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
2013-08-15王卫波
王卫波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作为社会传承文化的民俗,始终处在变迁的过程中。新乡传统民俗文化是当地民众千百年来生活创造和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地民俗生活也必然不断地消长演进,从而促使传统民俗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民俗变迁是民俗功能演进的外化现象,既有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又有抽象潜在的结构调整”[1]。
一、衰减与转化: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与功能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乡当地的一些传统民俗都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内涵,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辉县“六月送羊”习俗,指的是每年农历六月舅舅为外甥“送羊”的风俗。这一习俗来源于当地的一则民间传说。据说古时有一夫妇老年得子,倍加溺爱,不料孩子对父母十分不孝。孩子之舅即把其带在身边,严加管教。一天,孩子因好奇羊羔跪着吃奶乃向舅舅发问。舅舅即以“羊羔跪乳”教育孩子要向小羊那样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子受到教育后幡然醒悟遂对父母百般孝敬。之后舅舅又在农历六月给孩子送只绵羊让其永记此事,不忘孝德。此事传开以后,人们纷纷仿效,六月送羊的风俗就流传下来。开始,人们送的都是真羊,后来就渐渐用“面羊”代替了。所谓“面羊”是用面蒸成的面羊馍,数量为24 个,大中小各8 个。大羊呈站立状,约10 斤。中羊略小,为卧姿,背上驮一小羊。后来,人们除送面羊以外,还增加了面制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饮食礼俗。“六月送羊”这一民俗在辉县当地已经流传200 多年了,并且绵延至新乡的四区八县,一直被当地民众传承者。
该民俗它祟尚“孝道”,是对“少尊长、少敬老、子养老”这一传统道德最朴素的诠释,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然而进入现代社会,这一习俗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六月送羊”所送面羊被其他现代物品(如鸡蛋、牛奶、营养品)所替代;另一方面,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所带来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送羊者原由舅舅送基本都演化为姥姥送了。随着送羊者和所送之物的演变,这一民俗原有的崇尚“孝道”的文化内涵、要求晚辈孝敬父母的教化功能日益衰减,已基本演变为娘家看出嫁闺女的一种礼节性走访活动了。
二、创新与转型:传统民俗文化内容与形式的演变
新乡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在现实文化语境下,传统民俗文化还要适应当下的审美要求和精神需求方不被边缘化和淘汰,这就促使其必须通过创新加强自身文化转型,才能获得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新乡辉县剪纸,据现存资料考证,辉县剪纸艺术产生于明末清初,其剪纸风格古朴典雅,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有戏曲人物、神话传说、花鸟虫鱼、家禽家畜、吉禽瑞兽等多方面的内容,以表现传统民俗为主,原生态元素较多,文化内涵厚重、丰富。如辉县剪纸艺人杨海峰的作品在民俗题材方面非常突出,比如虎头帽、虎头鞋、老镜子、儿童披风等,体现了他对民俗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热爱[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新乡人传统的民俗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另外豫北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生活面貌一新的农民更需要新的艺术形式来满足和表达新的精神需要和诉求。与之相适应,辉县剪纸的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悄发生着变化。以李爱荣为代表的辉县民间剪纸艺术家,首先对剪纸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其作品以表现现代农村的新民俗、新生活为题材,鲜明地突出了其原生态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语境和地方特色。她所创作的《新二十四孝图》等作品受到国内专家和媒体高度的评价。近两年在地方重视加大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剪纸更是作为辉县的名片赋予了开放交流和平爱国的使命。如李爱荣参加2010年北京国粹园文化交流活动,其创作的《吉祥图》被著名歌唱家关牧村收藏。另一幅作品《拽被单》也深受欢迎。特别是2012年她历时两个月又创作出长1.6 米、宽1 米的大型剪纸长卷《生生不息》,献礼国庆。该作品以象征生命的“树”作为主背景,将农民耕种、小鸟育巢、羊羔跪乳、孩童趣耍等张显生命力的艺术元素糅合成图,展示并祝愿伟大祖国和谐幸福、繁荣昌盛、生生不息[3]。
