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院校中专科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2013-08-15陈润瑶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专科生人生目标本科生

陈润瑶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一、引言

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本科院校中的专科生,相对于普通本科生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承担的环境压力与内心冲突更加严重,心理压力更加突出,心理问题的表现和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对本科院校的专科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寻找问题的根源,做好心理调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本科院校中专科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及原因

各种研究数据表明,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在心理问题发生率上并无显著差别。但是,在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成因上,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有很大差别。

1.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

自卑是专科学生的主要心理困扰,本科院校中的专科学生自卑心理更加严重。一方面,在本科高校中,本科生的比例往往高于专科生,特别是近年来,本科院校控制专科招生规模,专科生在这类院校中成了“少数群体”。另一方面,本科院校为了完成自身建设目标,在教学和管理中更倾向本科生。在教师的重视程度方面,学校管理的关注度方面,甚至是宿舍等硬件设施的条件方面,专科生都及不上本科生。这些客观上存在的比较,加之在以成绩为衡量标尺的应试教育中,专科生一直被成绩困扰,心里充满严重的失落感和挫败感,导致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对自身评价较低。他们往往不愿主动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在人际交往上,也通常局限在专科生内部,很少和本科生交往。

2.感到茫然,缺乏目标和动力

高中阶段,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高考,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都有明确的安排,学生不用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进入大学后,宽松的环境,目标的缺乏常常让学生感到茫然,不知该为什么奋斗,缺乏前进的动力。本科院校中的专科学生通常是由于成绩或调剂的原因,没有录取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且本科院校中可供选择的专科专业较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强,对未来也没有明晰的规划,缺乏方向感。在这样茫然的状态下,加上本身自我约束力较差,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十分散漫,常常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自我放松。

3.不良情绪反应严重

一方面,多数专科生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无奈之下选择专科,他们对自身专业缺乏兴趣,再对比同校本科专业情况,他们萌生复读的想法,却又担心复读也可能面临失败。因此,在是否复读中备感焦虑、煎熬。此外,专科生大多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在适应大学学习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更感焦虑和压抑。

另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专科学生对未来充满担忧。近年来,高校扩招,研究生、本科生就业都面临困难,专科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且,大部分本科院校对专科的目标定位缺乏针对性,过分趋同本科,重学术,轻技艺,造成本科院校的专科生在学历层次上不如本科生,在实践技能上又不如独立专科学校的专科生。这种形势下,专科生对就业前景十分悲观,常感焦虑。

三、本科院校中专科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对策

1.树立学生对自身和专业的正确认识

专科学生对自身评价较低,对“专科生”身份感到自卑,源于学生对自身和专业的错误认识。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应该使他们认识到“专科”和“本科”本身并无高低之分,两者办学定位不同。专科虽然学历低,但有其自身的优势。专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应该使专科生摒除以“成绩”为衡量标尺的观念,树立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客观的认识自己和他人,悦纳自我,重塑自信。

2.优化课程设置,掌握学习方法

本科院校往往对专科专业的教学理念、管理制度和培养目标趋同于本科,缺乏针对性,导致专科学生的理论学习负担过大,而实践需求却未得到很好的满足。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对专科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增加实践机会,加强技能培训,减轻学习负担,提升就业竞争力。针对专科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情况,应对专科生进行专门的学习方法培训,通过讲座、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自考、专升本等方式,提升学历层次,增强自身竞争力。

3.树立人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专科生的茫然心理源于对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要帮助学生摆脱茫然的状态,首先要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专业做出合理的规划,确立人生目标,为学生找到生活和学习的动力。实现目标需要详尽的行动计划。在学生明确奋斗方向后,还需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将人生目标化整为零,确立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付诸行动,朝着最终目标不断奋斗。

4.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专科生其实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但是由于在本科院校中感到自卑,往往羞于展示自己。因此,应该鼓励专科学生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扩大交际范围,提升自信。同时,要健全专科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专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通过提升整个班级的形象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专科生在学校找到归属感。

5.重视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应高度重视专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专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压力,调整心理不适,提高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讲座、课程、拓展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巧,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1]陈娟,付文武.本科院校中专科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调适[J].科技信息,2008,(35).

[2]孙丽萍,李庆国.高校成教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猜你喜欢

专科生人生目标本科生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医学专科生基层就业状况调查与促进措施
特里的100个疯狂人生目标
100个疯狂的“人生目标”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基于岗位调研加强医学专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类专科生就业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