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与英语诗歌赏析中的审美注意——认知诗学视野下《她走在美的光影里》的解读
2013-08-15张俊凌
张俊凌
图形—背景与英语诗歌赏析中的审美注意
——认知诗学视野下《她走在美的光影里》的解读
张俊凌
在传统的英语诗歌分析中,读者大多关注诗歌的韵律、措词、修辞等文体特征和表达效果。而认知诗学的兴起和发展很好地架起了语言学和文学之间沟通的桥梁,为诗歌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将以拜伦的《她走在美的光影里》 (SheWalks in Beauty)为例,试把图形—背景理论和审美注意联系起来,并认为该诗歌在标题、丰富的修辞、独特句法形式和优美的音韵方面分别成为图形,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唤起了读者对美的欣赏。
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审美注意
张俊凌/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专业在读硕士(重庆400031)。
认知诗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兴学科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和思考方式。与认知语言学相比,认知诗学不仅注重语言分析,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层面,它是在文学语境中运用人们的基本认知能力从阅读、阐释、审美和评价等多方面的解读。与认知叙事学相比,认知诗学的研究范围更广,其研究对象可以是诗歌、小说、戏剧、甚至是广告一样的漫画。[1]所以认知诗学存在的根本任务就是从解释到发现,即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新的原因或含义。鉴于认知诗学的这些特点,本文将尝试用这一新的理论和方法对拜伦的诗歌《她走在美的光影里》进行解读。
一、图形—背景理论与文学文体特征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最早是由丹麦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Edgar Rubin)于1915年提出,而后随着跨学科的发展,图形—背景理论逐渐地被引入语言学、文学等各个领域。
Stockwell正是通过对图形—背景理论的探讨来研究文学文体的。他指出文学创新和创造性表达可以看成是对日常非文学语言为背景的前景化。并且“前景化”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而取得,例如,重复、不寻常的命名、新奇的描写、句子顺序排列、双关、尾韵、头韵、韵律的强调以及创造性隐喻的使用等等。[2]而所有这些对日常语言的偏离(deviation)都可以达到引起读者注意的目的。在视觉视野中或文本视野中,图形作为突出的部分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相比同领域的其它成分,它应该被给予更多细节,更多被聚焦,更明亮,更具吸引力;(2)它应该在背景的顶部或前部,或高于、大于背景中的其它成分;(3)相对于静止的背景而言,它是移动的;(4)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先于背景;(5)它原本是背景的一部分,但是已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了图形。[3]
图形被赋予的这些特征使其突出获得了不同的文体风格,从而区别于背景。虽然所有这些特征都被认为是视觉视野中的体验结果,但是它们在文学文本中也起着相应的作用。例如,就大部分的小说而言,人物相对于作为背景的环境而言是图形。因为他们在作者的笔下可能被给予了特定的姓名、特定的心理和特定的人格特点。在文体上他们很可能是叙事的焦点,常与一些表示有意行为的动词联系在一起,以同其他人物的描写形成对比。
二、图形—背景与审美注意
与突出的语言特征同等重要的是读者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并不一定伴随着情感,而审美注意中不仅伴随着情感,而且这种情感完全是非功利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审美注意是伴随着情感上的渴求和期望的注意。Stockwell也指出:“注意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一个不加区别的一般现象。”[4]在我们的视野中,我们总是有选择的注意某些事物,那些被我们挑中,成为我们注意对象的事物因此被视为图形,而剩下不被关注或者受到忽视的内容则成为了背景。
在文学文本中,作者通过特殊的文体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注意来自丰富多样的文体特征和不断变换的图形背景关系。因为在视觉视野内,注意主要是由移动引起的,而那些静止不动的物体将很容易失去读者的注意。这也就是说“新奇的事物是注意的关键:文学阅读是一个分心的过程,它将读者的注意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呈现的新事物。而这些引起我们分心的物体或手段则称之为注意吸引物(attractors)”。[5]对此,Gavins&Steen 也曾说道:“我们可以将任何引起我们注意的文体特征称为注意吸引物”,“注意吸引物的功能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并且“注意吸引物是通过文本中的语言变异这一文体特征形成的,这一系列的文体变异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语音层、诗歌排版和韵律层面、词形层、词汇和语义层、句法语义和话语层。”[6]