通观辉县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进入到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人感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但另外也要注意,这种创新和转型还比较有限,如何在传统剪纸中融入现代元素,使创作内容更多地为现实生活服务,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风格,让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或许是新乡辉县民间剪纸发展和延续的一条出路。
三、式微与衰落:传统民俗资源的变迁
民俗文化的变迁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一些民俗文化会因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式微和衰落。如获嘉小杨庄木版年画,作为民间木版年画形式,已传承300 多年。其表现题材以神仙符像为主,如三皇圣祖、七十二全神、文武财神、张仙射狗、送子观音等。从中不难看出,杨庄木版年画的功能不仅仅为了观赏或装饰美化,更是为了表达驱邪纳祥、祭祀供奉等实用功能,同时也反映了当地民众驱邪、避灾、求福、庇护、入世等民俗观念,是地方百姓的信仰诉求和感情依托形式。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印刷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电脑的普及,再加上文化的多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木版年画市场萎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能够制作年画的仅有10 余人,而能够做到画、刻、印全套手艺的也仅有1 人,并且年龄已近六旬,后继无人,杨庄年画已成为濒危非物质文化,如不加以保护,将有失传的危险。
再如长垣方里乡吕庄村的五彩皮影戏,因在皮偶上着以红、绿、黄、紫、黑等颜色而得名。据资料记载,长垣五彩皮影戏始于明代末年,至今有300 余年传承的历史。演出内容有神仙道化、历史演义、民俗生活、爱情、伦理等题材,但多为神话戏,如《西游记》、《封神榜》等,多在民间祭祀、庆典、敬神等场合下演出。20 世纪60年代,皮影戏曾一度兴盛,多次参加省、全国皮影戏汇演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并排演《卖箩筐》、《月上柳梢头》、《好媳妇》等现代剧目广受欢迎。进入90年代,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皮影戏逐渐在民间失去生存土壤,加之很多项目失去了市场需求,年轻一代对皮影戏不感兴趣甚至知之甚少。再加上演出市场不景气,皮影艺人纷纷转行,老艺人逐渐谢世或年事已高,这都给皮影戏的传承带来巨大难题。据报道如今在长垣,还掌握皮影所有技术的,只剩下四五个人,年龄最长的吕新哲今年96 岁,而年龄最小的被评为该项目传承人的吕心海也已经67岁了[4]。
综上所述,新乡获嘉小杨庄木版年画、长垣五彩皮影戏等旧有民俗资源在现实文化语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式微衰落的生存状态。但作为民间艺术样式,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不可小觑,如何对其抢救、发掘、保护并使其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能是当下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
四、接纳与化入:传统民俗事象的更新
传统民俗事象的更新,作为外显的形态变化,是最易使人感知民俗变迁的符号群。就新乡当代民俗生活而言,尤其在婚丧嫁娶等习俗方面,呈现出一些显著的变化,体现着民俗的演进与发展。
婚礼作为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是新乡传统民俗文化中变化最为明显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异的不断缩小,受男女平等、多元文化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新乡当地的婚俗至少在观念、仪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观念而言,以往在新乡农村有早婚习俗,如今豫北城乡青年的婚龄都普遍推迟。在20年前,社会舆论总爱把25岁以上的未婚青年称作“大龄青年”或“晚婚青年”。在现在的新乡,青年男女结婚的年龄普遍都在25 岁以上,特别是对于市区中的青年人来讲,30 岁以上的未婚者大有人在。可见,“大龄”、“晚婚”的概念在很多青年人心目中更加淡化。他们不考虑所谓的“婚龄”问题,有的甚至甘愿做“单身贵族”,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或社会目标,这些都反映了社会舆情、婚嫁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更值得关注的是男女婚嫁择偶渐显自主、自立、自尊的个性化特征,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单一婚嫁观念逐渐被人们摒弃,婚恋方式更加自由和多元化,“闪婚”、“裸婚”也正在被相当一部分都市青年所追捧。
