。

4.2.2 调和脾胃 在中医学中,脾胃被誉为“后天之本”。如《内经》认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李东垣《脾胃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虚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肿瘤患者在经过手术、放化疗及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后,亦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调和脾胃主要包括:1)疏利肝胆气机。肿瘤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悲观、消极的心理因素,尤其是患有妇科肿瘤的女性,在患病之前或者患病之后均存在相应的心理反应。中医学认为“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情志因素可以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转,这种气机的升降失常多以气滞为主,表现为肝气郁结。气滞之后,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不行而凝,进一步加重积聚的产生。另外,在五脏五行生化中,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气太过则易克土。肝病最先传之于脾,可导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肝脾不和的临床表现,如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腹胀腹痛、不欲饮食、泄泻便溏等。临床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之外,临证处方常配伍疏肝解郁、行气化滞之品,如柴胡、黄芩、醋香附、绿萼梅、荷梗、枳实、木香等。2)调理脾胃升降气机。脾胃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升降有序,则气机条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应用中医治疗肿瘤的患者,多为术后、放化疗的患者,或者为肿瘤晚期患者,脾胃升降功能多已失调,中焦斡旋失司,并且存在痰、瘀、水饮等病理产物,进一步堵塞三焦水道,从而使气化功能失调。因此,应调整脾胃的气机升降,使其恢复正常。如临床常用以半夏、黄连为主药之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之法治疗。

对于肿瘤的认识,由于其多因素、多基因参与,多阶段逐渐形成,临床表现及证候复杂多变,目前仍属疑难杂症,应用单方单药治疗往往容易故此失彼,因此,使用调和之法或许是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

[1]李德顺,邓中甲.用道家“和”的观点审视中医“和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622-624.

[2]郭鹏,孔伟,王振国.和法的概念及其实质浅论[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9(6):436-438.

[3]花宝金,朴炳奎.肿瘤虚证及扶正培本治疗的现代免疫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60-63.

[4]叶丽红,顾勤.周仲瑛教授的肿瘤观[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3):63-64.

[5]凌昌全.“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2):111-114.

[6]邓凯文.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15.

[7]任华萍.试论和法及其在肿瘤病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5):26-28.

猜你喜欢

癌毒邪气调和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五味调和醋当先
Orlicz空间中A-调和方程很弱解的LΦ估计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幸福来自感动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调和映照的双Lipschitz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