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在语言新词新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框填式流行语为例

2013-08-15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新语模因新词

(内蒙古民族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词汇是必可不少的一部分内容。根据重要程度,词汇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词汇系统的核心,有着稳固性、全面常用性和能产性的特点。而一般词汇指的是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新语、古语词、外来语、行业用语、方言俚语等,有着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的特点。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会在一般词汇系统中得到反映,首当其冲的就是新词新语。而这方面的语言教学研究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较薄弱的状态,因此,一方面源于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学生喜欢接受和运用新鲜事物的心理,语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中不断涌现出的新词新语。

一、模因论

“模因”(meme)第一次出现在Richi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被定义为“被模仿的东西”,它仿照基因(gene)一词而生。对于模因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释义,Dawkins将其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1];Blackmore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无论哪一种解读,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即模因既是一个复制的因子,又是一个模仿的单位。这种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模因论”,它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Blackmore还认为“语言的作用就在于传播模因”,即,语言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得益于历代使用者不间断地模仿、复制与传播。如果语言不再被人所模仿和传播,那么它也必将穷途末路。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模因必须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复制功能强大、且必须能够被精确地加以复制。语言被模仿并可能发生变异,其实就是语言的运用在践行这种模因的特质。因此,模因论也为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

二、框填式流行语

流行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时就形成了流行语。[2]流行语可以以任何语言单位或项目为载体,如一个词语、一个句式,甚至是一种字形和一种语调,不过它们都因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而成为风靡于一时的语言。首先,社会环境赋予了这种流行语一定的涵义或内涵,这种涵义或内涵虽然有着可以进行理性分析的逻辑意义,却都又无一例外地具有着逻辑意义之外的特定意义成分,如它或者因为宣泄了该阶段公众久受压抑的社会情绪,表达了他们的当下处境以及面对这些处境时的群体感受,或者因为共鸣了他们深层的心理需求,唤醒了他们潜在的精神期盼,明确了他们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等等而被人们所热衷[3]。其次,语言构式迎合了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象,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学生更是喜欢口口相传、争相模仿,这也为语言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框填式流行语是在语录流行语的基础上,经过框架提取和语言填充后形成的流行话语,它以编码了某种话语关系的话语框架为流行载体,通过在框架空位处充填与特定谚语场景相适应的词语而得以流行。随着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框填式流行语呈现出与词语流行语不同的泛化方式[4]。如:“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国好声音”等等,这些曾经流行的框填式流行语是最近几年流行的语言模式中的一部分,它们在所有流行语言中占据着语言优先的使用倾向,因为及时性、新颖性、流行性使得它们具有了无法抗拒的使用及衍生变异的魅力,所以,学生也乐于争相模仿、使用、推演。如上面的例子就经常会变异为“台湾,祖国喊你回家吃饭”、“电影评奖,产业链喊你回来干活”;“不要迷恋房,房只是个传说”、“不要迷恋我,我只是个声音”;“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电视剧”、“那些年,我们一起理过的发型”;“中国好霸王”、“中国好作业”等等。当这样的变异句子频繁出现的时候,人们渐渐地在句式中提取了其衍生的框架,这框架中有常项也有变项:如“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中常项就是“喊你”,变项就是“贾君鹏”“你妈”“回家”,因此,我们将其句式写为“××,××喊你××”这样的可填充的框架。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喊你××”这类表达就如被模仿复制的框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填充着不同的词语,来表达适应一定语境的意义。而这种句式就是一种模因,带着其自身可以复制和传播的优势逐渐成为语言的强势模因,让更多的宿主模仿和使用,从而成就了它的能产性,也就成了流行语。

三、模因论在框填式流行语教学中的运用

流行语宿主生力军是大学生。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网络及社会,再加之追逐流行和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得他们运用一些流行语尤其是框填式流行语更是“技高一筹”,而高校的语言教学就有着一项对新词新语现象的教学任务,那么把握这些新词新语有什么意义呢?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上不断涌现的新词新语呢?笔者以模因论为教学切入点,以框填式流行语为例作初步的尝试。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新词新语的流行不是凭空出现、一蹴而就的,语式模因的逐渐形成是社会文化进化的产物。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源动力,社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语言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新词新语的出现能否成为流行虽然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但是新词新语之所以能发展成为流行语,源于它的出现和流行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流行演变过程中,语言的模因便会逐渐积累和形成,从而达到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的复制传递过程,过于频繁的传递,则成为流行语。以框填式流行语为例,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句流行语之所以能流行,是源于台湾作家九把刀的自传体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片名,这部影片一经上映便吸引了很多观众前去观看,从而使得这部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名噪一时,它的片名也一时风头无两。逐渐地,这种流行语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的形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随后逐渐推演变异出各种语句。如“那些年,我们一起理过的发型”、“那些年,我们一起亏过的理财”等等。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当某种词语或句式出现后,在它引致别人去复制它或别人对它重复传播前,它还不是模因,如框填式流行语都是在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事件中有了滋生、发芽的土壤,而后随着大众关注度的提高,才具有了传播的可能性。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新词新语中能够成为强势模因必备的特征。模因能够不断地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原因是其自我复制能力比较强。它们在自我复制的竞争中获胜,这些成功的模因就是强势模因。它们都必须具有三个特征: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将强势模因分为两类:内容上的强势模因和形式上的强势模因。[5]前一个指的是在某一国家、社区或团体内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模式、行为标准和风俗习惯等;后一个主要指的是表现型模因,即相同语言形式嵌入不同信息内容而予以复制传播的模因。这种类型的模因采用大致相同的表现形式,但可以按照各自的表达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它属于同构异义式的语言模因,对应在句式教学中,可以表现为句式的仿写。而新词新语中表现最典型的就是框填式流行语。它们都是在经过精炼、提炼后保留其精华的一个概念框架,它可以使宿主们在瞬间毫不费力地理解其框架的内涵并激起反复运用的欲望,正如Heath所说:某些模因经常被选择和被记忆是因为它们能够激起人们共有的情感反应[6]。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文本中的语料,归纳新词新语模因的模因,总结构成规律,然后结合语境通过横向嫁接生成自身的句式模因复合体,从而有效地提高语言表现力。

最后,通过这种推演式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思维开放性和逻辑严密性的同时,探求新词新语运用的社会心理特征。汉语是兼容性极强的一种语言,在通过模因不断地复制传播的过程中,教师要不仅向学生解读这种强势模因的严密性,而且也要讲解这种模因不断创造出新句子的开放性。大众的趋同心理使得人们乐于去复制这些模因因子,以期通过模因复制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出大量新奇怪异的句子。总之,这是与日常使用的“循规蹈矩”的词语既相同又不同的特殊的一类。

[1]Richard Dawkins.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刘大为.组合流行语考察[J].汉语学习,1995(2).

[3]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J].当代修辞学,2010(2).

[4]俞燕仇立颖.框填式流行语何以如此流行[J].修辞与学习,2009(6).

[5]庄美英.广告口号中的强势模因——语言的语用与模因分析[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6]Health,C.Emotional Selection Mem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2001(6).

猜你喜欢

新语模因新词
学林新语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贺年新语
新语初绽
Research on Micro-blog New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SVM
解读习近平两会新语之“语”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