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2013-08-15徐洁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全行定价风险管理

徐洁蓉

(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1300)

一、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一)推行管理会计,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商业银行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水平,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西方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作为内部控制的支柱——管理会计体系,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人的行为,给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给控制提供科学的标准并且有助于形成奖优罚劣的机制,使企业充满活力和效率。管理会计系统地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数学方法等,实现快速计算、准确预测、广泛储存、综合分析,以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会计的引进,将更加有效地服务于银行对未来经营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 和考核,是银行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二)推行管理会计,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推行管理会计,通过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投入产出的分析,以实现预期的收益是商业银行当前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能力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决定着商业银行能否产生更高的效益。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通过管理会计中的决策会计、控制会计、责任会计方法的应用,来取得理想的经营效益。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财务指标。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高低,必然影响其自身经营状况。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利于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银行效益的提高和风险控制。通过有效的管理,不仅使商业银行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银行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基础薄弱

1.银行数据信息质量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这一方面是由于数据处理手段的欠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个别基层行为了片面完成总行制定的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各项临近指标,人为操纵有关数据。如为了完成吸存任务,在月末(季末或年末)考核时大量低质量贷款长期滞留在高质量贷款科目中核算;为了完成利润或费用指标,故意积压银行利息报单、少提准备金及少摊销递延资产等。此外,现有信息系统仅能处理日常经营等业务数据这类狭义的信息,对于包括企业文化信息、企业日常行政交流信息等非业务性的数据则无能为力。

2.商业银行业务信息分散,不能满足集中管理的需要

由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各类管理信息数据分别存放于不同的系统或不同的部门之中,这就造成了信息的相对分散、凌乱和割裂,进而造成了信息标准的多样化和不一致性。这一点在信贷数据管理上反映特别明显,统计数据既有会计部门的会计报表数,还有各信贷部门的信贷报表数等。这使得各个部门均分别呈现各自的统计口径数,让信息数据的使用者使用起来相当不便。其中最典型的“信息孤岛”就是客户信息分割。由于银行经营的货币和信用具有同质性,不同银行的差别实际上主要表现在各自的业务流程上,业务流程的优劣成为建立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银行习惯于按活动的相同性或相似性进行分工,形成一个个的职能型群体。这些群体的工作对于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然而,这种分工从客户的需要来看,完整的业务流程被人为地分割开了。

(二)成本与风险管理欠缺

1.现有成本资料和分析手段欠缺

管理会计特别注重对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它以贯穿于经营管理各个活动中的成本、效益分析而著称。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更有其独特的要求。从国外的资料来看,他们十分注重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的赢利能力报告。而赢利是和成本相配比的,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成本资料也要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但我国的银行会计工作流程没有区分上述的成本,难以归集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的成本和费用,也就难以与相应的收益相配比。

2.风险控制不足

风险控制不足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部评估机制不够健全,大都停留在合规检查的范畴内,无法有效识别产品和业务中潜在的风险,也缺乏对未来经营方向的规划。

(三)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定价机制

目前许多资本市场和同业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的商业银行均采用资金的市场利率作为本行资金内部转移价格的基准利率,这种做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资金的实际机会收益与机会成本。但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和同业市场欠发达,同业拆借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分行不能自由地在同业市场上买卖资金,存贷款利率均未市场化,银行不良资产普遍偏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科学的定价机制,很难对客户的风险做出准确判断,更无从评价利率是否合理,能否补偿银行风险溢价。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后,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包括定价原理、定价程序和价格战略等贷款定价管理办法,贷款定价制度不完善。

三、商业银行建立系统管理会计制度对策分析

(一)重视信息管理,建立统一权威的信息管理部门

要有效地解决信息管理分散化和不规范,信息收集不完整、不准确和反馈滞后,有用信息闲置浪费,信息统计重复劳动且口径矛盾,人、财、物资源浪费大等问题,商业银行应在统计计算中心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信息管理职能,成立全行统一、权威的管理信息部门,并把这个部门定位为全行管理信息资源的主体管理部门、数据统计的枢纽中心和重要的咨询调研机构。这个机构应具有以下基本职责:负责全行信息工作的规范、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同意管理;制定全行信息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过程;组织、实施全行各项管理信息的采集、汇总、传输、整理、保存和发布;对全行业务的经营状况进行动态数据监测;异常预警和专项统计分析与预测;负责全行内部企业网站和对外因特网站应用层的建设与管理;搜集宏观经济信息、金融和同业信息、区域经济信息和相关企业信息,并提供分析与预测;负责全行管理信息资源的数据维护、使用权限设定与管理,并履行信息安全保障职能;知道全行管理信息工作并对管理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全行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二)加强风险管理

1.优化风险管理理念

改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核心是采取差别化管理的原则。实现不同客户风险管理的差别化、不同地区风险管理的差别化以及不同业务品种风险的差别化管理。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

(1)调整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2)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应该以一个银行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同时,风险管理政策体系要体现分类管理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原则,针对不同业务和地区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区别对待。

(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科学的决策体系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风险,但可以通过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杜绝“反程序”操作,实现决策水平的提升。

(4)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对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决策过程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并据以调整人员、改进流程、加强管理。

3.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

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是建立先进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通过收集大量和连续的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对客户的风险和市场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合理确定风险防范的措施。

(三)注重成本管理和控制

商业银行要开展本量利分析的应用,就要扭转重经营轻成本的管理理念,重视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并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现有银行会计所提供的成本资料为管理会计所用。目前,比较切合商业银行会计成本控制实际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成本控制法、弹性成本控制法、边际成本控制法和成本指标控制法等。

(四)完善利率市场化下的定价管理

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价管理,要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1)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一般而言,利率水平是由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决定,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为中介,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

(2)建立贷款定价风险规避和损失抵补机制。首先,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贷款定价规避能力;其次,运用和创新避险工具,可以探索运用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贷款定价风险进行规避,创建贷款定价风险隔离机制和工具,树立阻止和控制贷款定价风险蔓延与扩散的有效屏障,防止贷款定价风险的蔓延与扩散。

(3)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机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内控机制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能够反映与本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相关联的所有重大风险的利率风险计量系统。在风险计量方法上,各商业银行也应尽量采用国际银行界的最新计量模型,同时结合本行特性有所创新。

(4)全面考虑客户关系实行差别化定价。根据商业银行定价实践,客户贷款定价要考虑不同行业、区域、贷款品种的风险状况差异,保证贷款经营目标的有效实施,对不同客户体现差别化定价原则。

总之,推行管理会计涉及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参与银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员工,为保障管理会计推行工作的有效和有序,必须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中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

[1]黎代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中国建设银行的分析[J].财会通讯,2006,(5).

[2]郁国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敏.商业银行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程婵娟.商业银行会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吕书良,孟俊辉.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EB/OL].http://www.studa.net/bank/090202/1157377-2.html.2009-02-02.

[6]宋玮.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全行定价风险管理
经验萃取全行各级机构网点竞争力提升实践纪实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全行性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王羲之《十七帖》临习要点解读(四)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三台农商银行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帮爸爸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