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意义、困境及对策思考
2013-08-15季春芳余京华
季春芳 余京华
(巢湖学院思政部,安徽 巢湖 238000)
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指出:“广泛开展各类学雷锋主体实践活动。”《决定》和《意见》为我们思考和研究大学生党员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本文将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意义与困境的思考,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问题提出对策性的分析。
1 当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骨干,在大学生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典范,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作为党的青年一代与大学生群体中先进性的集中代表,大学生党员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意义重大。
1.1 雷锋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曾出现过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反映时代特色的思想,雷锋精神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运而生并镌刻着时代印迹的宝贵思想财富。
在当代,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先进思想和优秀品格的象征,是中国大学生们所必须要学习并内化的高尚情操。雷锋精神所包含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要大力倡导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时代要求。这种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代表了中国青年成长进步的正确方向,与我们大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1]
1.2 学习雷锋是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重要表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雷锋精神“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2]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见贤思齐、奋勇前行。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学习践行雷锋精神,需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雷锋精神,当代大学生党员既要在理论上加强学习,也要在实践上亲自躬行。学习雷锋,就需要像雷锋那样,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像雷锋那样,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像雷锋那样,党把青年同志们放在哪里,青年同志就要在哪里闪闪发光。当代大学生党员,不仅要发扬“钉子”精神,刻苦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也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与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其以良好的形象带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实现新形势下党在青年学生中的领导力。
1.3 学习雷锋是大学生党组织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十八大报告从八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要理论,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党的生命力所系、力量所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确保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根本要求。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主要内容、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在主要内容上,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精神动力与力量之源;在价值取向上,雷锋精神完美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体现的是价值取向的人民性,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价值取向一致。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是大学生中的骨干,是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大学生党员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雷锋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生党员必须积极弘扬雷锋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
2 当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困境
雷锋精神,对于丰富大学生党员榜样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现实活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难题,面临着多重困境。
2.1 不能全面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力量。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现实挑战,大学生党员要努力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就必须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本质,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并持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时代,雷锋精神也展现了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在: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鲜明的集体主义情感、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自觉的勤俭节约意识,以及学习上勤奋、工作上钻研、政治上上进等励志精神,内容广泛,涵义深刻。然而,当前不少大学生党员仅仅把学雷锋理解为帮助困难者和为社会做好事等具体活动,甚至是将雷锋精神片面地理解为带有一定悲情色彩的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思想。在新时期,只有全面认识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时代特征,才能为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带来正能量,为推进学雷锋常态化奠定坚实基础。
2.2 学习雷锋的方式简单陈旧,活动流于形式
“学习雷锋,要有一定的活动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实质。”[3]这是60年代以来学习雷锋活动的经验总结,也是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雷锋精神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复兴雷锋精神,如何让雷锋精神的不同层面,如共产主义精神、乐于助人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以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近年来,不少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学习雷锋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追求形式上的效应,却忽视了内涵上的深入。学雷锋变成了在某个特定的时段里开展的活动,有广度无深度,只学雷锋做事,不学雷锋做人;有实践无理论,不能抓住根本领会实质,没有注重在学雷锋的具体事件当中解决自己的人生观问题,更无法实现由自发到自觉的跨越。少数高校学生党员的学雷锋活动仍停留在“运动式”的阶段,简单地将雷锋精神与做好事、志愿者服务等同起来,方式简单陈旧,活动流于形式,甚至给人们带来些许困惑与反感。如何在传承雷锋精神的过程中赋予其更加鲜活的时代气息,避免形式化和平庸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期要更好的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就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多维度拓展学习雷锋的思路,全方位丰富学习雷锋的形式。
