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恒笔下人物殊途同归的宿命结局
2013-08-15程丽英
程丽英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200)
死亡是刘恒作品的一个常见的人物的结局。表现死亡也似乎成了刘恒的一个手段,表达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质疑和思考的手段。对于每个人来讲,死亡是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正如庄子说的:“死生,命也”。自然的死亡人们似乎都能认同,因为它是一种必然。然而刘恒却让笔下的人物遭遇了一次次非正常的死亡,并且方式各异无论是自杀而亡的杨天青、郭普云,还是他杀的李慧泉、小裁缝朱福根,亦或是遭遇意外死亡的田二道、谷世財等。这些人物的死亡都是作家的精心设置,为的是体现出人物无法挣脱的宿命色彩。
在刘恒的作品中,人物的人格大都是不健全的,人物的命运也大都是走向死亡,因为没有比死亡更具有宿命意味更难以让人琢磨的了。在刘恒看来,人们在生存困境中永远像被驱使的奴隶只能听从安排而毫无选择的权利,只能听任命运这只大手牵着自己向前走,这就是刘恒眼中的宿命,对于这种宿命的概括,胡璟算是最经典最到位的:“刘恒小说中的宿命结局大致可划分为四大类别:一、人的生物本能与社会属性产生的悲剧性冲突;二、人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人生悲剧;三、社会环境导致的人类的生存困境;四、宿命的死亡结局。”这种说法就使得刘恒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哲学意蕴。
《虚证》中的郭普云就是一个刘恒探索人物性格造成悲剧的典型。郭普云自杀了,什么原因让他走向了死亡?刘恒采用了心理分析深入人物内心,对整个事件展开了调查:在别人眼里几乎是顺水顺风的郭普云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他不能接受生活带给他的一点点打击;他的自卑感极强;生活中屡屡的受挫让他的内心变得一片灰暗;经历的痛苦已被自己无限的夸大。他就在这样一个绝望的环境中苦苦的挣扎,这个可怜的人最终因为走不出内心编制的囚笼而选择了死亡,这个可以一了百了的结局。刘恒在整个故事中像一个冷静的大夫,不动声色的剖析着人物最隐秘的心里流程,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因素来论证郭普云的死亡,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一种可能,只是一种虚妄的推测。在这篇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是了无生趣的,他们活着便是与自身固有的弱点与本能进行着不断的较量。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面对一个与自身永远也不合拍的世界。这样想来,悲剧的发生就顺理成章了。
人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人必须面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这是无法挣脱的宿命。而当外在的环境并不能够带给自己幸福感时,人的孤独意识便油然而生。《黑的雪》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孤独者未走出孤独的悲剧故事。主人公李慧泉刑满释放之后回到家里,却发现不仅家里一无所有,身边也没有一个可以听他说话的人。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工作。他试图通过爱情这一纽带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却发现爱着的这个女人是一个骗子。他绝望了,他发现自己与这个世界是那样的陌生,所有的人都与自己没有关系。虽然最后他死于他杀但他的孤独早已根深蒂固,他无法在周围的人群中找到一点温暖和生活下去的理由。他其实早就像一只飘摇不定的小船无法靠岸,于是死亡就成了他无可逃遁的结局。也许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造成的死亡是最让人感到心酸的,但这也是刘恒作品中最具有哲学意味的悲剧。李慧泉那种企图自我拯救的挣扎和绝望的反抗令人震撼,那种内心的绝望与疯狂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这种从宿命的角度去解读青春的人大概也就是刘恒一个人了。在他的眼中,“人的青春就像风中飘舞的雪花,有的落在树上,直到融化,很洁净,因为没有人去践踏它,但是,雪要落在马路中央,就会被碾,踩得又脏又黑”。李慧泉就是被踩得又脏又黑的雪,没有人会去同情这样的雪,这是社会的悲哀,是人类的悲哀。
如果说《虚证》和《黑的雪》是由于外在的环境造成主人公的宿命的结局的话,那么,《苍河白日梦》则在表现人物宿命的结局的同时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蕴。二少爷曹光汉留洋归来,看到了家乡的现实与外界的差距,于是带回来一个洋人技师和一堆生产火柴的机器,这令整个榆镇的人咋舌,回到家里,家人发现他的头上已没有辫子,更是惊骇不已,觉得他大逆不道。然而我们谁都能明白二少爷的用心:他是要让家乡走向现代化,要割断与守旧的文化的联系。然而事实总是让人啼笑皆非,火柴厂不能生产出火柴来,而自己的无能促使了大陆与妻子的私情的建立。所有的事情变得难以理解,而他自己也受到了重重的一击:他企图拯救落后的社会,自己却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他试图隔断与旧文化的渊源,但一切都走向虚无。“耳朵”的叙述一针见血:二少爷是个废人。这是对他启蒙精神的巨大嘲讽。在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中西文化交织的东西,他的悲剧是对其现代性追求的无情的解构。所以故事的结局令人不寒而栗:洋人大路、郑玉楠、二少爷都走向共同的道路:死亡。刘恒笔下人物殊途同归的宿命结局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在刘恒的笔下,生活不是春光明媚,而是阴郁压抑的。生存之重是他永远要表达和关注的主题。他作品中的人物总是被一种绝望无奈的情绪所左右,因而读他的作品你总会不安、焦躁、痛苦。越是品味起来,越觉得作者是如此的深邃与冷静,这也许就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1]刘恒自选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2]胡璟.对人生宿命的解剖与探询——刘恒小说的宿命观[J].小说评论,2003,(4).
[3]刘恒.拳圣后记[J].小说林,2000,(2).
[4]刘恒.拳圣[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