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河南省会展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河南省

李 霞

浅析河南省会展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李 霞

会展经济在全球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其对会展人才的爆炸性需求,会展教育因此引起了高校、业界以及行业的重视。相较于我国会展业的繁荣,会展旅游教育的发展无法与之相适应,存在滞后性。在此行业背景和教育背景下,通过调查分析河南省会展人才教育现状,归纳总结了会展人才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日后河南省会展人才培养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会展人才;会展人才需求;会展人才培养;高校会展人才教育

李霞/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助教(河南郑州 450009)。

一、引言

会展经济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以郑州为代表的河南省会展市场强势发展,在中部会展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会展市场的发展,必然增加对会展人才的需求,会展教育因此引起了高校、业界以及行业的重视。基于这种背景,通过调查分析河南省会展人才教育现状,归纳总结了会展人才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日后河南省会展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河南省会展人才的现状和面临的社会需求

(一)河南省会展人才现状

1.河南省高素质的会展业人才和会展公司缺口大。会展产业犹如一座“金字塔”,最顶层是组展商,也就是展览策划公司,这个层次在产业链上数量最少;第二层是展览搭建公司、物流运输公司,这个层次的数量远远多于组展商,一个展会往往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展装公司和物流运输公司为参展商搭建展台;而在“金字塔”塔底的则是成千上万的参展企业。面对庞大的参展商市场,我省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和会展策划公司缺口很大。

2.河南会展业中分工与协作水平不高。会展的成功举办必然与会展核心人才、会展业辅助性人才以及会展业支持型人才的通力协作密切相关,由于河南省会展业发展还处于上升期,会展人才的分工与协作水平不高,会展人才的划分界限还比较模糊。工作效率和效果与成熟的会展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提高会展人才分工与协作水平成为河南省会展人才发展亟待解决的另一突出问题。

3.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存在诸多问题。河南省目前知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数量较少,因此,河南省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尤其是高级翻译的数量较少。而且呈现出了两种典型的问题:一是翻译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欠缺;二是小语种人才严重不足。

(二)会展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

1.急需营销和设计人才。河南省会展人才一是缺少营销策划人员,二是缺少设计人员。对于展览场馆来说,为了减少场地空置,就必须多办展会,营销策划人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总体来说,目前河南省需要大量从事展会策划、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大量需要受过专门职业技术教育的会展业支持型人才。河南省会展业缺乏一批具备与国际客户进行外语交流及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与会展事务相关的商务函件、并且能够娴熟地使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现代通讯办公设备进行办公,除此之外,还要具备较好的现代应用文写作水平,能够有效地撰写各种文书及会展类信函的现代会展业支持型人才。

三、河南省会展人才教育现状

(一)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会展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其课程的设置也是特色鲜明,各有侧重。但通过对河南省各大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发现河南省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是以培养“会展业策划人才”为主,而在会展行业中对会展策划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呈现出了“供大于求”的现状,而且由于会展业对此类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培养效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二)会展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很多会展专业教师并非出身旅游专业,没有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会展业以及会展旅游业没有深入的研究,在理论水平的积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也没有在会展类旅游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会展工作实践的历练,对于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不甚了解,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倾向更没有什么概念,实践经验十分欠缺。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会展专业教师虽然出身旅游专业甚至是会展类专业,教学中偏重于书本知识,闭门造车,不征求企业意见,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

(三)会展培训教育问题严峻

1.会展培训层次较低,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培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重复强化,而对于会展专业技能实际操作以及技巧性的演练安排不够,培训教室主要采取案例化的介绍、分析以及浅显的经验分享,培训学员多数是应付式的聆听,缺乏深入地富有针对性地引导以及建议,之后没有行之有效的培训评估环节,使得会展培训陷入流于形式的恶性循环之中。

2.培训项目粗略单一,缺少立体化全方位的内容。会展人才的多层次性分布,决定了会展培训的立体化需求。现阶段我国会展旅游呈现出国际化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具备国际性的会展实操经历的高端会展人才十分匮乏,而具有国际会展视野,秉承国际先进会展理念的会展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针对于此类高端人才的持续性培训以及提升性培训,受培训师资、培训质量的限制,只有极少数高层次培训机构能够承担。

3.会展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河南省的会展培训教育因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又缺乏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导致培训内容薄弱。在课程的开设方面,虽然课程项目多样,但缺乏深度和广度,对于学员的业务素质的提升方面作用有限。培训效果较差。

(四)会展市场规范程度很低,会展专业教育要求过高

河南省会展市场目前仍处于“万马奔腾”的时代,各种层次的会展活动都需要由合适的会展公司来组织。实际上河南会展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从事招展、招商工作的业务骨干。然而,人们一提起会展人才,必定与高素质、万宝全、路路通挂钩,策划要好,营销要精,英语要专业8级,设计要能胜任专职设计师。

(五)专业教育层次不齐

目前,河南开展会展教育的院校有9所,其中本科院校有2所,高职高专有7所,我们不难看出高学历的会展人才培养的比例偏低,虽然我们一再强调特色办学,差别办学,定单办学,但如若会展人才培养的比例严重失调,就会出现会展人才沟通困难,协作脱节现象。

四、河南会展人才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要实现河南会展人才教育的大幅度提升,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抓好岗位培训。现阶段河南省的会展教育体系,应当坚持以高等院校为核心,高等院校历来承担着专业引领、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学历学位培养等工作,与此同时,高等院校是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交流的主阵地,是我国会展教育提升的先锋军,是培养会展类核心人才的主要机构。另一方面其教学模式与管理经验具有典型的榜样性,对于其他类院校,如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同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自身的实际,以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会展辅助性人才为主。而一些培训机构则担任着一些在职会展人才的再教育工作。

