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中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
2013-08-15崔锦华
崔锦华
人的思维从本质上讲是隐喻性的,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隐喻。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运动以及人类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Lakoff&Johnson,1980)。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时间相对空间而言就是一种人类感知系统无法感知的抽象事物,所以时间的表达必须借助于其他具体的概念。空灵的时间、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来表示,这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笔者从认知的角度对语料中时间隐喻具体分析,并揭示汉语中时间表达背后的隐喻机制。
一、隐喻和时间隐喻
(一)隐喻的定义和本质
Lakoff&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understanding one thing in terms another)。人的思维大多都是隐喻的,首先有隐喻化的概念思维,然后有隐喻化的语言表达。例如,在“TIME IS MONEY”的隐喻中,把“TIME”这个抽象的概念放在“MONEY”这个具体的概念系统中去理解,可以产生出,“He spends his time wisely”、“One day worth two tomorrows”、“一刻千金”、“惜时如金”等表达方式。
(二)隐喻的分类
Lakoff&Johnson(1980)把隐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空间(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空间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它不是用一个概念构造另一个,而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之类的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Lakoff&Johnson,1980)。例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就是以上下为基础的方位隐喻。
2.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人类对物理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的经验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经验,而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离散性的实体(discrete entities)”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而派生出另一类隐喻——本体隐喻(Lakoff&Johnson,1980)。例如,我们可以把时间看作有形的容器,形成“TIME IS CONTAINER”的本体隐喻,从而就有,“两天之内”、“在这些日子里”,这样的时间隐喻。
3.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Lakoff&Johnson(1980)认为,结构隐喻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TIME IS MONEY”就属于结构隐喻。
(三)时间隐喻
时间和空间是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任何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人可以通过视觉器官感觉到空间,而人类没有感觉时间的专门器官,因此人类必须借助其他概念,比如空间方位、事物、运动等,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认识时间。时间隐喻有以下三个特点:(1)时间隐喻是一维的。时间隐喻只保留空间隐喻的一维特性,不能用宽窄等二维属性和方圆等三维属性的词语来描述(Clark,1973);(2)构造时间概念的主要是直线,即时间是沿直线运动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水平运动就有了远近、前后的说法,垂直运动就有了上下的说法;(3)有“时间在动”和“认知主体在动”两种隐喻映射方式 (Lakoff&Johnson,1980;Lakoff&Turmer,1989)。“自我在动”是把时间轴比拟为一条河流或传送带,事件在传送带上从将来移向过去,即“将来”向我们走来;“认知主体在动”指自我或观察者所在的场景沿时间轴向着未来移动,即“认知主体”朝将来走去。
二、《匆匆》中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
(一)《匆匆》中时间的空间隐喻
钱钟书(2007)曾论述,“时间体验,难落言诠,故著语每假空间以示之,强将无广袤者说成有幅度,若‘往日’、‘来年’、‘前朝’、‘后夕’、‘远世’、‘近代’之类,莫非以空间概念用于时间关系,且各国语文皆然。”可见,时间的空间隐喻非常普遍。《匆匆》也极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3)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4)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6)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7)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8)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9)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10)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11)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12)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3)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14)又藏在何处呢?
(15)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1.时间在动的隐喻。(1)-(5)都是表示时间在动,认知主体“我”的位置是固定的。“一去不复返”、“逃走”、“溜去”、“滴”“过去”、“去”、“跨过”和“飞去”都表示时间在运动,并且运动的方向都是单向的。时间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速度不同,位置在变,这种空间概念被用来描述时间,就形成了时间的空间隐喻。但是这种运动也有不同,上述表示运动的8个动词词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示垂直运动,如“滴”;一是表示水平运动,其余7个。
时间“过去”、“跨过”和“飞去”都表示时间已经主体面前“过去”了,即表示时间从未来走到现在,然后走向过去,未来在现在之后,过去在现在之前。因此,在汉语中有很多用“后”表示未来,用“前”表示过去的表达,例如,“今后、日后、事后、后天、往后、后半辈子;前天、以前、事前、前世、前半辈子”等。
(4)中“滴”表示时间的垂直运动,“一滴水”将是“大海”的一部分,“我的日子”也是未来“时间流”的一部分。时间从过去走到现在,然后走向未来。因此,汉语通常用“上”表示过去,用“下”表示未来,例如,“上次,下次;上半夜,下半夜;上一代,下一代;上旬,下旬;上半辈子,下半辈子”等。
2.认知主体在动的隐喻。(7)、(8)和(9)三句,表示认知主体“我”在运动,此时时间的位置是固定的,它就像空间一样有了一定的边界。因为主体在运动,所以才有了“痕迹”;主体“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回去”,主体“我”一生的时间就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主体先进入这个空间,从空间内穿过,然后再穿出空间。
主体从过去,走到现在,走向未来。过去在主体身后,未来在主体之前,因此汉语中也有用“前”表示未来,“后”表示过去的说法,例如,“瞻前顾后、前程似锦、前途光明”等。但是,一般在汉语中,这一类型的例子没有以“时间在动”隐喻的例子多,说明中国人的认知更喜欢把时间看为动态的,而人本身是静态的,这种认知模式与中国的文化有很大关系。
(二)《匆匆》中时间的本体隐喻
1.时间是容器。(9)和(10)两句,都把时间“日子”看作容器,有内外之分。“在…里”是典型表示空间的介词短语,此处用来表示时间,时间被看作是固定不动的,有了固定的范围。人在这个范围内移动,并且方向是单向的,过去的时间在人后部,未来的时间在人前部。把时间概念放在空间概念内认识,无形的时间变为有形的空间可被人感知。汉语中把时间看作容器的隐喻表达也很普遍,如,“两天之内、跨入新世纪、在这团聚的日子里”等。
2.时间是人。拟人也是隐喻的一种形式。(2)、(11)和(12)句把时间看成有生命的人,他可以“逃跑”、“溜走”还有“影儿”,时间仿佛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力量,如果人要是“怠慢”他,他就会“逃跑”和“溜走”,他也有自己的“影子”,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汉语中有岁月不等人、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岁月无情、聆听时代的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等表达。
(三)《匆匆》中时间的结构隐喻
时间的结构隐喻是指通过另一个与时间不同概念域的概念来认识时间。TIME IS MONEY就是典型的时间结构隐喻。时间像金钱一样可以花费、浪费、节省、计划等。
(13)、(14)、(15)和(8)这四句都把时间看成金钱或者是有价值的物品,因此才可以被“偷”、“藏”、“给”和“浪费”。人们用对待金钱或有价物品的方式来对待时间,时间也可以“花费、浪费、节约、预算、投资”,甚至“偷、抢、藏”。这样用“金钱”这个源概念来构造目标概念“时间”时,形成的就不只是一两个隐喻,而是有系统的、结构化的隐喻群。这样的例子在汉语中也很常见,比如,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他白白浪费了许多时光,把你的时间计划好,这样做省时又省力,等等。
时间的众多隐喻也证明,时间是抽象的概念,人类似乎只能借助于其他熟悉和具体概念,比如空间概念、实体概念、容器概念等来认识时间。这些经验范畴广泛地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界、人类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人类最先形成的一些最基本的范畴 (赵艳芳,1995)。人类用这些基本范畴通过隐喻来认识抽象的概念,这也是思维的一般形式。
[1]Clark H.H.Space,time,semantics,and the child [A].In T.E.Moore(Ed.),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Radden,G.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natural language [M].In Martin Pütz(ed.),1992
[5]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74~175
[6]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