2.3 缺乏相应的保障与评价机制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活动仍然出现了“三月里来四月里走”的现象,不少学习雷锋的活动流于形式、难以持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保障与评价机制。
一方面,目前高校对于学习雷锋的活动,如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爱心公益等良好道德行为仍缺乏激励机制,少数学雷锋做好事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积极正面的舆论评价,甚至出现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如因为助人为乐而遭受不白之冤等现象,虽属个别案例,但高校人群密集度大,消息传播率高,极易造成不良影响,挫伤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情。另一方面,高校对于不道德行为也缺乏强有力的监管,部分大学生入党前表现积极,带头学雷锋树标杆,但入党后出现了慵、懒、散的现象,不仅没有积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甚至行为失范,破坏了大学生党员的整体形象。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入党前的选拔考察以及入党后的培养监管力度,建立一套严格的程序和量化考察标准,褒奖优秀先进事迹,惩戒道德失范行为,使高校学生党员努力目标具体化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工作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进而在制度层面保障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3 当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对策
当前,社会环境、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弘扬雷锋精神,也应当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新的视角、确立新的思路,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丰富学习雷锋活动的内容形式与载体手段。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存在的客观问题与现实困境,高校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提出科学对策。
3.1 加强理论引导
首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推动学雷锋大众化、常态化、机制化的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重要使命。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意见》,把雷锋精神融入公共政治课的全过程,推进雷锋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具体教学中,要积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提高大学生党员预备人群的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将雷锋精神内化为大学生党员的高尚品格,促进大学生党员在思想境界上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高校大学生党建中心应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各种活动为契机,通过党课、党员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雷锋精神的宣传力度,扎扎实实的将雷锋精神与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学习雷锋的活动既能调动大学生党员学习先进的积极性,增强集体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也能发挥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是加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的有效载体。
3.2 创新实践途径
首先,营造良好氛围,塑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其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往往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在推动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活动中,营造浓郁的学习雷锋的校园文化氛围至关重要。高校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雷锋精神的内涵、本质及时代精神的解读与宣传,通过创造浓厚的学习雷锋校园文化氛围使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的血脉。
其次,树立学习雷锋的典型,发挥模范榜样的作用。树立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先进典型人物,有利于在高校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更多学生党员确立学习雷锋的正确价值观,为广大高校学生党员以及党的预备人群提供学习雷锋的精神动力。高校应大力宣传来自生活中有血有肉、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模范人物,坚持用身边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让大学生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
再次,开拓学习雷锋的思路,丰富学习雷锋的形式。学习雷锋活动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高校应多开展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教育,使学雷锋活动更加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其一,高校可利用宣传栏举办雷锋事迹展览,结合地方特色创建学雷锋活动基地,通过校园社团活动进行学雷锋活动的宣讲等。其二,高校应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广大大学生党员弘扬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是党的青年队伍接受教育、经受锻炼、树立为人民服务信念的重要实践平台。其三,高校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建设弘扬雷锋精神的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QQ空间等,扩大学雷锋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学雷锋活动更加多样化、具体化、生活化。
3.3 建立保障与评价机制
首先,高校应加强对于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组织和领导,强化保障体系,发挥各部门各团体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齐抓共管,凝聚合力,提高学习雷锋活动的实效性。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应在高校学生党总支以及各级组织的统一领导、积极倡导和具体指导下进行,将其纳入创先争优的各项活动当中,促进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体制的建立健全,并使之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
其次,制定完善考评措施,完善量化考核体系。高校应建立一个科学的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精神的评价体系,将学习雷锋活动当作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定期考评,并适时的完善调整考核内容,使整个评价过程快速、全面、准确。同时,要适应时代发展和育人需求,改进和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内容、载体和形式,确保学雷锋活动坚持不懈、常抓常新。
再次,制定保护学雷锋先进人物的政策,大力宣传他们的高尚风范和优良品格,不能让学雷锋典型吃亏,用制度托起助人的美德,使学雷锋做好事不再成为高尚者的负担,关心和爱护学习雷锋的典型任务,让其真正得到大家的尊重并感到温暖、感到关怀,以此激发大学生党员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加强大学生党员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式与手段,高校应高度重视推动学习雷锋的常态化、机制化,在面临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客观困境时,努力以创新精神探索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新形式、新途径,积极提出有效对策,科学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
[1]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三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3-03-0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3]江泽民.接见“雷锋团”的讲话[J].求是,19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