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铁生小说的生命意识
2013-08-15戚萌
戚 萌
浅谈史铁生小说的生命意识
戚 萌
史铁生在面对瘫痪现实的时候,反复咀嚼着灵魂与肉体的伤痛,终于参悟了生命的意义。他坐在轮椅上那么多年,却比很多能够站立的人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更多游走四方的人有着更辽阔的心。史铁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担得起“伟大”这个词。他虽然双腿残疾,但我相信他的灵魂能跳出最唯美的舞蹈。本文就以史铁生的作品为例,浅谈他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史铁生;生命意识;苦难;救赎
戚萌/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吉林长春 130024)。
一、地坛中的思考者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人生的结果。地坛对于史铁生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废旧的荒园子那么简单,它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涵义和希望。当史铁生正值二十一岁青春年华的时候,上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夺去了他的双腿,从此他只能靠着轮椅来生活。正如他所说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1]可能没有什么比在最年轻的时候失去双腿更让史铁生痛苦的事了。他一度消极沉迷,甚至极端地想过要结束自己生命。但他并没有,因为地坛拯救了他。史铁生总会在地坛中思考,在地坛中,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他看到了春夏秋冬地坛的变化,看到了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观,他也看到了细微的昆虫,晶莹的露珠,他看到了残缺的叶子落败,却在第二年春天又郁郁葱葱发芽长大。终于他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他也由自暴自弃的心态转而开始感激生活、感恩命运。感谢上天有了这样的安排,才能让他静静地呆在地坛,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人生。
在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叩问中,史铁生寻得了生命的真谛,向死而生,或许是最好的解释。这样的悲痛经历促使史铁生完成了人生最好的一次心灵净化,他也由此走向了一条苦难的救赎心路。这条路的起点是实现自我救赎,终点则是实现了更多人的救赎,让更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这不仅仅是自我的救赎和重塑,同时也是对关爱自己的人们一种慰藉。像史铁生的母亲,她总是默默地跟在儿子身后,焦急地寻找儿子的车辙,只是为了看一下儿子是否安好。母亲给予儿子的无私而沉默的爱,最后也深深地印在史铁生的脑海中。
或许越是苦难的生命,越容易让人们更加清醒地直面人生,参悟人生,慢慢地走向一条人生的救赎之路。像莫言作品《蛙》中的姑姑,一开始是远近闻名的“圣手观音”,全村的人家几乎都被她踏过门槛,由她的圣手,接生出了无数可爱的孩子。但也就是这样一双圣手,后来也不得不开始扼杀那鲜活的生命。她被卷入了计划生育的浪潮之中,她由“圣手观音”转化成了“夺命阎王”。后来姑姑借与郝大手的婚姻来救赎自己,让郝大手捏出2800个泥娃娃,每每在夜晚都会跟这些娃娃说话,希望来解脱自己、宽恕曾经的罪孽。是这样苦难的人生造就了姑姑和史铁生丰富而又有意义的一生。最后,史铁生通过这样深沉的思考,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彻悟了作为残障人士的人生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从而使其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晶莹澄澈的新境界中去。
二、琴弦上不逝的风景
史铁生的作品中总是透露出一种冥冥中的宿命感和生命意识。因为他自身的原因,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会有很多不期而遇的灾难降临在人们的头上,这些灾难为什么会降临,为什么会选择你,这些都无从而知。但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这些残疾的人们继续活在这个人世间,从他的作品《命若琴弦》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3]这便是《命若琴弦》的开头,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思辨与哲学的意味。小瞎子一直跟在老瞎子身后,走着他曾经走过的路,他们一直弹琴说书,因为老瞎子的琴里隐藏着一个可以治愈他们眼瞎的秘方。然后老瞎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穷其一生用自己的生命弹断了1000根弦之后,发现“药引”竟是一张白纸!顷刻间,支撑老瞎子活下去的信念轰然崩塌,就像是一根不能拉紧的弦,再也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而此时此刻的小瞎子,也正因为自己心爱的人嫁与别人而伤心欲绝,为了振作小瞎子的信念,老瞎子又将这张秘方封入琴槽,告诉他只要弹断1200根琴弦,他便能重获光明。没错,这就是个可笑的谎言,但于小瞎子而言,这是生的希望,这是黎明的曙光,唯有这生命的灯塔一直在前方,他才会勇往直前,努力的活着。像老瞎子的遗言一样“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他明白,如果没有这样的支柱,哪怕一天他都无法度过。