三、图形—背景理论和审美注意在诗歌中的体现
审美是文学作品分析中一个不可绕过的问题,“认知诗学文学观虽然强调认知,但却没有抛弃审美,但又超过了审美”。[7]诗歌最为基本的文学体裁之一,篇幅较小,字数教少,因此诗歌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的。正如黑格尔所说:“诗可以用一切艺术类型去表现一切可以纳入想象的内容。”[8]诗人通过文字想读者传达着所处的情景、看到的色彩、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触到的感觉以及内心的感受等,而这些内容的传达又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欲望,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联想和想象以达到和诗人之间的共鸣。读者的这些反应正好与审美活动的过程与要求相吻合,所以读诗的过程,不仅仅是读者获取信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愉悦的过程。拜伦的诗歌——《她走在美的光影里》是一首歌颂女性美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图形—背景的转换,不仅引起了读者对“她”的注意和细节关注,并且将她的美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
首先,标题相对于全诗这样一个大背景而言就是一个图形,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并且一开始这种注意是一种不随意的注意,但作为刺激物的客体——标题有其突出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时,读者便会产生对客体的集中,从而引起对客体的随意注意。标题——SheWalks in Beauty,一开始作者就让“她”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并且作者称“她”为“she”,而没有另起称呼,这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与对象的距离,并且这可能也会激起读者的好奇心,“she”是谁?并且,“she”位于篇首位置,使焦点一下子就集中在其后的新信息上,因为“she”位于主位通常是旧信息,并且按照人称代词的一般使用规则,“she”作为第三人称单数出现至少是第二次提到,这样就突出了后面的新信息——beauty。但是“美”是一个极其抽象的东西,读者肯定会好奇,她的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美?有多美?同时“walk”一词在这里给读者提供了至少三个信息。第一,她的美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第二,她的行走速度应该既不是大步急促地走,也不是小碎步慢悠悠地走,而应该是一种不快也不慢,刚刚好的速度,而且这样的一种速度让读者觉得她可能处于一种自由和悠闲的状态;第三,她可能离作者有一段距离,她虽然在慢慢地走向作者,但其实她也是在慢慢走向读者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首诗从标题开始就已经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并且唤起了读者的注意——she和期待——beauty,带着这些注意和期待,读者开始了诗歌的阅读,即审美的初始阶段。
其次,读完全诗后引起读者注意的是诗中一系列刺激物(attractors)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所创造的图形—背景变换的画面。(虽然整首诗都是在描写“她”的美,但是具体到细节,即“她”的眼睛、头发、脸颊、眉毛时,这些具体的事物便成了图形,“她”的身形便转换成背景。)诗歌的开篇就使用了一个明喻,将“她”的美比喻成无云的夜空,繁星闪烁。“cloudless climes”营造了一种空旷宁静的感觉,“starry skies”表明夜空虽然宁静,但繁星的点缀让整个夜空显得不死寂沉闷。在这样一幅夜色撩人的画面中,繁星是图形,夜空是背景。同时,这一比喻不仅创造了一个明与暗的意象,让读者的注意力都聚集在这光与影、明与暗的画面中。并且这种光与影、明与暗的搭配引起了读者感官上的共鸣,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当“她”出现,漫步在这样的夜空之下时,作为移动的物体,读者将注意力马上转移到了“她”的身上,这时皎洁无云、繁星闪烁的夜空则退居其后,成为了陪衬“她”的背景,“她”则以图形出现,成为关注的焦点。而“mellow”一词表明她一开始离作者有一段距离,从诗人的角度看,“她”的美似乎是融合在这安静、优美的夜色中的,即图形背景相融。慢慢地,随着“她”的不断走近,诗人注意到了“她”摆动的(wave)黑发,因为相对于静止的物体而言,运动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注意。并且读者正是通过其摆动的黑发感受到了“她”流动的美,仿佛“她”的美触不可及。这一系列图形—背景的变换较好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不仅关注到了“她”的美,而且还体会到了“她”的美呈现的过程和方式。
