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政治转型中选举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2013-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势力民进党国民党

许 雅

在台湾政治转型和政治民主化过程中,选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转型指标。在台湾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东亚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政治发展,形成了开放、平等、和平轮替的选举机制。那么,台湾的选举政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又呈现出什么特点,这种演变又有什么独特原因呢?

一、台湾选举的演变过程

台湾的选举框架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大陆退败的国民党政权,一方面在最高政治层建立一党专政的威权主义体制;另一方面为了减少社会对统治集团的不满,吸纳社会力量进入政治体制,通过地方自治建立了台湾县市基层选举制度。这种基层选举只涉及台湾当局的下层统治体系而且很难实现普遍的平等。

(一)威权体制自由化时期的台湾选举

在这一阶段,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加上民众参政意识提高,使得国民党政权面临“合法化危机”。[1]为了解决危机,在蒋经国的领导下,当局采取了实现“本土化”和有限开放“中央”层次选举两种策略。

始于1972年的“中央民意代表”的增额选举,为党外势力和普通民众参政提供了合法渠道,有助于缓和合法性危机。这次选举打破了中央封闭地方开放的二元政治结构,也为反对势力铺设了迈向政治高层的道路。

1977年,台湾实行地方自治以来最大规模的地方选举。在选出的20个县市长中,党外人士占4个;在77省议员中,党外人士占21议席。此后,党外势力由过去的地方性力量逐步发展为全岛性力量,政治影响力也逐渐增加。同时,党外势力也开始采取联合竞选的方式从事竞争。[2]进入80年代后,党外势力政治活动更趋活跃。1985年底,党外势力在地方选举中再次获得可观的选票和席位。同年9月,部分党外人士在台湾组成了第一个党外反对党——民主进步党。此后,一批新党陆续出现,台湾威权政治自由化转型得以完成,多党竞争格局开始形成。

(二)民主转型时期的台湾选举

1988年李登辉以“副总统”身份依据“宪法”规定继任“总统”,加紧实现本土化政策。以“行政院部会首长”为例,1984年本省人口只占33.3%,1998年增加为50%;在民意机构中,1989年本省籍立委占82.25%,1992年占80.8%。2001年立委选举后,省籍结构又发生了变化,在225名立委中,外省籍只有35名,本籍占190名,占总数的84.44%,体现了本土化进程的加速。

20世纪90年代,台湾政治进入直选时期。1993年,岛内开始县市长直选。年底,开始台湾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选举。在这次基层选举中,国民党地位有所下滑,但民进党的势力进展惊人。在1994年省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受挫,新建小党有所斩获,民进党收获颇丰。在1995年立委选举中,在164个议席中国民党获85席,占总席数的51%,民进党获54席,比上届立委选举增加4席,占32.93%,国民党在“立法院”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1996年,台湾直选“总统”。选举结果是国民党的“李连配”当选,但仅获54%的票数。

在该时期的选举中,台湾各级选举实现了全面开放,在野党纷纷参与竞争。国民党虽然在各个层面占有优势,但作为第一大在野党的民进党已初步具有与国民党抗衡的资本。这一时期的台湾政治格局基本上是一党占优,两党竞争,多党并存的局面。

(三)民主巩固时期的台湾选举

对于处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台湾而言,2000年的第一次政党轮替和2008年的第二次政党轮替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民主化发展成果的巩固。

2000年3月,台湾举行第二次“总统”直选,大选呈现出五组人马角逐和三强鼎力的格局。结果是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陈水扁和吕秀莲以微弱多数胜选,得票率为39.3%;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连战、萧万长惨败,得票率仅为23.1%。陈水扁的上台,标志着国民党在台湾执政50多年的历史宣告终结,台湾的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2004年大选中,国亲政党联盟推出连战—宋楚瑜参加竞选,民意支持处于领先状态,而民进党的陈水扁由于其在四年执政期内政绩不佳而处于劣势。然而,由于3.19枪击案,最终,连战—宋楚瑜以0.02%的得票差距败给陈吕配。

经过枪击案件后,台湾民众也开始学会理性的政治思考与抉择。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以清廉形象走上“总统”职位,实现了台湾选举的第二次政党轮替。从2009年底“三合一”选举、2010年初两次立委的补选、2010年11月的五都会选中可以看出,台湾民众更加理性地选择“总统”候选人并平静地接受选举结果。这意味着台湾民主化成果的巩固。

二、台湾选举演变的特征

台湾政治选举自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后,逐步实现民主化并走向初步的成熟。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台湾政治发展所独有的特征。

(一)选举开放层次逐步提高

国民党刚刚败退台湾时期,蒋介石为了实现国民党的一党威权,实行地方开放中央封闭的二元选举体制。地方基层的村、里长和乡、镇县辖市长及民意代表的选举由直选产生。而中央层级部门的选举则由选举或指派的方式产生。20世纪70年代,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蒋经国开始实行“本土化”、有限开放“中央”层级选举两种策略。1972年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为党外势力和民众提供了合法的参政渠道。在1994年开始举行的省市长选举是当时台湾最高层次的选举。1995年开始举行中央立委选举。1996年台湾举行“总统”直选。所以,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台湾的政治选举层次是逐步提高的,范围是逐步开放的,而不是激进式的变革。

