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人格魅力的价值及其实现
2013-08-15张连军
张连军,潘 敏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青州 262500)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是学生心灵成长的精神导师,人生起步的领航人。教师的人格,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大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视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自己。教师在“镜子”里展现的形象和形象背后深层次的人格魅力才是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能给学生无限的正能量,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一、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内容
“人格”是指人的认知方式、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态度倾向、道德品质等的综合表现,是人的知识、能力、德行、意志、信仰、情感、作风等多因素的共生体,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人格是教师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它是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风格和行为风范,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学术水平等。魅力是指一个人的非权力影响力,是个人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它具有非外力的个人吸引力。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人、征服人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个人能够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力量。它是一种精神气质和精神力量。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认为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12方面的人格魅力[1]:爱心、友善、尊重、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品性、理解、公正、幽默感、对个人的关注、坦率和有方法。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层面:
1.师德要高尚
老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面对成长期的学生,他的言行举止、思想作风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要以精神上的自制力来守护人生境界的高洁,抵御物质世界的诱惑;自如面对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人生的信念。爱心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热爱学生要求的不是对少数学生的爱,而是爱全体学生;友善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友善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感到“亲近”;尊重是建立平等人际交往的基础,没有尊重,就谈不上理解和平等、公正和民主。校园要纯净,教师要高洁,功利和教育本质相悖;教育需要坚守,需要理想,需要引领学生展翅高飞的梦。这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
2.人格要完满
完满人格应该包括:①对人热情,遇事开朗:热情开朗会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从而给对方以亲近感,容易产生亲和力,创造出良好的交流思想的氛围。教师的工作要面对学生。学生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和他们朝夕相处的身边人。周围成人的个性是学生性格形成的软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热情相待,处理问题不冲动、不偏袒、不唯个人偏好、公正客观。这是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亲近教师、敬重教师的前提。②身心轻松,交往愉快:具有感染力,轻松快乐的心境,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学校是个快乐磁场,才能把学生吸引来愉快生活、学习。教师是学校磁场的主要元素,教师群体的轻松愉快心境是构成学校整体和谐愉悦环境的关键。③性情温和,耐心细致:性情温和表现为对人不严厉,不粗暴,善于沟通,善于达成一致,也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长过程中的学生适合这样的人文环境。④积极乐观,蓬勃向上: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学校生活环境的温度计。教师精神振奋,充满阳光和激情,校园充满生机,有一种激发向上的力量,学生才会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3.应充满智慧
教师智慧包括教师的人格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管理智慧,教师的成长智慧。教师要具备这些智慧,首先必须具备“才”和“学”,“才”是才能,教师要有“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2]“学”指的是学问,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精通现代教育理论,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做一位人民教师最起码的条件,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马卡科可曾说过:“不论你多么亲切,你的话说的多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和休息的时候多么可爱,但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轻蔑之外,你永远不会得到什么。”[3]这表明老师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学生才能主动地向教师靠近。学生虚心向教师请教和学习,这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起点。其次,教师还应该睿智,能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的人格、学识、智慧的魅力。现代背景下的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倡导者、示范者和实践者。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观念先进,是智慧型教师应具备的性格。
4.仪表整洁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言行一致,而且要整洁干净,给人愉悦感。如果一个老师不修边幅,会让人觉得轻浮邋遢,不够稳重,学生便很容易对他产生排斥心理。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活泼开朗的性格、整洁的衣着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和谦逊宽容的态度,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爱其师而乐于学,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以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得体、大方,符合教师的身份。黑格尔说:“教师因是学生景仰的偶像,所以应具有丰富完美的人格魅力。”[4]所以老师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综合素养决定着老师人格魅力的形成。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教育价值及实现
孙喜亭教授在《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一书中说:“德育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5]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无处不在:教师的言行、思维方式最能影响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影响他们的言行、观念,甚至人生道路的选择。传授知识是教育最基本的技能,在当今教育中这种知识教育正在不断弱化,生命教育正在不断被强化,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精神品格就成了影响学生的重要元素,野蛮带来的是野蛮,仁爱带来的是仁爱,只有自己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影响周围的人使其心灵更美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互相接触。”[6]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1.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价值
(1)感染熏陶价值。优秀教师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去积极影响和作用于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人格感召力不是依靠棍棒、体罚和严酷的纪律树立的,而是依靠教师的人格品质建构的。教师人格的感染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促使学生自我反省,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自由、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2)示范榜样作用和期望激励价值。人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影响力,是因为它有直接的示范性。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汉代扬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身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立德行、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是学生心中景仰的道德标高,老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从而影响教育学生。
2.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1)学校要营造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良好氛围。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重视教师学历、知识、技能、方法的培养。可以通过专题研讨、组织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师心理测评、网上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形成重视老师人格魅力的氛围。还可以树立教师先进榜样,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和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等等。其次要建设一套科学评价机制。学校可通过上述活动总结出适合学校特点的“教师人格魅力”科学评价机制,包括标准、途径、评价、奖励、实施等。同时,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去功利目的,教育学生不是演戏,绝不能搞双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良好的共鸣,成为他们的榜样。
(2)教师自身要心怀梦想,不断完善并超越自我。对于教师自身而言,首先,教师本人要有提升的要求的愿望。如果只有外在的要求没有内在的需要是没有动力和效果的,只有教师自己意识到老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学习,自觉提升,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其次,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老师应不断学习和积累优良的道德品质优化个性;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入手,自觉加强各方面修养,包括文化、艺术、语言等修养;应该静下心来,要敢于解剖自我、了解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发掘和运用各种资源,丰富自己;要有教育理想并落实到行动中去,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我们教师的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经过长期磨炼,教师必然具备影响学生人生的人格魅力。
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老师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行为与行为的切磋。在教育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提升个人人格魅力“爱其生”,“有其道”,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大价值,培养培育好我们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1] 徐国胜.教师的人格魅力:观《师德启示录》联想[N].中国教育报,2003-10-14(8).
[2] 吴昌顺.同是好教师标准各不同[N].中国教育报,2009-02-19(3).
[3] 方艳.谈教师威信的树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77-78.
[4] 陈彩芬,韦红钢,杨彩玉.现代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5(36):15-16.
[5] 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J].教育研究,1989(6):17.
[6] 郑苏霞.宽容的力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