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2013-08-15曹福春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曹福春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曹福春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面临机遇也遭遇挑战,调适与整合成为首要问题。本文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途径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丰富并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元文化;核心价值观;路径

曹福春/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吉林延吉 133002)。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资讯获取渠道多样,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对大学生影响极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忽视这一客观事实,应该从崭新的视角并以包容的心态来研究、整合并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多元文化带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遇

(一)价值观外延得以扩大

价值观直接表现为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人们判断事物价值大小的价值尺度。价值观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会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变化中。文化的多元导致价值观念上的多元,作为主导价值观应该视其为机遇。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发达与落后、激进与保守的交叠与激荡中,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讯,使得价值观外延得以扩大,反过来,扩大的外延又直接或间接提高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价值观内涵得以丰富

任何一个国家的主导价值观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然是一个兼收并蓄、吞吐有度,取舍有方的动态模式。从古到今就是一个不断建构、不断解构、不断重构过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解放思想的实质是敢于吸纳,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为我所用。无论多元文化概念如何界定,它所带来的全球意识、创新思维与自由观念等理念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因此,在价值观融合方面要体现“和而不同”,而真正的“和而不同”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二、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始向深层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态势也逐步扩大,网络信息呈弥漫之势席卷全球,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西方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社会现象和行为都会引发他们内心的波动,思想的困惑、行为的质疑与价值的取舍,因此,多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无异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一)核心价值观内容面临危机

多元文化时代,价值主体的取向呈多元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涵盖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但毕竟是一元价值体系,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只局限在官方认可且固定不变的道德价值层面,越来越难以满足多元社会中青年价值观需求,[1]自然会与多元价值存在冲突与矛盾,在二者有机整合过程中突出的表现是对核心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的动摇。

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动摇。理论上一直在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也变的错综复杂,权力的滥用与拜金的肆虐,种种负面现象造成了大学生思想认同危机,尤其是一些落马官员的腐化堕落表里不一形象严重破坏了指导思想的根基,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开始倾斜到以功利思想为主导的价值评判标准,成功的标准与价值的实现取决于金钱占有的多少和权利地位的高低。

2.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的动摇。由于指导思想上的不坚定,导致对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发生的动摇。受利益驱动机制的负面影响,认知上浅陋,行为上短视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通病,他们不考虑长远利益与国家利益,只注重眼前利益与个人利益,大学生价值观从社会本位开始转向个人本位,个人本位凌驾于社会本位之上,为了个体利益不惜牺牲社会公利。虽然从理论上讲,共同理想的追求与爱国情感的激励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与奉献意识,但是,实践上毕竟存在造成两者脱节的外在动因,因为,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性和功利性,容易诱发个人主义与功利观念,容易导致思想与行为上淡化精神价值的追求,进而淡化理想与信念。

3.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动摇。一旦功利思想在价值评判的天平中占据了主导,知耻明辱等是非善恶观念在大学生人生目标的追求上便不再是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不再是奉献社会与为人民服务,代之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有市场,对物欲的渴望与畸形的出人头地理念不断加剧并迅速膨胀,社会上的以权谋私和贪污腐败反过来成为一些人追捧的偶像,不但认知偏误,而且知行脱节或矛盾,表里不一,缺乏自律精神,道德感与责任意识差,人际关系生疏,亲情友情淡漠。

(二)价值观教育方法略显简单

多元文化时代,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主导价值观,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略显简单和生硬,灌输模式往往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追求,因此缺乏强烈的感召力,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已经成为制约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价值观教育途径比较单一

传统价值观教育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起过积极作用,而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价值主体需求日渐多样的今天则稍嫌单一并且力不从心。往往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明明达到了既定教学目标,也收到了强烈共鸣,但是由于课下教育空白没有及时填补而枉费心血,因此,虽然当前价值观教育脱离不开课堂环境,但多元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要把眼界放开至虚拟空间,场景延伸至实践领域。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路径

