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心目中父母教育的个案研究

2013-08-15石建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儿童孩子教育

石建伟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父母的辛劳在于,不仅赐予孩子生命,还肩负着建立家庭、抚养孩子成长的责任。可是,在父母含辛茹苦抚育中成长的孩子,有时候并不领会父母的爱。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呢?为此,我们对N小学三年级一班学生 “亲情测试”的书面材料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亲情测试”的课堂观察记录与课后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从而得到了该班孩子对于父母教育的看法。

“亲情测试”的内容是这样的:海啸了,只有一艘可容纳五人的小船可以载着大家逃生,请你选出五个最亲的人登上这艘小船。不幸的是,风浪太大,小船面临着沉没的危险,请你从五位亲人中,选择一位跳下去,以减轻小船的负担。要记住:跳下小船就意味着死亡!依次下去,最后只能留下一个人逃生。

一、被孩子“丢弃”的父母类型

孩子们几乎都选择让父母登船逃生。然而,随着情况不断恶劣,很多孩子“狠心”地将父亲或母亲丢了下去。根据孩子们的书面材料,我们把被“丢弃”的父母分为这样几个类型:

第一,使用家庭暴力的父母。这里的家庭暴力,是指父母对孩子身体上使用的暴力。孩子们认为父母 “无缘无故”打他们,有的孩子甚至遭受父母的“混合双打”。S2表示,“想看电视”的时候会被打,作业写错了也会被打。总之,只要父母认为孩子犯了错误,就会用“打”来作为惩罚。

第二,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父母。在孩子们的书面材料中,父母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有3种表现。首先,“不关心”孩子的生活。 如S8所说的“我让爸爸死,因为他很少关心我”。孩子所谓的“不关心”,就如S39所说的“没有用很多时间陪我”;其次,不管孩子的学习。比如,“爸爸手里整天抱着一本书,他从来不管我的学习,对我不理不睬的”;最后,不按时回家。这类父母要么是下班不能按时回家,要么是常年在外奔波,很少回家。比如,“爸爸每天都很晚回家”,“妈妈每个月才回来一次”。

第三,限制孩子自由的父母。在书面材料中,孩子们抱怨父母不让自己玩电脑、看电视、出去玩等。这类父母严格管制孩子,对孩子“追着不放”,如S40所言,“想干的事情不让干,不想干的事情一大堆”。

第四,忽视榜样作用的父母。孩子总会以父母为榜样,但有些父母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孩子面前很少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爸爸每天喝酒”;“妈妈老是把自己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以及“妈妈总规定一个时间又换过一个时间”。父母的坏习惯,致使孩子们“狠心”地“丢弃”了他们。

第五,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只重视成绩的父母,总喜欢以成绩评定孩子的好坏。这种一味的用成绩好坏作为评价标准的父母,也是孩子“丢弃”的对象。S15说:“我妹妹得了作文大奖,妈妈就叫我向她学习。我说:‘她是抄书写的。’妈妈大声说:‘抄也比你好!’”。父母的这种行为,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以上各种教育行为,使孩子对父母由爱生厌。在一项对中美日三国学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中,中国学生无一例外的把父母排除在前十名之外,而在日本和美国,父母则被孩子排在前三名的位置。这一研究也表明了,我国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

二、孩子“丢弃”父母的原因

1.“打”:暴力的伤害

家庭暴力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了,它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家庭不断地上演。即使有各种法律条例保护儿童的权利,家庭暴力似乎还是逍遥法外。家长为什么会对孩子施行暴力?在孩子看来,父母对自己的暴力行为是“无缘无故”的。因为孩子有自己合理的要求,他们只不过“想看电视,想玩电脑”,但这些简单的要求却也被父母暴力制止了。

孩子在成长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方法很多,暴力终究是个很不明智的方法。父母当然可以惩戒孩子,但必须看到,惩戒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亲子关系的质量,而亲子关系的质量又需要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1]或许父母在理解了孩子之后,很多惩戒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孩子真的犯了必须惩罚的错误,父母也不应该使用暴力这种野蛮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不关心”:关爱的缺失

孩子对父母有着特殊的亲密,这种亲密使得他们依恋父母,父母是他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人。但为人父母的责任远不止给子女提供一个居住的场所那么简单。比这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种能体验到的关心与爱。看似不懂亲情的孩子,内心却是如此渴望父母的关爱。

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父母对子女有着天然的关心,以致父母对子女的生存和保护的关怀不需要激发而需要节制[2]。然而,孩子却并不领会这些关心,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感受到的关心,也就是希望父母能多些时间陪伴自己。可是,孩子们渴望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几乎不回来”,或者“每天都很晚回家”,还有的“每个月才回来一次”。

父母的工作太忙了,下班了不能及时回家,甚至根本就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在童年,母亲的存在就代表着安全。[3]当父母不在家时,家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安全、信赖的气氛。[4]因此,对父母来说,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必要的。

3.“不想做的事情一大堆”:自由的缺失

每个人都向往自由,孩子也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我们总是以为,只有学习才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也因此浪费了他们许多时间。事实上,儿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事。在儿童小小的躯体内,有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成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来看待儿童,以至于想控制儿童,为儿童安排好我们认为他们应该做的事。其实,这种控制只不过是表面的。在儿童被压抑的灵魂中,总会有一股冲破牢笼的冲动。可是,儿童是没有地位的,他们微不足道的反叛最终会为一道禁令而终止。所以,很多儿童无法做自己“想干的事情”。

