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孝”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3-08-15柳彩娟吴其顺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孔子

柳彩娟 吴其顺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孝,乃中国文化之精髓,在儒家学说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孝既是一种人类的自然情感体现,也是一种约束个体行为的标准,更是塑造德行的重要标准。孔子是先秦以来第一个全面阐释孝的儒学大师。孔子将孝与仁和礼并提,并进一步与仁政德治联系起来,大大扩大了孝的内涵。针对当时“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的社会现状,孔子为建立“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这样一种和乐大同社会,对孝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1 问孝:孔子对孝回答

孝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人类精神家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孝?孔子的弟子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都向孔子问了同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孝?而孔子的回答每次都有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又觉得孟懿子没有达到不违背于礼的要求,进而提出了孝的具体标准:“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当时,鲁国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僭越礼仪引起孔子极为不满 ,因此,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1]

孔子认为,事亲当有始有终,不管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还是父母离世,都始终如一的用礼的标准来侍奉父母,生死葬祭,都要求怀着一颗尊亲之心,只有如此,才真正做到了基本的孝。孟懿子越礼乱政,孔子却提出侍奉父母无违礼之道,可见,孔子希冀以孝亲为基点,达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为政》)这样一种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事亲的基本要求还体现在关切父母之健康。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书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1]这里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做爹娘的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另一种是子女唯恐父母生病,我们可以理解为儿女担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在此,不论哪种说法,都有道理所在,孔子要告诉人们的孝,对于今天的启示是,更应时时关注父母的身体,人之欲孝其亲,而亲已不在是悲痛的。而对父母身体健康的实施挂虑,才会使父母更好的保重身体,安享晚年。

对父母身体健康的担忧关注,在孝的层面上,应该说是最基本的了。而更高层次的孝,是从精神层面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养,谓饮食供奉也。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胡氏曰:“世俗事亲,能养足矣。狎恩恃爱,而不知其渐流于不敬,则非小失也。子游圣门高弟,未必至此,圣人直恐其爱输于敬,故以是深警发之也。”[1]据此可知,孝,不仅是给父母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让父母精神心理感到富足。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孝。

由关注父母饮食与身体的养亲事亲过渡到关注父母的精神心理健康的尊亲敬亲,这无疑是孔子使孝的内容有了质的飞跃。

如何做到尊亲敬亲呢?孔子在子夏问孝时给出了精彩的回应。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朱熹对这句话注曰:“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1]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只提供饮食,却无和悦之色,怎可称之为孝?孔子的反问令人深思。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只有心存敬意,在侍奉父母时心才会欢欢然,表现在外表才是和悦的脸色。

为什么不同的人问孝,孔子有不同的回答呢?程子曰:“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1]孔子之所以对孝进行了不同的诠释,正是因为其资质有高有低,而在行孝方面偏颇有所不同,因此孝的方式也不同。虽然孔子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人问孝有不同的回答,但孝的本质却不难得出,那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

孔子上述一系列对何为孝的回答,使如何事亲行孝形成了全新架构,开辟了由养亲到敬亲尊亲的先河。

2 孝忠:孝治天下

孔子倡导孝道,推崇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观念。在当时父系社会中,往往将最高统治者一国之君视为一国之父,根据推己及人的原则,在家孝敬父母,于国忠于君主也就有了现实的依据。在齐景公问政孔子时,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朱熹认为孔子这句话是“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1]在家为孝子的家庭孝亲伦理被孔子转化为在国为忠臣的政治治国理念。这与《大学》中“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的治国思想不谋而合。在这里,孔子首次对为子之道与为父之道、为臣之道与为君之道做了双向的规定,也就是说父慈与子孝、君仁与臣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孔子便将孝与忠提升到理性的孝忠维度,打破了当时存在愚孝与愚忠的蒙昧思想。

孝是人类的自然情感,忠则是社会化的伦理道德要求。孔子说:“孝慈,则忠。”(《为政》)就是孝顺父母,对人民慈爱,那么人民就会忠于自己。这样,孔子就将孝这种自然的情感与人文化的情感忠进行了合理的沟通。移孝作忠来为政治服务便成为现实的可能。为进一步证明孝能够有效治理天下,孔子引了《尚书》上的一句话来说明。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为政》)就是说如果能够孝于亲,友爱兄弟,又能够推广此心,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就有助于把国家治理好。

子女孝敬父母与父母对孩子的慈爱是家庭和谐的基础,而忠诚的臣子与仁德的君主是国家和谐的根本。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单位所组成,整个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一个个家庭的和谐,而社会的和谐也为家庭和谐保驾护航。“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的说法虽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换个角度讲,孝子体现的精神是子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感,忠臣体现的是臣子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只有对小家有责任感的人才会对国家有责任感。孟子继承孔子孝的思想,将孝悌纳入义的范畴。孟子见梁惠王,提出如何施行仁政的主张:“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君主实行仁政,那么人民就会尽力做好农事,并在闲暇时修习孝悌忠信等礼义,在家里就能做到孝敬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在外面也能够尊敬比自己年长的人,这样的人民能够尊敬亲近君主并乐于为其效忠。孝悌忠信成为规范人民德行的普遍化社会伦理,君主施行仁政主张,做到亲政爱民,这样,人民也愿意修习孝悌忠信等礼义,并内化为自身的德性所在。孟子将孔子孝的思想进一步推向了人文化的维度,并认为是推行王道的助推器。因此,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在天下一家的宗法制社会,孝忠一体的思想是传统的,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孝忠思想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孝是家庭美德必不可少的部分,忠是职业道德必不可缺的操守,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孔子孝的思想为道德建设指引了方向,把孝敬父母兄长之情发展到爱他人的层次,只有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和谐社会的乐章才会奏出更美好的旋律。