再者,这首诗独特的句法形式也使之突出构成了图形。整首诗通过跨行连续(enjambment)巧妙地将她的美呈现出来。这种分行手法不仅更好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并且让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这就延长了审美的过程,增加了审美的难度,给人创造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仿佛这种美不是随处可见,而是需要读者用心去体味发觉才可以感受得到。正如Shklovsky所言,艺术技巧就是“要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困难化,并增加认识的难度和长度,因为认识过程就其自身而言即为一种美学目标,必须被延长”。[9]同时这种手法的运用有利于读者对某些词汇的聚焦。例如:第一节中“meet”一词将读者的所有注意都聚集在“她”的仪态(aspect)和眼睛(eyes)上,通过对其眼睛的观察而慢慢深入到了她的内心。在第二节中,“where”位于句首,用于强调“她”的思想。虽然“where”指她的脸庞和面目表情,但脸上的面目表情传达着她的内心思绪,“sweet”本是一个表味觉的词,这里用来形容思想,表明她的思想不是尖锐愚昧的,而是清晰愉悦、积极乐观的,仿佛读者听到了她甜美声音的表达。所以跨行连续的使用不仅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同时跨行连续的使用在句法上体现了一种标记象似性,在整个语篇上体现了顺序象似性。因为诗歌话语在认知过程中是一种有规则的偏离,因此,这种句式上的困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神秘和新鲜的体验,暗示“她”美丽的容貌、优雅的仪态和圣洁的内心并不是随处可见、张扬跋扈。它需要读者耐心仔细地观察和品位,读者只有一点点地走进“她”,才可以慢慢发现“她”的美。这就是一种有标记的象似。在整个语篇上,诗人对“她”的观察由远及近,从外表到内心层层递进,这恰好与人类认知事物的顺序相符。顺序象似性不仅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诗人的脚步和思想去欣赏“她”的美,而且使整个语篇衔接紧凑、语义连贯。
最后,这首诗歌的音韵相比其它特点也可以称之为“图形”。诗歌不同于新闻、广告、法律等体裁,读者读诗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为了获得一种美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而这种愉悦享受的获得最开始就是来自于诗歌所创造的音韵美。以往在分析这首诗歌的时候都会注意到,这首诗歌在音韵上多用柔和的清辅音和悦耳的元音等给读者带来一种听觉上的享受。但是这种分析忽视了两个问题:第一,这种音韵的美感是如何产生的?即读者是如何感受到这种美感的;第二,音韵的美感和诗歌的主题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Tsur认为“有些音听起要比其它音更优美、悦耳”,而英语中元音、流音、鼻音则属于这一类音,Tsur称它们为“连续圆周音”(continuous and periodic sounds),这种音“更易产生一种温柔的情感效果”。[10]所以这首诗中元音例如[i:]、[ai]和鼻音[m][n]等的选用让读者不仅在听觉上感到舒适悦耳,产生了一种感官的共鸣,并且这些音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音韵象似性,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s][w][m]这些清辅音与诗人一开始营造的安静无云的夜空相映衬,而“她”走在这夜空投射的光影下却是如此的和谐,即暗示读者“她”的美是安静、温柔的。最后诗中的长元音不仅与“walk”一词,即与“她”走路时的步调相一致,而且音的延长唤起了对“她”的美的更多细节关注。例如“sweet”一词,让读者注意到了“她”的面目表情继而深入到“她”的思想。同时这种元音和辅音的交融不仅为整首诗创造了一个舒缓的节奏,而且将女性的柔美和诗人那种欣赏和赞美的语气配合得极为融洽,使读者能够在这种安静幽美的氛围和柔和舒缓的节奏中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身临其境、亲见其美的内心感受。
以上通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和审美注意的结合,让读者不仅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并且这种美不再是传统中“印象”式的美。它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方法,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去发现和欣赏诗歌的美,即让读者关注更多的细节,或在已有的发现上给出更深入、更细致的解释。正如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认知诗学就是这双眼睛,带领读者去体验、感悟、发现和创造文学中的美。
[1][4]熊沐清.多样与统一:认知诗学学科理论的难题与解答[J].外国语文,2011,(1):34
[2][5]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14,18
[3][6]Gavins,J.&G.Steen.(eds.).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15,16
[7]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300
[8](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13
[9][苏]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10
[10]Tsur,R.Toward a Theory of Cognitive Poetics[M].Amsterdam:Elsevier(North Holland)Science Publishers,1992:206
H315
A
1671-6531(2013)02-0060-02
贺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