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平定地区书院的历史沿革

2013-08-15冯淑瑞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精舍书院

冯淑瑞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200)

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集读书、教书、藏书、刻书、著书于一身。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书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纵观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南方地区书院,北方书院研究较少。平定为山西东部门户,自古为晋冀要道,拥有近八百年的书院历史。漫长的书院历史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而且促进了地区教育文化的兴盛和民俗风情的培植。

一、宋末平定地区书院的萌芽

平定因其地利优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军事上的重要性也使得这里形成了尚武之气。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抑武的文教政策,宋太祖曾立下誓规:“不杀士大夫”,而且“不以言罪人”,非常重视文职官员,并且大开科举之门,为读书人走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较唐末五代而言,北宋读书风气更浓郁。宽松的文教政策使得私人讲学的书院纷纷出现。平定地区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平定最早的书院是由元代中书左丞相吕思诚的祖辈在城西海拔1125.6米的冠山上创办的“冠山精舍”。“冠山精舍”可以说是平定地区书院的雏形,其修建的准确方位已无可考证。明代正德年间湖南提学道陈风梧留下的二首七律诗《修冠山书院记》描述了当时冠山精舍遗址的境况。冠山精舍修建的时间没有史料记载,不过可以大致推测一下,吕思诚生于1293年,既然精舍是他父祖数世读书的地方,大约可以推测是建于北宋宋徽宗年间(1101—1119)。冠山精舍一直延及金代。

二、元代平定地区书院的发展

元代平定地区书院的发展于吕思诚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吕思诚(1293—1357),字仲实,平定人。泰定元年(1324)中进士,历任侍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监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等职,再任国子监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加荣禄大夫,任职期间成绩斐然。吕思诚在他任中书左丞之职时依照元世祖“先儒过化之地,明贤经行之所”立书院令,在冠山精舍旧址修筑书院,俗称吕公书院,并以宰相请赐题额,造燕居殿,设宣圣孔夫子肖像,以颜子与曾子相配祭,另筑会经堂,以及德本、行源斋舍,院藏经籍图书万卷。可见当时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山西境内显赫一时的最大书院。清王世珍《重修崇古冠山书院碑文》:“厥后踵事增华,若邕山书院之在常州,齐山书院之在池州,尼山书院之在曲阜,又较著者。而太原惟冠山书院显于时”。书院设置山长,负责书院事务。清光绪刊《平定州志.学官题名》中,有至正间(1341—1368)陈好谦曾任山长,期间任教的有元代学者萧奭,萧启。吕公书院虽系官办但实际成于吕思诚一人之手,书院建成后一批少年才俊特别是请不起塾师,进不了官学的寒门子弟踏进书院大门,金元时期,平定士人在科举中,中进士者14人,中举人者7人,冠山书院名噪一时。

三、明清时期平定地区书院的兴盛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一些开明官吏和学者开始恢复和重建书院。自此,经历了曲折的书院建设,终于迎来它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平定地区共有三所书院存续期间。宣德十年(1435)学正夏廷器在今天平定圣庙大成殿旧址东侧建立石楼书院,这是一所官办书院,因为相对城南10里的石楼山,故名为石楼书院。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知州吴贤在冠山吕公书院遗址的石洞前构筑正堂,东西做翼室。现遗址不存。名贤书院建立30多年后,明嘉靖九年(1530)在其遗址今冠山夫子圣迹洞左附近,新建高岭书院亦称上书院。高岭书院为平定人孙杰所建。白进撰《初建高龄书院记》碑,记载了这段历史,从碑中记述我们可以得知孙杰,字朝用,号高岭幼年时期就读于冠山,后中进士,出任陕西临洮府知府。在外做官二十余年。回到故乡后,在他幼时读书之地凿夫子洞,并在洞的左边建成高岭书院,聚集了上万卷图书,招才授徒。

清朝的经济,在康熙和乾隆时期得到了发展和繁荣,于此同时清庭对书院也采取了十分积极的态度。康熙年间,中央政府允许各省创建书院,极大推动了书院的发展。清朝时间,平定地区有一所官办的书院和两所私人创办的书院。

官办的书院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由知州王祖庚捐银2683两所建。院址在上城州署西部学院行署,因上城为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旧称榆关,故初取名榆关书院。乾隆三十年(1765)山东文登人平定知州陶易奉礼部咨查各省书院名目,改称嘉山书院,咨部纂入《大清一统志》。乾隆三十三年陶易择地修建讲堂5间,后堂5间为崇贤堂,大门二门各3间,号舍耳房共34间。后为文昌阁,东为东井亭。书院规模初具,又捐增膏火,连前共银4000两,以利息收入作为书院经费。梁国治称其为“千书堂”。“千书堂”是承嘉山书院改扩建而来也是朝廷对书院的控制、鼓励、监办的延续。乾隆五十年学使戴衢亨将“千书堂”改名冠山书院,是清代官办冠山书院名称之始,至书院废止再无更动。地址在今平定师范礼堂附近。

私人所办的书院为槐音书院和崇古书院。槐音书院 兴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落成于道光四年(1824)。工期长达五年之久。书院地址在冠山资福寺东侧,遗址仍存。“槐音书院”有楹联存志:东壁图书储汉魏,西园翰墨染梁栋。联中的“东壁”指玄武七宿之一,《晋书.天文志》有“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的记载。“西园”是汉代“上林苑”的别称,为储存翰墨之处。“槐音书院”敢与“东壁”、“西园”相提并论,足见当时规模之大,储书之多,培养人才之广了。崇古书院 又名崇古冠山书院,为别于城内的官办冠山书院,约定之成的称呼。清代私办。嘉庆十一年(1806)孙裕重新修建,地址在冠山腹部,建筑保存尚为完好。书院座西朝东,靠山临谷,两重院。外院窑洞一眼,为仆役居息之所。内院正面为西窑,共5眼,称“崇古洞”。南窑3眼,额书“广业”。北窑与南窑同,额书“新德”。

四、清末平定地区书院的废止

清朝末年,封建社会已经穷途末路,传统教育也面临着种种危机。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到了清朝末年,舞弊成风。书院官学化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远远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明令废科举兴学堂。平定地区的书院也走完了他的最后历程。1903年平定上城官办冠山书院改成平定中学堂,山长郭士璜为首任堂长。平定近现代教育的序幕由此展开。

平定地区书院从北宋末年的萌芽,元代的壮大和发展到明清时期书院的鼎盛直至清末书院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前后历经漫长的历史。期间的兴衰历程折射着我国历代文教政策的变化也是全省乃至全国书院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整理和挖掘书院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资料,深入研究和思考其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1]王志超.山西书院文化的历史流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肖永明.宋元明清历朝君主与书院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精舍书院
魏晋南北朝佛教精舍类别与形制考略
补山精舍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南书院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由《安持精舍印话》浅析陈巨来的细元朱文篆刻
白鹿洞书院记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中国佛寺布局中心由“佛塔”向“佛殿”转化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