(一)会展教育应采取合作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1.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会展人才培养。高校通过设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奖励基金”,重点培养在会展学习、会展策划活动和会展经济管理活动中起骨干作用的学生,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从事和会展相关的各项活动,积极培养实践与综合能力。

2.要具备国际视角,积极与国外同类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我国的会展行业起步较晚,与国际接轨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向国外院校及行业协会取经十分重要。国外开放式成熟的办学经验对于河南省会展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较为快速地提升河南省的会展教育水平,对于会展教育办学而言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捷径。而积极参与国际会展业的一些行业组织,能够快速提升河南省的会展形象,是行之有效的营销宣传方式。

3.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作用及价值。国外会展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我国也在逐步学习。因此,在会展教育方面,会展教育院校应与我国会展行业协会加强广泛合作,开展深入的专业研究,广泛交流相关信息,相互配合,加强数据统计的共享,合作开展各类年会和研讨会,为旅游会展企业提供来自于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4.在办学上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思路,采取合作式教学。学校可以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专业课程,安排社会实践以及就业实习。企业可以在师资力量、教学实习等环节给予学校帮助,在一些实践性课程上,安排企业优秀员工及管理人才走进课程,参与到教学当中;在教学实习环节为学校提供场地支持,技术支持,配合教学。

5.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定单式办学。努力解决会展教育和会展行业相脱节的现象,使市场为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实现互动和双赢,高校应把最新的会展理念和办展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广泛开展定单式办学。

(二)应在师资、教材、课程以及培养目标及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1.突出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会展人才的类型多样,在人才培养方面切忌单一,要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坚持系统培养与短期培训的有效搭配。具体体现在,既包含高校会展专业的学历学位教育,也包括类型多样的长期和短期培训教育。针对于高端会展人才也应包括国际交流以及出国培训及进修等内容。

2.集中力量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邀请行业精英走进课堂,聘任其为校外教师,核定课酬;二是加强对于会展骨干教师或专业教师的定期培训,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为佳。利用寒暑假实践加强对于教师的理论培训,有利于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及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与会展企业的合作,为教师提供一些实践机会,鼓励一线教师走进会展企业,挂职学习。与国外同类院校加强合作,包括师资方面的合作,互派教师,便于教师到国外进修提升,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强化个人的专业素养,熟悉国际行业现状,提高教学水平和行业理念。三是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学队伍,从学科带头人、课程责任人到骨干教师等,一批优秀的教师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科环境和气氛,有益于学科的健康积极发展。四是要实现旅游院校教学改革的实效化、常态化和社会化。五是要发扬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继承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实现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教师的青出于蓝。

3.会展专业需“量化细分”。会展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产业链条,此链条上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的工作专业具体,随着竞争的加剧,会展市场日益细分,对于会展人才的需求更趋专门化,因此会展教育未来的发展方面必定是朝着量化细分的方向发展。这种“细分”是要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广泛地进行论证,结合院校自身的特点,师资的配备,市场的需求,行业发展的趋势等因素,理性地开设自身的专业。在此基础上,必须要精耕细作,努力运作,才能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的响当当的专业。

4.专业的开设,应抓住制高点,打造品牌专业。会展专业的设立不在于多而全,关键在于能否集中优势力量建立一个闻名全国乃至国际的品牌专业。

5.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特色。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脉相承,现阶段很多院校采用的是“会展+管理”的“组合式”课程已显示出不足,对于本科教育而言,会展人才的定位一般要突出会展专业技能技巧的综合性;对于高职高专教育而言,会展人才的定位则强调会展专业技能技巧的专项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自身特色。

(三)会展教育培训方面

1.将会展培训与获得国际性含金量较高的会展人才认证证书结合。中国具有品牌效应的培训数量不足,设立高质量的会展人才认证证书,全面系统地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搭配系统化较高的培训项目,符合中国展览业的特点,将有利于帮助我国展览界形成自己的培训体系。这也是我们提高会展培训对社会主体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2.规范会展培训,使会展培训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要想达到这种目的,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与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加强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在会展培训方面,加强理论培训的系统性,增加实践演练,使培训落到实处;培训内容方面要突出深度与广度,要有内涵,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会展培训要常态化,最好贯穿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培训的模式应多样性,短期与长期相结合,企业内与企业外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注重培训机构与正规教育机构的结合。

(四)社会环境方面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会展教育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需要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从宏观层面进行规划协调,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中国会展市场体系,为会展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会展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会展教育在一个相对较为有利的环境和氛围中茁壮成长。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搜集行业信息。为顺应国际展览业发展的大趋势,使河南省的会展业务水平缩短与会展发达城市、国家的距离,我们应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体制和方法,积极同一些著名的大学加强交流与合作。

总之,本文从会展教育办学、会展教育教学、会展教育培训、社会环境等方面作了分析,努力实现把河南省会展业人才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熟悉会展服务业务,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广阔的潜力、能为河南省会展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多层次会展人才。

[1]罗颖.河南会展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职业经理人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10,30(5):92-95

[2]王晶,李正东.世博后会展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及分析-以上海会展行业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1(7):103-105

[3]肖轶楠.关于我国会展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S1):129-132

G71

B

1671-6531(2013)16-0131-02

责任编辑:何 岩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