老瞎子本身眼睛看不见,但他的心却是健康的,他目所不能及的地方,心灵都为他看遍。与其说瞎子的琴弦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琴弦上有不逝的音符,倒不如说,老瞎子的心上有一根看不见的弦,能奏出最动人的乐章,在心弦上,永驻着不逝的风景。老瞎子在最后才参悟了人生的道理,史铁生正是借老瞎子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生命的看法。他写的故事虽然很凄凉,但透过这样悲痛的故事,我们更能感受到史铁生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这是生命最强音的表现。史铁生不断地叩问心灵,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就像余华在《活着》里说的那样“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们不能轻易了结残缺的生命,无论生活赋予了你什么,你都应该欣然接受,然后找一个理由,找一个希望,有滋味地活着。“干嘛咱们是瞎子!”“就因为咱们是瞎子。”[5]虽然老瞎子和小瞎子的对话中掺杂了很多的辛酸和无奈,但是对于一个你不能改变的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然后活得精彩。
三、向死而生灵魂的超越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还有很多也都是透过残障人士的视角,来体现这种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如他的作品《一个冬天的晚上》就讲述了一对残疾夫妇要领养孩子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妻子患有侏儒症,丈夫面部烧伤并且伴有腿疾,两人都想要领养个孩子,却又有诸多顾虑,担心孩子嫌弃他们夫妻丑种种。社会上的歧视甚至剥夺了许多残疾人为人父为人母的权利,史铁生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这一问题,可谓是让人深省残疾人的内心苦痛与挣扎。还有《山顶上的传说》,主人公也是腿残疾的小伙子,或许与史铁生本人一样,他最忍受不了的不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折磨。他喜爱文学创作,但也没有弥补得了他内心上的缺失,他与美丽姑娘恋爱,却因为自己是残疾人的缘故而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他后来经过心里重重地突破,终于走出了阴霾,积极面对生活,体会那种来自内心的愉悦。
“终极关怀的信念确实可以成为一个人在精神世界中安身立命的支柱,它是一种庄严肃穆的境界,一种至上的感悟,一种爱与创造力的源泉,一种个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形式”[6],胡可清在《史铁生传》中这样说过。史铁生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却对生死参透得如此透彻,他在炼狱中得到了涅槃。向死而生,他达到了灵魂的超越。他终于明白“在轮椅上年复一年的沉思默想,使史铁生度过了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他的心也渐渐趋于平静,思想也渐渐变得成熟。在不懈地寻找精神解脱的人生历程中,他终于醒悟。这突围努力的意义并不在于目的是否能实现,而在这努力本身,在于不懈地寻找和追求的过程。”[7]
四、痛苦中的飞跃
来自史铁生本身的残疾和这样的痛苦生活经验,并没有让他放弃对生活的向往,相反地,这些痛苦经验都转化成了别的作家不曾有的专属经验,这丰盈了史铁生的小说创作,同时也使他的作品带有一种超越灵魂的更高的意义。就好似《史记》里吟唱的那样“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8]中国古代就有大批这样的文人骚客,如沉郁顿挫的杜甫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他极其犀利的语言和笔触,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下的民不聊生,“三吏”“三别”稍稍一读,当时底层人民穷困潦倒的生活仿佛就映在眼前。试想如果杜甫是生在一个太平的时代,又怎能激发他悲愤而慷慨的写作呢?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也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专制并且粗暴,从来不会过问卡夫卡的生活是否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作为爸爸,他从未尽到相应的责任,反而终日酗酒作乐、谩骂指责。童年的这些不幸记忆促使卡夫卡日后的写作趋于一种寥寥无尽的孤独和寂寞感,这样忧郁的气质恰好成就了那个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普遍心态,也正是这样的痛苦经历成就了他们。钱钟书先生也有着一致的看法“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古代评论诗歌,重视‘穷苦之言’,而古代欣赏音乐,也‘以悲哀为主’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9]
史铁生是超越了生死之外的超然和洒脱,他在探寻出了人为什么活着之后,就将一切的苦难都看透,他并没有畏缩,俨然选择了艰难地超越它。笔者认为这是上天在剥夺史铁生行走能力之后,又补偿给他另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精彩活法,让他可以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参透更多的人生哲理,带给更多的人以生的希望。他虽丧失行走的能力,但是他的灵魂已经舞出了最美的舞蹈,那是生命最华美最璀璨的绽放!
:
[1][2]史铁生.我与地坛[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史铁生.命若琴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余华.活着[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史铁生.命若琴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6]胡可清.史铁生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7]姬緖进.苦难中的生命意识[J].延安大学学报,2009
[8]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中华书局,2007
[9]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I206
A
1671-6531(2013)16-0031-02
责任编辑:何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