4.“整天喝酒”:榜样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他们发现,原来父母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不守时、整天玩手机、酗酒、推卸责任等,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孩子对父母大失所望。

马卡连柯认为,父母的行为“最具决定性的意义”,“不要认为,只有当您与孩子谈话,或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才在教育孩子。在您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着孩子……如果您在家里很粗暴,或者爱吹牛,或者酗酒,甚至更坏,您侮辱母亲,那么您就不必再考虑教育问题了:您已经在教育您的孩子们了,而且在教坏他们,任何最好的忠告和方法对您都是无济于事的。”(转引自张文质,2009)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但“母本”很重要,范本更重要。[5]

5.“抄也比你好”:尊重的缺失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为人父母者需要尊重孩子的特性。然而,父母却很少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从而压制自己的孩子。在多子女家庭,情况更是如此。其实,这种不顾孩子自身差异的比较,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比如,S15的妹妹在作文中得了大奖,虽然是抄的,妈妈却说“抄也比你好!”毫无疑问,这样的话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在孩子的成长中,一些父母总是喜欢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孙云晓指出,父母的攀比心理就是典型的忽略差别,孩子是不可比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需要去发现,这就是父母难当的原因之一。[6]儿童有自己的特点,父母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三、孩子心中渴望的父母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最初的教育,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它的教育内容也最为广泛。[7]知道如何做父母的人,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在“亲情测试”中,也有一些孩子选择让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生存下来,他们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妈妈天天很疲劳,还要教学生,回家还要教我,并且改作业”(S5);“最后留下的是爸爸,因为我希望他能重新把我们这个家给造出来”(S6);“妈妈是最疼爱我的人”(S22);“妈妈很关心我”(S31);“妈妈想让我有很大成就”(S35)。

从孩子们简单的书面表达中,我们看到孩子选择留下的父母是会花时间陪伴他们、疼爱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形象高大的父母。对比那些被孩子“丢弃”的父母,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孩子们对父母的期望很简单。他们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家里的父母尊重他们、给他们自由、能花时间陪伴他们,这些也许就足够了。李辰(2009)指出,孩子所期望的父母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是家长、老师、朋友三种角色的统一体;要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能扮演不同的角色等。[8]

因此,孩子在心中渴望这样的父母:

与孩子有良好关系的父母。孩子渴望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理解、尊重、关心和疼爱。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9],一旦良好的亲子关系被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也会随之减少,家庭教育也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能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父母。似乎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可是,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忙,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陪伴,他们以为重要的不是陪伴孩子,而是为孩子将来入学筹集“学费”。然而,在父母辛苦忙碌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所以孩子们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孩子渴望每天回家能看到父母温暖的笑脸,渴望父母陪伴自己做作业。

为孩子提供宽松环境的父母。孩子的天性是渴望自由的,但现实却总是把他们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即便在这个空间里,也还有许多不能触碰的规约。父母出于“保护”孩子和自己财产的目的,无时无刻不在压抑孩子。然而,一个成人如此行动,即使可以确信他是充满着激情、爱和对儿童的牺牲精神,他也会无意识地压抑儿童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想干的事情”成了幻想。于是,他们渴望父母对自己少一点限制与约束,给自己一点地位与权力。

给孩子榜样力量的父母。父母的行为示范远比说教重要。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场所,他们亲历的事情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候,孩子讨厌父母,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表现出很多坏习惯。这些不良行为不仅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良好形象,也给孩子造成了不好的示范。孩子只是渴望父母成为好的学习榜样,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讨论

通过对父母教育的分析,我们发现,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存在着极端的成人本位和家长权威的思想。他们严格限制孩子的自由,忽视孩子内心情感需求,甚至使用暴力让孩子屈从。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父母错误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不恰当的父母角色意识造成的。而究其深层原因,则是因为我国亲职教育的缺失。

我们该如何应对亲职教育的缺失?亲职教育是关于如何做父母的教育。美国父母教育倡导者托马·高顿指出,现代父母常因为子女的不良行为而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及对其更高的要求,但问题在于,父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子方法的训练。那么,父母该到哪里去寻求这个“机会和方法”? 学校能否为家长提供这个机会?现在的师范教育,在培养教育孩子的教师同时,是否还可以培养一些教育父母的教师?高等教育机构在把人才送入社会之前,是否可以传授他们一些为人父母的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否少一些对成绩的关注,而多一些促进亲子关系的交流?另外,我们是否可以对准父母多一些要求,恳请他们为未来的孩子负责,在做父母之前先取得做父母的资格?

对父母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为社会的未来做准备。只有做好父母教育工作,才能打破一代一代的父母盲从教育子女的现象,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父母角色意识。

[1]孙云晓.好父母需要拥有海一样的胸怀——孙云晓教育感悟(314—360)[J].少年儿童研究,2012,(5).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5]张文质.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张文质家庭教育讲演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孙云晓.孩子是不可比的——孙云晓教育感悟(381—400) [J].少年儿童研究,2012,(9).

[7]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8]李辰.孩子眼中的“好爸爸、好妈妈”——幼儿视角的父母教育行为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

[9]孙云晓.教育从尊重开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儿童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