矛盾是永恒存在的,没有了矛盾社会也将停滞不前。在多元文化呈现的历史必然性面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迎合这一历史趋势,“和而不同”,既要顺应潮流,又不迷失自我,把大学生稳健的引导至正确的轨道上来,进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一)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要有的放矢

1.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的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是发展的学说,是不断吸收先进理念的结晶,并且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清这一点,生硬的灌输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义更不是当今形势下的明智之举。要着重启发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重要地位与肩负的神圣使命。[2]

2.端正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导向。共同理想的追求与自我理想的实现并不矛盾,爱国主义的倡导与个人兴趣的实现也并不冲突。自我理想和个人志趣受制于社会客观发展总体水平和利益分配机制,个体价值的选择与实现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尊重个体差异是为了扩大社会认同,是为了因势利导形成思想共识。这就要求,既要端正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导向,避免包办与一言堂,又要注重多元文化中的个性差异,让核心价值观既引领潮流又活力四射,从而发挥出核心价值的最大绩效。

3.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善恶美丑提纲挈领式的鲜明反映,涉及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涵盖社会风尚诸多方面,体现社会人生诸多范畴,其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中国缺乏的不是理论,不是说教,而是表里如一的践行。践行就是要联系实际,就是要求真务实,关键一环是从政府官员做起,要忠于祖国,不要全家移民;要热爱人民,不要作威作福;要艰苦奋斗,不要特权特供;要务实创新,不要政绩工程;要诚实守信,不要背信弃义;要遵纪守法,不要贪赃枉法;要清正廉洁,不要腐化堕落;要克己奉公,不要中饱私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全社会范围内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扭转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

(二)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方式要恰当适度

价值观教育离不开灌输,但是要讲求方法与实效,更要注重教育教学规律。一言堂的说教已然不适合当今多元文化发展态势。在认知这个基础环节中,正面教育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但是不能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负面信息视而不见或者蜻蜓点水式一带而过,要对其典型事例有个高屋建瓴式的剖析,在此过程中得出正面结论。因此,只有认知正确,才能培养出正确的情感体验,锤炼出坚定的意志,也才能形成有益的行为模式。

灵活掌握灌输过程中破与立的艺术手法,要避免简单的灌输和空洞无底气的说教,既有灌输,也有探究,既有教学,也有对话,既有辩论,也有讨论,这样才能整合、创新并丰富我们的价值观体系。

(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要双行不悖

1.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现实主渠道。先进的理论不能自发产生于头脑,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依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依然是宣传的主渠道。这就要求理论课教师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实事求是地表明立场,阐明观点,把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以增强理论教学的课堂亲和力。

2.网络课堂是虚拟空间主渠道。在多元文化时代,网络信息的强势日渐凸显,大有取代其它媒体之势,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因此,网络互动与网络课堂成为高校师生沟通的必要补充和重要平台。由于网络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际交往中的生疏与隔阂在某种程度也得以消除,所以更有可能了解和获得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与情感表现。共性化教育与个性化施教并行,而且方式更为灵活,形式更加生动,交流也更加柔和,因此,网络当仁不让地成为虚拟课堂的宣传主渠道。

当然在网络课堂上,仍然是正面宣传为主导,要多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对于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也要予以大力宣传,拓宽大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整合与创新文化的能力,真正把网络这一媒介开拓成价值观宣传主渠道。

3.社会实践是知行统一的桥梁。社会实践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是认识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形式。因此,要形成制度,要有章可循,有计划有目标,同时,要有相关政策与资金保障并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新方法与开辟社会实践新基地,切实加强现阶段国情的体验与感悟,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实际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是提纲挈领式地作了粗浅的阐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有所侧重并注重各种方式与渠道的相互穿插与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傅晓华,匡促联.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36

[2]周勇,郭根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J].人民论坛,2010(5):269

G41

B

1671-6531(2013)16-0072-02

责任编辑:贺春健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