3 仁爱:探究孝的真谛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而孔子建立仁学的思想体系是以孝为社会基础的。孔子的学生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孝弟是仁的根本,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由此可见,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为“仁”,而“孝”作为“仁”之根本,是“仁”的逻辑起点,而“仁”是“孝”的最终价值目标。孔子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由孝、悌而至“亲仁”,从而使“仁学”建于现实的人伦基础之上。由此可以看出,孝是一个人怀有一颗“仁心”的根本,亲亲而仁民正是孔子所为之努力的目标。

孝为仁之根本,而要探究孝的真谛,我们必须探究“仁”的内涵。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虽然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并不是说“爱人”就是爱所有人,而是有着阶级的局限性,但其进步意义仍然值得肯定,在这里,孔子强调了“人”的重要地位,而颠覆了当时巫术图腾时代鬼神被尊为贵的传统观念。当然,若孔子直接讲“尊人”,当时的人们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观点的,孔子为了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首先提出“孝”的观点。这通过孔子与宰我的一段对话可以知晓。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虽然从今天的观点看孔子守“三年之孝”确实是有碍于生产发展,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孔子的用心良苦:首先,孩子出生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父母去世三年哀思怀念也是情理之中。其次,三年对父母的怀念与祭奠从某种程度上讲,便代替了对鬼神的祭祀,这就从当时的尊神敬鬼自然过渡到尊人。第三,也是最核心的一点便是孔子提出不孝是不仁的表现,孝自己的父母是“仁”的根本,要成为“仁者”,首先就应该爱自己的父母,若已逝的父母都不被怀念祭奠,那所祭奠的鬼神更是虚诞之事。

按孔子之见,服丧作为孝的形式,本身即是仁道的表现,既然三年之丧以人的自然情感为内在根据,那么,以孝悌为本的仁道原则,也就相应地合乎人的心理情感的自然要求,而并不表现为一种人为的强制。[2]孔子强调孝悌是仁之本,其真正的目的是将血缘关系这样一种自然情感深化为社会普遍的伦理道德,这样,“泛爱众”这样一种仁道的施展便是一种合乎规范的逻辑了。

孔子认为“孝”是 “仁”的根本,而 “仁”也反过来指导“孝”的方式。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在这里可以看到孔子的行仁之方,心中有“仁”的种子,处事也会谦恭,也能够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家无怨,家才会安宁和谐,做子女的不抱怨父母,亦不在父母面前抱怨他人和社会,这是行“孝”的基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这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很少有触犯上级的,也很少造反。君子最重视事情的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也就随之产生。为什么为人孝悌就鲜有犯上作乱呢?为什么孝悌是仁的根本?这与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社会有关。西周时期发展比较完善的宗法制在春秋时期依然存在,在这种制度下,权利的分配是嫡长子继承制,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孝悌的作用显而易见是非常重要的。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这句话的大意是在上位的人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亲族,那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不难看出,孔子寄望于顺导“孝”这样一种自然情感升华出社会化的仁道普及。观其孔子一生,他致力打造的,便是一个“仁爱”世界。而这样一个“仁爱”世界是以“孝”为根基的。

4 孔子“孝”的当代价值

孔子“孝”的思想从先秦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带给这个社会以思考和启迪。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孔子孝的思想对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首先,父慈子孝是建立和谐家庭的根本所在。当今社会,家庭暴力事件屡屡曝光,婆媳不睦现象层出不穷,离婚率节节攀升,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存在心理障碍……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不和谐的漩涡中。父慈子孝代表的是一种家庭责任感,引导人们注重亲情爱情,形成家庭和睦、老有所依、少有所教的良好家庭氛围。其次,孔子将孝与忠合理的结合在一起,由孝敬父母兄长延伸至忠于国家,由爱自己的家人扩大到爱他人、爱自然、爱国家。另外,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将“孝”纳入“仁”的体系中,体现了“仁者爱人”的人文关怀,孝这一基本的家庭伦理由此扩大到整个社会领域,激发了不计其数具有博爱精神的中华儿女。

随着历史的发展,孔子“孝”的思想内容逐渐丰富,行孝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孔子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他这样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在这里,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也就是让老人在生活中安其身,在心理上安其心。父母渐渐老去,而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真的很少,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忧。”(《里仁》)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1]就是说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只要父母还在,就是儿女的福分。天下儿女心,就是在这个时候,想一想父母之年,以及在有限的岁月中,我们还来得及做什么,那么一切都有可能。身为人子,要时刻抱着感恩的心,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生命有期,父母安在,尽孝勿迟!“常回家看看”——这不正是孔子“孝”的思想穿过历史的长河,在当代的体现吗?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杨国荣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孔子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爱书
孔子的一生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孔子曰”之孔子的悲惨童年
孔子在哪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