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重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13-08-15何序哲
何 序 哲
(沈阳大学 政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大学精神是贯穿于大学发展过程始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长时期凝聚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共同性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它是大学独特气质的体现,也是大学历史和大学文化的精髓[1]。从本质上讲,大学精神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其内容可以概括为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和包容精神。由于它是特定“文化体”的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历史积淀和凝聚,大学精神必然具有某种价值观,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功能[2]。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引导与激励价值。大学精神能够以其特有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精神力量引导大学人形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使大学人具有明显区别其他社会组织成员的特有精神气质。
第二,育人与陶冶价值。大学精神自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以长期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大学教育带来无穷的活力,对于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砥砺品德有着隐性教育功能,并能激活和完善大学各学科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三,社会的辐射价值。大学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的一个精神象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它所表现的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和深厚的社会关怀精神会产生社会性、物质性效应,对民族思想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当代大学精神的失落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窘境
1.价值信仰的缺失
社会转型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多数高校陷入人才培养“专门化”漩涡。过分关注基本技能与知识的专业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价值追求、公民责任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培养,直接导致大学精神的日渐失落,大学精神退化危机。大学生责任感降低,大学所固有的理性、道德、智慧、崇高品质难以得到继承与弘扬,其作为社会精神灯塔的引领作用在日益消解。
2.实用主义盛行
在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大学的目的仅仅是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其文化精神和高等教育本质受到了严峻挑战。在实用主义支配下,“知识工厂世俗的目标完全取代了原本大学神圣的目标”,“科学和人文割裂,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分子逐渐被边缘化,这些都使得大学越来越远离它的精神之源,陷入了实用主义的泥潭。”[3]这些折射在大学生身上,导致学生精神追求和主体性的沦落,日益只专注于现实的眼前利益和当前状况。
3.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丧失
大学精神所特有的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批判精神在技术功利主义的主导下,日益淡化。因此,大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开拓创新意识和敢于质疑的品质难以培养,代之以从众的心理、安于现状心态和过分依赖物质生活的态度。
4.社会关怀精神沦落
大学精神的那种浩然之气和对真善美的执著在当代大学生中慢慢消失,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他们的视野中淡化、淡出,代之以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狭隘自守[4]。
重视思想教育、高扬精神旗帜,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优势。传承大学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政治责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融,构成了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人文精神体现为:追求理想,不断完善自身修养;社会关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秉承理性,独立的批判精神;民主开放,对他人的包容态度。科学精神体现为: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不懈追求与探索的精神,维护真理的勇气与意志,实事求是的思维与求证方法等。而上述这些,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养成公民道德、关注社会人生的人文精神;也能够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团结合作、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
遗憾的是,由于大学精神的失落,又反过来使本应在大学精神教育和传承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无比尴尬的窘境。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面临巨大挑战。大学在人的培养中需要承担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三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科技文化知识与能力。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授是最简单的。而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思考,则是高等教育更本质的东西,更多的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地位正在消解。信息技术的飞速壮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修养品德、完善自身的唯一机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心态,也让大学生越来越没有热情和耐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渠道体会大学的特有精神魅力进而传承大学精神。
(3)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到严重轻视。市场经济下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盛行,使得多数大学生重利益,轻思想。活动感兴趣瞄准的是那些有助于他们能够更便捷的就业或对培养自己的操作技术能力有益的教育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敬而远之、心不在焉、甚至不理不睬。
(4)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组织形式作用降低。传统的班会、团会、实践教学、社团活动、校园广播和校园文化这些教育形式与学生日渐疏离,作用微乎其微。
三、大学精神重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重塑大学精神高地、传承大学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解放思想,勇于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大胆创新。
(1)观念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对大学精神理念进行认真反思,要结合实际对本校大学精神进行认真梳理,科学总结,并将其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2)围绕“六度”,创新教学内容、教育载体、教育管理制度。一是精度。就是对大学精神内容总结和提炼必须全面、科学、精炼、准确、到位,揭示出其中的本质、核心、精华,这是创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二是高度。就是强调大学精神教育不是一般性的文化教育和知识传授,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其置于突出地位。三是密度。就是要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育载体、创设教育情境,紧密围绕大学精神这个中心进行。四是维度。即从横向上,要尽可能广地扩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覆盖,形成“广度”;从纵向上,要认真发掘大学精神的当代价值,增加其内涵的“厚度”。五是力度。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思想认识、重视程度、监督检查、社会实践、统一协调等各个方面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六是强度。就是在大学精神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经常,保持一定强度,避免“两层皮”、虎头蛇尾和不了了之。
四、多元集成,探索大学精神培养的长效教育形成机制
要认真研究90后在校大学生的接受特点,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成大学精神教育、大学精神展现、大学精神关怀、大学精神感受和大学精神实践等多元集成的长效大学精神教育形成机制。
(1)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学生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大学精神教育课。首先,加强课程建设。目前,四门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复、知识体系上对大学精神发掘不深,任课教师在教育价值上对大学精神的认识不够。要建设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思政课程体系,并结合本校的历史传统,形成大学精神的校本教材和教学。从体制机制方面确保思政课教学不减分量、不打折扣、不被边缘化,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承大学精神的主渠道。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要敢于解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喜欢思政课,把真理性与教学艺术性结合起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言之成趣。
(2)提升人格魅力,展现大学精神。就是使理论魅力、教学艺术魅力和教师人格魅力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教育说服学生,还要以人格为高度,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影响、吸引学生。以人格养成人格,在师生交往中,展现大学精神,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3)将大学精神融入管理制度建设,体现大学精神关怀。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更注重原则性,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很少顾及学生的差异性、适应性。人文精神融入管理制度,就能够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心理、人格、尊严和价值,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科学精神融入管理制度,就能够注重学生对制度的理解与认同,使管理制度从外在他律走向学生内在自律,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4)形成良好的大学体验,感受大学精神。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全体教师要形成全员育人观念,通过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增强大学生的大学精神体验。同时,重视环境育人,努力营造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塑造,为大学精神体验创造积极的条件和优美的环境。
(5)创新活动载体,践行大学精神。要善于利用校园文化载体推进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校史文化建设,以文化涵养大学生。建设一批体现大学精神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成果,以身临其境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日常文化实践,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创设有新意、有号召力的大学精神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载体,使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觉践行大学精神。
[1] 张春男.浅析大学精神的内涵[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版,2010:23(4):169-172.
[2] 唐耀华.论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及其特点[J].江苏高教,2008(1):89.
[3] 王益宇,汪敏生.大学精神的失落和重建[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8(2):150-153.
[4] 嵇炜,黄治东,陈虎腾.论大学精神的困境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