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途径初探

2013-08-15卢桂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基地实训德育

卢桂英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是学生接受系统的德育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完成德育教学大纲所规定教学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德育学科的教学改革应该从课堂教学改革抓起,从德育教学模式、教材展示方式、德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一、将企业需求与学生成长需要相结合,构建德育教学目标

中职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德育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聚焦在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品行合格、技能过关的人才。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位德育课程目标,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完美对接。中职一年级学生由普教刚刚进入职教,从学习方法到学习内容再到学习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中考失利使得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这时课程目标应着重从普教到职教的心理转变入手,加强学生心理落差的调适工作,帮助学生实现由普教到职教的自然过渡;中职二年级学生专业基本定位,环境已经熟悉,对所学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德育课程目标就要从企业对员工的德育素质要求出发,培养学生的诚信能力和道德的识别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初步转变;中职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胜任未来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德育课程目标就要从培养学生德育实践能力出发,重在德育的养成教育。

2.找准企业德育要求和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加强德育的养成教育,突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是技能方面的,更重要的是道德层面,如,职业态度是否正、职业责任心是否重、职业信誉是否高、职业精神是否好。所以,要求德育课教师(最好同时又兼任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体察学生的精神需求,在德育教学时对症下药,将课本理论与企业实践有效对接,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岗位的道德要求;或将企业的一线师傅请进课堂为学生讲解职业中的道德,让学生自觉检测自身的道德水平。

二、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德育教学模式

目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未来岗位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教学中也未能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一言堂”方式,所以,应根据德育教学目标,整合德育课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德育教学模式。

1.打破学科体系,模块整合德育教学内容。首先,德育教师应熟知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德育的培养目标,打破以往的学科体系,对所教内容依培养目标进行知识整合,同时按事先划分好的模块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其次,每个模块围绕一个或几个任务展开,依模块内容设置模块导读、模块目标、模块案例、模块实训内容和模块评价方法。教学中注意保持模块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不断充实新内容,使模块内容鲜活、灵动并适用。最后,根据模块理论需求配置德育教学资源,并与校内、外德育实训基地结合,使模块理论更加生动、形象、有说服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2.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由备知识变成了设计课堂,学生由灌输的对象变成了“践行者”,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模块教学的需要主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入企业、进入社会,在讨论、调研与体验之中,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能力。这种做法教师的“备课量”可能会增大,因为它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个环节。同时,教师的教案由备知识转为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资源,这就要求学校要对传统的教室和教案进行系统的改革,按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设计未来的教室和教师的教案,突出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

三、发挥德育实训基地的育人功效,创新德育实践教学环境

职业教育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它的职业性,所以在中职学校所开的各专业中,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但在学校的专业实训中德育实训却被边缘化了,即使现有的校外德育实训基地,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够理想。若在德育课程中,以模块化教学内容对接德育实训,创设德育实践的平台,融理论知识和体验行动于一体,可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

1.加强德育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德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德育课程教学要有机结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将其建成学校德育综合课的教学资源基地;德育校内实训基地应与中职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应是学生生活内容与情景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德育实训基地要贴进学生实际;德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与学生身心发展有机结合,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实训基地建成真正触及学生心理世界的教育基地。

2.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外德育教育资源,巩固和稳健发展校外德育实训基地。为强化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增强理论教学的感染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结合模块内容,在校内德育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在校外巩固、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素质拓展实训基地、国防教育实训基地、法制教育实训基地的实训框架,并依托校外德育实训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

四、以德育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创新德育教材展示方式

现有的中职德育教材的编写,根据职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多样性以及教材呈现方式上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是规范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材料。但教材的编撰以中职生群体为主要对象,无法照顾每一所中职学校的个体差异,所以,学校在编写过程中应当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案例的采集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来编写校本德育教材,作为国家统编德育教材的有效补充。

1.校本德育教材要做到“动”与“静”的结合,要与国家统编德育教材在内容上统一并互为补充。校本德育教材要围绕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结合学校校历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间序列,进行相关内容的编排,每一活动内容提供不同的德育方法、评价机制。班主任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所在班学生特点在班会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德育教师也可将其作为辅助教材,增强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性。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在德育实训内容上有所创新,结合校内外的德育实训基地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2.丰富校本德育教材的展示方式,“文”、“ 图”、“声”并重。校本德育教材首先应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学校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和其他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依据,同时要附以图、表形式,加强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在文字材料和图、表形式表达的同时,学校应根据教材内容购置一些影像视频材料,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作为文字教材的一个有力补充,增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感性认识。

五、以优化教学方法为重点,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德育课教学只有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才能发挥其高效的作用,所以德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是德育课取胜的关键。目前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除传统的讲授法之外,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学习法以及从德国引进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正在被采用,同时也深受中职学生的欢迎。本文主要探讨上述常用的教学方法之外的方法在德育课堂中发挥的作用。

1.结合教材内容,开设专题讲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中职开设的五门德育必修课中,每一门课的内容对学生未来岗位的发展都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与学生实际需求又存在或大或小的距离,所以每一学期,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专题知识讲座,让学科理论连通学生实际需要,教材知识对接企业岗位实际,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应前置到学生入学教育中,同时在毕业班要开展毕业前的心理调适工作,使心理健康知识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丰富德育的教学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德育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时代感强、信息量大,所以要求教学媒体资源要丰富,除常规的多媒体课件外,还应配备较多的影音资料、投影、录像、图片、黑板、广播电视等,只有这样,授课内容才得以进一步丰富,教学的直观性才得以进一步加强。

3.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选择读中职的学生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重拾自信、明确人生的目标对他们来讲至关重要,所以在中职生活刚刚开始,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时,学校可将在社会上已略有成绩的师哥师姐们请回学校为现场的师弟师妹们指点迷津,让他们认同自己的专业选择,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技能,也会有成功的一天。

六、以提高德育能力为核心,构建多方、多元德育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德育课考核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德育课程的考核与学校德育的考核脱节,各司其职,从而导致学校德育课程的考核重课本知识的考核、轻学生德育能力的表现。笔者认为,德育课程考核与德育考核应一体化,综合学校考核、企业鉴定和第三方评价,从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实践能力、情感与价值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1.知识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试卷上,德育试卷应以开卷考核为主,重点测试专业所需的德育素质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讨论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在学生德育课考核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从某种程度讲更能体现学生的职业素质。

3.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是未来岗位实际需要的最基础能力。教师可通过组织一个活动来考核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并记入学生的总和成绩中。

4.情感与价值考核是德育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可从学生的礼貌、礼节情况、遵纪守法情况、是非判断上给出一个结论。这项成绩可与班主任沟通,或与班委会协商给出并在班中公示,以示成绩的公正性。

上述考核,能让学生体验到德育课的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让学生在提高智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情商。

总之,德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和参与,在明确德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被动教学局面,充分利用德育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将理论知识的考核转为知、情、意、行统一的综合素质考核,帮助更多的学生在德育课堂上找回自信。

猜你喜欢

基地实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