(二)选举过程中政党势力变化复杂

在台湾选举转型过程中,政党势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初期,党外势力无法对国民党构成威胁,国民党一党独大。尽管“党外势力”当时已经存在,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对国民党的威权体制形成挑战。

1986年民进党成立并于1989年2月登记为合法政党。1987年国民党解严后,在台湾政党又新成立了中国自由党、民主自由党、中国民主正义党、工党等。这个阶段的政党体制呈现国民党与民进党一大一小不完全竞争的两党体制。1989年8月,一帮国民党党籍的“立法委员”脱离国民党成立新党。在出现了新党这一变量后,台湾的政治生态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新党组建以后的选举,我们确实在若干地方看到了稳定的三党竞争。但是其力量主要出现在台北市,并未波及全岛,也并未对两大党的对峙格局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我们称为不等边的三党体制。

到了90年代,新党势力骤然跌落。2001年立委选举前夕,以李登辉为首的激进台独势力成立“台联党”。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和选举利益的需要,在台湾,逐渐形成以民进党和台联党为主的泛绿势力和以国、亲、新为主的泛蓝势力两大政党联盟。2002年的北高市长的选举和2003年花莲县长的补选,初步显示了泛蓝整合的力量。之后,在台湾选举中基本形成了两大联盟对峙格局。

(三)第三势力在各项选举中艰难生存

被列为第三势力的其他小党和无党籍势力在台湾各项选举中一直都没有太大的成功。纵观第二、三、四届立委选举,由于国民党、民进党、新党“两大一小”的政治力量格局日趋稳定,无党籍候选人的空间越来越小。亲民党成立后也没有改变这种格局。

在2001年12月的第5届立委选举和县市长选举中,首次参选的亲民党意识到选举生态的不利,加入到“泛蓝”阵营而取得46席。而首次参选的“台联”则以与民进党联合的“泛绿军”出现并且取得了预料之外的席位。2004年立委的选举再次证明了“第三势力”在台湾生存空间的艰难。2008年立委的选举由于采用单一选区两票制,除了国民党、民进党两大党,没有一个小党跨越百分之五的门槛,进一步压缩了小党的生存空间。[3]

三、台湾选举演变的原因

造成台湾地区政治发展过程中选举演变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既有群体因素也有个人因素,主要表现为下述原因。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

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采取了扶持民营资本、促进中小企业的崛起、财经技术官僚系统专业化等措施。这种经济政策带来了台湾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成为推动台湾选举变革的阶级基础。此外,在现代化、商品化、都市化的冲击下,台湾的农村社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台湾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台湾农民的价值观念与政治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台湾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臣民,而是具有一定政治参与取向的现代公民,成为选举演进与巩固的积极力量。

(二)政治文化原因

20世纪50年代台湾政治文化源头有三,即中国传统臣民文化、日本殖民统治文化、台湾近代民主运动文化。近代台湾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源于中国传统臣民文化,日本殖民统治加强了这种倾向。但是,在台湾近代民主运动的抗争与殖民地政治制度改革影响下,政治参与意识也开始在台湾的政治精英和民众中成长。“二二八”事件以及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打击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加强了臣民化取向。然而经济发展摧毁了台湾传统文化的基础,现代参与性文化逐步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市民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这种参与性文化的形成,影响台湾选举的发展。

(三)美国因素的影响

在影响台湾选举转型过程中,美国是影响台湾选举演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美国企图把台湾打造成和平演变大陆的前沿阵地,所以,对台湾长期渗透其民主价值观,并鼓励其走向民主化。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选举转型过程中,美国以“人权”、“民主”的名义对台湾当局施加压力,要求其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如废除戒严令、开放党禁、尊重人权等。美国实施的巨大压力迫使台湾当局决定实施政治改革,尤其是党禁的开放,从根本上造成了台湾的选举制度的实质性转换。

(四)政治精英的作用

台湾当局历代领导人都受过优良的高等教育。蒋经国在苏联接受过一系列高等教育。李登辉曾两度留学美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曾取得芝加哥大学国际公法与外交硕士,并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台湾“总统”马英九于1976年获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1年获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台湾当局主要领导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很高的政治智慧与灵活的政治个性,对台湾的政治选举的转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台湾政治选举的演变对于威权体制的政治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堪称东亚政治发展中的一种成功模式。但是,台湾选举实践目前绝非完美无缺,其模式与过程在大中华文化圈中也并不具有普适价值。

[1]金泓汎等.台湾政治转型[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2]刘国深等.台湾政治概论[M].九州出版社,2006:121

[3]赵勇.台湾政治转型与分离倾向[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势力民进党国民党
UP!00后新势力
快过关了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台湾“大选”与民进党务实派的演进
日本民进党成立
冬日“水润”新势力
民进党大腕北京破冰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