就仪式而言,新乡传统意义的婚俗,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整个过程的礼仪程式,充满了繁文缛礼。一对青年男女由相识到结婚至少要经历议婚、相亲、定亲、娶亲、回门等几道大的程序,单是娶亲仪式就有压箱、迎礼、拜堂、撒喜床、宴宾客、看新人、闹洞房七种礼仪。笔者在这里单列传统“撒喜床”这一习俗。新乡当地的“撒喜床”,也叫“撒帐”,是古代“撒帐”习俗的延展,主要指的是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圆等物。新娘坐床上,嫂嫂抓盘中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人随声附和,欢声笑语不断,洞房内洋溢着欢快活泼的气息。撒床时吟唱的歌词和曲调没有严格的规定,有的是因袭老辈人的传统模式,有的是撒床者灵活机动应景唱出,但内容多与祈祥与乞子有关。如广泛流传在豫北农村的一首《撒床歌》曾唱道:“一撒荣华富贵长,二撒金玉堆满房,三撒吉星照洞房,四撒夫妇敬爹娘,五撒五谷丰登景……又撒喜,又撒财,观音送子到府来……”从中不难看出,“撒喜床”不仅是一种活跃洞房气氛,增加喜庆色彩的游戏,更是表达祈祥乞子心愿的一种仪式。只不过现在这种仪式只在少数农村的婚礼上或可见到,但内容和细节也都大大简化,不复浓厚的民俗风味。在市区举办的婚礼上,如“撒喜床”这类传统的婚俗礼仪已让位于突出新人的结婚典礼。传统婚俗的其他礼仪程序在市场经济及西方婚俗的影响下更是趋向简化甚至消解。如今在新乡的四区八县,无论城乡,都热衷于穿婚纱、拍结婚照、结婚录像等,甚至连婚庆策划这样刚在城市兴起没几年的新兴事物也频频出现在了农村的婚礼上,不能不让人感叹民俗旧死新生的汰选速率是如此之大。不管怎样新乡当地婚俗正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走向现代化、文明化,然而随之带来的奢华、攀比、讲求排场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可见“民俗的变迁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公序良俗的建立有助于推进社会的更快发展”[5]。
豫北的丧葬礼俗,传承已久。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所颁布的一系列殡葬法规政策和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等社会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下,新乡当地的丧葬习俗,至少在入葬方式、丧葬消费和丧葬礼仪三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入葬方式来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新乡各市辖区、县级市、县等已基本实现变土葬为火葬——其实质是遗体火化。目前除了在极偏僻的山区依然还在实行土葬之外,遗体火化的方式已被当地民众普遍接受。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新乡各地市郊农村中,虽然已推行遗体火化,但总体上仍不出墓葬的范围。可见,真正实现由传统墓葬到“不留骨灰不占地”的非墓葬式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代新乡丧葬消费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礼品赠送由花圈、日用品转为送钱;出殡时用的哀乐,由传统唢呐吹奏转为现代乐器和放音设备提供等。另外,丧葬礼仪的演进和嬗变也极为显著:报丧吊丧、出殡入葬、服丧期等传统程式和礼仪都大大简化了,甚至省去。如:逝者之女出嫁者要哭回婆家报丧的传统习俗已被电话报丧所代替,吊丧礼节由原来的入殓之前为合礼改变为遗体火化之前为合礼,“服三”“服七”(葬后三日、七日扫坟祭奠)等繁缛的服丧礼节也大大简化。这些都表明,当代新乡的丧葬礼俗更趋向于简省。不过,毋庸讳言,在丧祭风俗演进过程中亦有消极的成分。例如:传统的丧葬观念和陈规陋习又沉渣泛起,有些地方耗巨资修建豪华坟墓,甚至看风水做寿坟,大搞超度、招魂、请棺等迷信活动;特别是在豫北的一些农村中,丧事中所请吹鼓手(俗称响器)由传统唢呐演奏演变为融唱歌、跳舞、表演为一体的大杂烩,而且大多数表演语言粗俗,格调低下,色情味浓,影响极坏,对未成年人更是一种毒害。丧葬习俗演进中的愚昧落后成分也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传统民俗生活的“与时俱进”,是一项复杂的文化过程,把握新乡当地民俗的变迁规律并加以理论的阐发,不仅是地方民俗学科发展的任务,也是当地社会顺利实现平稳过渡和转型的实践要求。
[1]陶思炎.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J].东南大学学报,2002,(3).
[2]雷保杰.论河南辉县民间剪纸的题材和内容表现形式[J].青年文学家,2012,(7).
[3]新乡民间剪纸艺人创作1.6 米剪纸长卷献礼国庆[EB/OL].http://xx.orgcc.com/article/2012/09/2012091436230.shtml.
[4]赵强.长垣皮影戏面临失传,最年轻传承人已近7 旬[N].河南商报,2012-06-11.
[5]李阳.城乡民俗变迁与社会转型关系研究[J].文化学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