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德华·贝拉米小说《回顾》的影响及其研究综述

2013-08-15张广勋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回顾贝拉乌托邦

张广勋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一、爱德华·贝拉米和《回顾》在美国的影响

爱德华·贝拉米1850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契柯皮瀑布小镇(Chicopee Falls),他的先辈是牧师,他父亲是当地一位受人爱戴的浸礼教会牧师,他的母亲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当时的契柯皮瀑布与该地区许多工业小镇一样,到处都是移民家庭,居民工作时间很长,收入很少,且常常有劳资冲突。在贝拉米家住宅的前面就是移民所住的出租房,拥挤破旧,居住条件极其恶劣,这给贝拉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轻的贝拉米进了斯克内克塔迪地方的协和学院,但未毕业。之后又去德国留学,学习法律,取得律师资格,但从未执业。回国后便开始了记者生涯。1871年,他去了纽约,在《纽约晚报》担任编辑,后又转到斯普临菲耳德的《协和报》。做记者的经历使他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回顾》之前,贝拉米已经发表了一些小说,但影响不大。《回顾》的出版让贝拉米蜚声世界,后来又出版了《回顾》的续集《平等》(Equality,1897 年),但影响不大。《回顾》的情节比较简单:小说主人公朱里安·韦斯特是波士顿上流社会的一个年轻人,患有严重的失眠症,一次经过催眠后在其住宅的地下室里沉沉睡去。这一睡,就从1887年睡到了2000年。当他醒来后,发现波士顿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人平等,工作勤奋,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文明有序,既无贪污腐败,也无犯罪和监狱,世界永久和平。不过家庭仍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韦斯特不仅见证了新世界的美好,而且也收获了新世界的爱情。

在贝拉米出版《回顾》之前,美国虽然也曾出版过一些乌托邦小说,但还没有哪一本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而随后,美国涌现了大量的乌托邦文学作品,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马克·吐温的 《亚瑟王朝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佬》(1889),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威廉·迪恩·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的《来自阿尔特路亚的旅行者》(1894)、《穿过针眼》(1907)、 金·坎普·吉列(King Camp Gillette)的《人类的趋势》(The Human Drift,1894)、布拉德福·佩克(Bradford Peck)的 《世界是一座大商场》(The World a Department Store, 1900)杰克·伦敦的《铁蹄》(1907)、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她乡》(1915)等。在19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初之间,一共有150多部乌托邦小说在美国出版,这个数字是“任何其他国家或历史阶段都无法比拟的”。[1]由此形成了美国乌托邦文学的第一次繁荣。

该小说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垄断资本横行,贪污腐败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种族矛盾纠缠交错,而作为一部以文学形式来讨论社会焦虑和政治希望的文本,《回顾》的出现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国家主义”运动。小说出版不到一年,波士顿首先出现了第一个“国家主义”俱乐部,宣扬贝拉米的思想,讨论公用事业国有化问题。随后,相似的俱乐部在华盛顿、芝加哥、纽约纷纷成立,此后十年间,全国27个州中相继出现了165个此类组织。[2]贝拉米本人也担任了《国家主义者》的撰稿人(1888—1891),后来他又创建了《新国家》杂志(1891—1894),甚至推举了一名国家主义者提名参加1891年的总统竞选。[3]在1930年美国经济危机之后,《回顾》对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也有所影响。[4]

二、《回顾》在欧洲的影响

该小说的影响不仅是在美国,而且很快就越出了国界,影响遍及世界。在英国,正是出于该小说所描述的未来社会的不满,威廉·莫里斯因此创作了乌托邦小说 《乌有乡的消息》(1890),而威尔斯的 《时间机器》(1895)和《当睡着醒来》(1899)无疑就是《回顾》的科幻版。在理查德·利罕看来:“这几部小说都是对贝拉米所想象未来的回应。”[5]在俄国,托尔斯泰对该小说大加赞赏,也正是在他的大力推荐下,该小说的俄文版很快出版,虽然第二年沙皇将其列为禁书,但仍然难以阻挡其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从1898到1918年,20年间有7种俄文版的《回顾》出版发行,在德国,《回顾》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至少也有7种德文译本出现,对该书的评论、演说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作品也数量繁多”。[6]

《回顾》这部小说的影响范围也扩大到了城市规划的领域,埃比尼泽·霍华德正是在读完该小说以后,受其影响,才写出城市规划史上的经典之作《明日的田园城市》。由此拉开了世界规划历史上建设田园城市的序幕。[7]在城市规划学家约翰·R·马林(John R Mullin)看来,“《回顾》一书可以说是西方城市规划史所忽视的规划史上的经典文本,随后的城市美化运动,花园城市运动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贝拉米的思想一直都回响在城市规划这一行业中”。[8]在《回顾》(1888)出版一百多年后,该小说1982年又被美国企鹅经典丛书收入并数次重印,可见该小说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由于该小说的影响,研究其人其作的专著和评论自该书出版以后就没有停止过,国外众多学者从文学、政治、社会思想乃至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多角度的阐发。

库玛在其专著中就重点讨论了《回顾》中的社会主义特性,[9]另外也有论者对小说中乌托邦的内在矛盾性做了较为深入的解读,[10]1988 年,在纪念《回顾》出版一百周年之际,Richard Toby Widdicombe出版了《爱德华·贝拉米研究书目提要》(EDWARD BELLAMY: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Secondary Criticism.1988),该书587页,列出条目2275个,可以说是贝拉米研究的重要参考。

