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施以来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3-08-15钱家珍
姚 韫,钱家珍,祝 颖
(沈阳大学a.文化传媒学院;b.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41)
学生学习方式是关乎学生学习能力、社会人才培养模式和构筑社会人才结构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40中学、辽宁省实验学校和沈阳市第143 中学,选择了200名高中学生和200名初中学生,进行了有关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5%和93%;对有效问卷资料进行了总体转录汇总统计和分层转录汇总统计,以此统计值为依据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总体状态和学生学习方式年级差异。严格地说,以上样本数量和样本分布尚不足以很全面地说明沈阳市中学生学习方式现状,但是,由于中学生群体是一种同质性极高的群体,因此上述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资料的统计值具有统计推论属性,可为我们研究中学生学习方式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一方面,着眼于理念层面,通过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来显示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追求;另一方面,着眼于操作层面,通过学生具体的语文学习行为表现加以说明。同时,针对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导学习理念的转变:从“表层学习”到“元学习”
学习理念可以界定为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美国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莫曼教授非常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首先即是“为什么学”,其次是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1]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源差别较大:①为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7.2%;②为交际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22.9%;③为今后工作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2.4%;④为提升个人素养与受人尊重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34.9%;⑤为爱好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0.8%;⑥其他,占学生样本的1.8%。由此可见,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是不持久的,如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具有相对持续性,如为了兴趣爱好而学习语文。从学习语文的动机看,中学生学习语文都持有明显的目的性,但是由于其目的不同,所以其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Biggs)根据学习动机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即:表层式学习方式(surface approach)、深层式学习方式(deep approach)和成就式学习方式(achieving approach)[2]。我们可以将这三种类型用于说明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动机的关系,即采用表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受外力的要求(如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往往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展开学习(亦称“元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兴趣是其内在的驱动力;采用成就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其学习动力来自对学习成果的期待,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被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成就动机,也可以转变为内在的深层学习动机,关键在于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自主地、主动地学习,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更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本序中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3]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受到爱与美的熏陶,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单一到多样的有效互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要求有着一定差距。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都不会仅仅拘泥于某一种学习方式,往往是对几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但是,他们会更习惯于某种学习方式,并形成某种学习行为的惯性模式,这就显示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类别。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方式做了如下划分: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则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4]。在奥苏伯尔看来,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所以两两组合又构成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机械发现学习和意义发现学习四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从一般性学习过程看,学习者往往经历着记忆学习、理解学习、拓展性学习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因而,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对中学生学习方式调查主要侧重四种类型:以记住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A)、以理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B)、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C)和以拓展知识面为主的学习方式(D)。
“近一年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你注重的学习方式是什么?”问卷资料显示:从平均赋分值水平看,注重A、B、C、D 学习效果的中学生样本总体分别是4.19、4.22、4.14、4.10分。从“注重”比例水平看,“很注重”和“比较注重”A、B、C、D 学习效果的注重比例分别是80.8%、80.8%、78.3%、78.3%,这组数据表明:从平均赋分值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C、D 学习效果都给予明显的注重,这表明学生样本总体已经形成综合运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模式。但是,从“注重”比例分布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学习效果表现出更高的关注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并引导学生向注重C、D 学习方式转化。
在“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更习惯通过哪些渠道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问卷统计资料表明:有44.6%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及“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有21.2%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有20.3%的中学生选择“在阅读课外书籍的学习过程中”,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中”,有4.3%的中学生选择“在观察与写作的实践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和课后复习课本内容的渠道学习,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性学习(当然不排除主动性接受学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近1/4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提升语文素养,这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更习惯于参与其中的探究性学习。还有近1/4的中学生选择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拓展性学习。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中”提升语文素养,这是一种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只有4.3%的中学生重视观察与写作实践能力的价值。这说明,在中学生群体中,尚十分缺乏重视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倾向,这是实践性学习方式不足的表现。语文学习只在记忆、理解上下功夫,尚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实践学习,才能体现出语文学习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忽视实践学习的倾向问题,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中学生差异看,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在拓展性学习方面弱。在实践性学习方式的表现上,前者也弱于后者(初中样本回答为4.0%;高中样本回答为4.6%)。
同样,学习策略的选择行为,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目的及与之相伴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显现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水平。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的基本学习策略是什么?”问卷统计资料显示,有53.2%的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按照教师和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而进行的。虽然这样的选择策略表现出现实的合理性和学习过程的某种合理性,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即学生在跟随性学习(跟课本、跟老师、跟考试等)过程中往往失去主动性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学习行为。
谈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概否定。因为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局限性,学习者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也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即使是面对同一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某种学习方式有所侧重,综合运用。比如语文学科,对于语文的基本常识、语法知识的学习,大多学生会采取以记忆为主的接受式学习;对于文本分析(包括对古诗词的理解、小说意义的阐释等)往往会采取体验、感悟、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写作,则更多依赖于平时的观察与积累,自主的发现式学习。应该正确理解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不能脱离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善于通过自己读(或看)而学,有的则善于通过听而学,还有的愿意通过自己做或说一遍而学。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
在中学生学习实践中,应该提倡主动性学习方式的学习行为。学生以往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忽视学习方法的学习,这是学习过程的很大缺失。学校教育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缺失性问题,这是学校教育很突出性问题,在问卷调查资料中,显示出很少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有关学习方法或学习方式的知识,也显示出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有关学习方式或知识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缺失学习方式的主动引导机制。除此以外,中学教育又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学校教育必须关注与升学考试相关内容的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记住课本知识。这是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中学生的被动性学习状态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改变它也是个渐进的过程,改变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体制及良好的教师队伍。
三、转换教师的教学思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其演变过程往往呈现着明显的个体性,即学习者往往会因个体所经历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并因此形成不同类别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良好的学习方式是在良好的社会引导机制作用下才能形成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场所,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思路,不仅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处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过程中。根据“你现在对学习效果的注重倾向,一直都是这样吗?”问卷统计资料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在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语文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主动性趋势。概括地讲,这种进步趋势是伴随着学龄增加、知识的增加和思维水平的提升而发生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进步趋势是从记忆学习方式向拓展性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从向书本学习的学习方式向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从追求知识向追求能力的转变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新课改的实施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应对自身角色加以重新定位,改变过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促进者,不仅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会创造,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认为课本知识的传授才是教学目的,忽视了有关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教师重视了自己的“教”,却忽视了学生应该如何的“学”。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以权威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凌驾于学生,而应该充分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与学生建立双向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问卷统计资料显示,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学生学习得最好。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适当地使用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配合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还可以设置课堂讨论课,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小组讨论,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相互启发与提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也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过公开表达自己思想的冲动和实现了公开表达自己思想的行为吗?”问卷结果显示:近60%的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表达冲动和表达行为。这意味着,在交流活动中,学生更易在平等与平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表达冲动和表达行为。组织学生小组的研讨活动,更易于激励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当然,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小说续写(写作接龙)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想象力。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一个不断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推进学生主动性学习方式的形成过程也是教育改革不断进步的过程。这种进步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它会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1] 庞维国.当前课改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科学,2003(6):18-22.
[2] Biggs J B,Telfer B.The Process of Learning(Second Edition)[M].Sydney:Prentice Hall of Australia,1987:149.
[3] 爱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丐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4] 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的观点[M].余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5-31.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