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建设与我国新中间阶层的兴起

2013-08-15靳二峰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阶层成员

靳二峰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0)

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1]。十八大报告的这一提法,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中间阶层发展壮大的社会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和壮大将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我国新中间阶层的一般功能

2002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中间粗、两头尖的“橄榄型”结构,这样的结构下,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合理分配,阶层间的利害冲突减少,有利于社会稳定。而新中间阶层正是“橄榄型”社会的中心部分。[2]

就世界范围来看,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中间阶层,约占社会职业/就业人口的30%,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社会结构的主体力量。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具体体现为:(1)市场经济观念的示范和引导。(2)生活方式的示范。(3)创建新的社会价值观。(4)树立新的社会观念。(5)社会利益矛盾的缓冲功能。[3]

二、我国新中间阶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

我国新中间阶层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属于“既得利益阶层”。说起“既得利益阶层”这个名词,很多人就会把它同阻碍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我国新中间阶层,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阶级阶层一样,其积极意义总是远远大于消极作用。正如前文所述,我国新中间阶层成员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阶层的分裂对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所谓“仇富”心态是社会阶层对立的极端和畸形表现。新中间阶层的兴起提供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结构性保障,并正在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培育中间阶层,人人和社会成员都有公平机会栖身于新中间阶层,可以缓和贫富差别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得以实现,既是现代社会防范和控制社会风险的必要机制,也是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安全机制,是不可或缺的精巧的社会稳定器。这就决定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中间阶层能够发挥自身积极作用,扮演改革推动者的主要角色。具体而言,其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1.新中间阶层对中国社会稳定的保证作用。

中国要发展,就需要保持稳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没有稳定的大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有恒产者有恒心”。新社会阶层的存在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使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新社会阶层作为一定数量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其主流阶层意识要求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对其所处社会倾向于积极和正面的评价。在一项关于中国各阶层社会满意度的调查中,新中间阶层成员的积极评价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阶层。如私营企业主选择“很好”的比例(12.6%)高于平均比例(5.7%)一倍,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选择“比较好”的比例(69%)比平均比例(49.8%)高约19个百分点。[4]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作为改革开放受益者的新中间阶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整体上持赞成态度,对我国的政治体制也有着极大的认同感。新中间阶层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坚定支持者。由于作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公务员、办事员也属于新中间阶层,因此,对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有一个较为理性的、全面的认识。

可以预见,在中间阶层占据主流地位的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非理性的干扰,以利于全国上下集中精力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既定目标。新中间阶层追求进步,在政治上也比较温和,他们希望社会平稳发展,比较支持稳健的改良主义道路,即我们所说的渐进式的改革。新中间阶层追求进步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新事物、新现象采取比较开放的、宽容的态度,能使社会即向前发展又不会出现大的震荡。

2.新中间阶层“先富带动后富”的示范作用。

新中间阶层成员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于社会其他成员来说,就会起到一种“先富带动后富”的“先发示范”作用。迈入新中间阶层的人群,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较好的生活水准,使他们的生活方式比一般群众更科学、更文明、更具有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新中间阶层成员的生活方式引导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带动普通民众迈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要想成为新中间阶层的一员,除了经济上的标准之外,还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力支撑。在民众普遍地向中间阶层努力靠拢的过程中,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竞争、效率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先进性质的思想观念,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其他阶层成员,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必要条件,即拥有和谐观念的高素质的人。

三、促进我国新中间阶层壮大的制度设计构想

我国新中间阶层是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当代中国社会内部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是,作为新生事物,新中间阶层壮大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制度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决策层所采取的一系列良好的制度设计,如大力发展公共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等多项措施,都为我国新中间阶层的出现与成长提供了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壮大新中间阶层的制度设计进行完善和改进,具体来说,现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第二,重视税收制度的收入调节作用。

第三,通过打破行业垄断,调整收入分配。

第四,壮大公有制经济,稳步提高工资性收入。

第五,鼓励民众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获得合法收入。

第六,继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总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中间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间阶层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努力扩大我国中间阶层的比重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举措。我国新中间阶层的兴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新华网 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2012-11-19.

[2]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node_5103458.htm,2007-06-29.

[3] 陈冠任,易扬.中国中产者调查[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378-384.

[4]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9.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阶层成员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