三、《回顾》在中国的影响及研究综述

在中国,应该说对该小说的译介我们起步是很早的。在林纾等人于1899年前后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之前,译为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大多出自西方来华传教士之手。但是这些传教士翻译的作品之中,“若以对晚清社会的影响而论,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李提摩太的《回头看记略》相比拟。”[11]该书出版的第三年即被英国来华传教士,也是清政府的国际顾问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 将其编译为中文,从1891年12月起,该小说的中文译本《回头看记略》在上海广学会的 《万国公报》(月刊)上连载,《回头看记略》将节译与编译融为一体,只保留了原作的核心内容,篇幅约为8000言,仅相当于原作的1/20。后来李提摩太将《回头看记略》易名为《百年一觉》,于1894年以单行册的形式再版,《百年一觉》引起了思想开明的中上层官吏和知识分子的关注,[12]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都深受其影响,谭嗣同对该小说颇为赞叹:“千里万里,一家一人,视其家,逆旅也;视其人,同胞也……殆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焉。 ”[13]康有为更是在该书的影响下创作了描绘未来社会理想的《大同书》,他曾直言不讳地说:“美国人所著 《百年一觉》书,是大同的影子。 ”[14]

《回顾》的中文译本不仅影响了晚清社会的政治观念及其变革;而且对清末民初的外国文学翻译以及小说创作都有广泛的影响。在此之前,中国的乌托邦小说如果不能说不存在,但是小说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叙事形态和结构方式是完全与此大不相同的。而作为乌托邦小说的《百年一觉》,其描摹未来理想社会所用的预期叙写的创作手法,让“启发民智”为己任的小说家,看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这一时期以表现未来社会而风行一时的小说之中,诸如梁启超的 《新中国未来记》(1902)、吴汝澄的《痴人说梦》(1904)、李伯元的《冰山雪海》(1906)、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1908)、陆士谔的《新中国》(1910)等,都受到《百年一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自李提摩太的节译本出版后,1898年裘维锷也翻译过该小说,刊载于他本人主编的《中国官音白话报》第7—8期(1898年6月29日)。1904年该小说又被译为《回头看》,连载于《绣像小说》上。译者采取中国章回小说体意译,全书分为十四回,也是个节译本。第四个译本1932年由曾克熙译出,曾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连载,发表时邹韬奋还写了按语,对此书及其作者作了简要评价,196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该小说的全译本。[15]

虽然该小说在国内影响很大,但是国内研究却不多见。王守仁、刘海平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堪称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内容详实,论述清晰,但是对于这一时期的乌托邦文学发展脉络和贝拉米其人其作鲜有提及。另外毛信德所编的《美国小说史》对贝拉米的研究也是付之阙如。在论文方面,贝拉米及其小说《回顾》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以贝拉米或回顾做关键词搜索,相关论文只有6篇。主要是关注于该小说的中译本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的,从文学和文化研究角度加以论述的只有一篇。

最早的一篇是高放发表在 《读书》1981年第3期的文章,他对该小说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价值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贝拉米的《回顾》是“最后一部有重大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16]刘树森和何绍斌的论文都从文学翻译的视角出发,深入论述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所编译的《回顾》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编译策略和译作的特征,讨论了李提摩太译本的影响。尹传红在《中国科技月报》(2001年第5期)中的“科幻时空”这一栏目下,以《乌托邦迷梦》为标题,从科幻小说的角度对该小说又做了简略分析,该文后面还有一篇较为详尽的故事梗概。王秀国的论文则是讨论康有为《大同书》对《回顾》的吸纳及改造,认为在康有为的《大同书》里面可以找到贝拉米虚构的新社会的“影子”。[17]最新的一篇论文是张金凤发表在 《外国文学》2013年第2期的一篇文章,该论文通过解读《回顾》和《无有乡消息》论述了贝拉米与莫里斯对待科技技术进步及机器文明的两种典型态度,这也是国内第一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回顾》进行的解读。

总的来看,国内对于贝拉米的作家作品研究相对滞后,另外,在当前国内外对于乌托邦文学的研究呈现越来越热的局面下,这样一部乌托邦的经典作品在国内学界的默默无名让人惊讶。如果忽视对《回顾》研究,那么我们对西方乌托邦文学的研究也就缺失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的研究也是不完整的,而且这也与《回顾》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很不相称。所以,对于该小说的研究,在国内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回顾》,关注《回归》所带给我们的一个理想的生态城市梦想。

[1] 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三卷)[M].蔡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 Mullin, John R.Edward Bellamy's Ambivalence: Can Utopia Be Urban[J].Utopian Studies,2000,11 (1):51-65.

[3] 李颜伟.美国改革的故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6]Guarneri,Carl J.An American Utopia and Its Global Audiences: TransnationalPerspectiveson Looking Backward[J].Utopian Studies,2008,19(2).

[5] 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M].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 Ray Hutchison.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M].London:Sage,2010.

[8] Mullin, John R.Thoughts on Edward Bellamy as City Planner: The Ordered Art of Geometry [J].Planning History Studies: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merican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Historians, 1997,11(1).

[9] Krishan Kumar.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10] [11]Auerbach, Jonathan.The Nation Organized:Utopian Impotence in Edward Bellamy's Looking Backward[J].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1994,6(1).

[12] 刘树森.李提摩太与《回头看记略》[J].美国研究,1999,(1):122-138.

[13] [14]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何绍斌.从《百年一觉》看晚清传教士的文学译介活动[J].中国比较文学,2008,(4).

[16] 高放.第一本预测 2000 年的书[J].读书,1981,(3).

[17] 王秀国.试析康有为《大同书》对《回顾》的吸纳及改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5,(2).

[18] 爱德华·贝拉米.回顾[M].林天斗,张自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9] 张金凤.爱恨纠缠的机器情结——19世纪西方对技术的追问与乌托邦小说[J].外国文学,2013,(2).

猜你喜欢

回顾贝拉乌托邦
老狗贝拉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四十九条围巾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