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新载体——以广州某高职院校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为例
2013-08-15于晓丹
于晓丹,赵 晨
于晓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东广州511483);赵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东广州511483)。
青年亚文化[1](Youthsubculture)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群体特有的文化。它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与成人文化有一定差距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对成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每年的广交会及其他大型活动期间,大批在校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各类大型活动中,将青年志愿者精神展现在观众面前。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组织协调过程中,笔者所在的学校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青年亚文化的有利因素来激励学生志愿者投身于亚运会的志愿服务,从而使志愿者工作有序、圆满地完成。
一、青年亚文化的内涵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次文化或副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指称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与主流社会文化相区别的边缘性、次生性的一类文化形态。亚文化这一概念在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中被广泛使用,它通常是指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塑造着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亚文化是以主文化为参照的同一共生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类型,是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
青年亚文化显示出显著的“叛逆”色彩,常常以与主(流)文化对抗的姿态出现。科尔曼形象地把青少年亚文化比喻为“存在于成人鼻子底下的另类文化,它拥有不同的语言,特殊的象征符号以及更为重要的价值系统……所有这些使它远离了主体社会所建立的体系和目标”[2]。在东西方文化中,青年亚文化都拥有与主流或主导性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和表现形式。青年亚文化为青年群体所创造,相对主(流)文化,处于从属、次要地位。就它的性质而言,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反抗,是一种情绪宣泄型的文化,在这种亚文化中不乏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成份[3]。
就中国而言,较为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流行时尚开始进入中国,以“摇滚”等为代表的完全异于传统主流文化的文化形式开始出现,这与当时的传统主流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90年代以后,中国的青年亚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随着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的兴起,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性相对减弱,群体间的区别则明显加强。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又使中国的青年亚文化的变化层出不穷,发展出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诸如火星文、拇指控、cosplay、啃老族、蚁族以及以凤姐、芙蓉姐姐等众多网络标杆式人物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形成了当前中国一幅多元、壮观的青年亚文化图景。
二、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首先在于其偏离性的特点。“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4]”。这种偏离性使青年亚文化具备了反主体、反权威、去中心化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这与处于青年时期具有边缘意识、反抗叛逆情结的青年人思想产生共鸣[5]。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商业社会为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与模仿提供了渠道。“目前青年文化所处的消费主义社会背景,以及主体青年文化形态已看作是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往往与现代传媒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状况,使得青年文化可以看作是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6]”
其次是主体性和颠覆性。即青年群体通过不同于传统的符号化表达方式实现个性的张扬,表达对既定规范的反抗,青年群体某些对传统规范的越轨行为也反映了青年对自身价值和主体性的捍卫。颠覆性特征更多是表现在青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文化的偏离和对主(流)文化的抗拒,其目的在于自身特色和价值的保持。抗拒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强调的方式,是青年群体的部分成员在面对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做出的必然反应。
第三是感性化和享乐化。较之成年人,青少年由于其在身心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的特点,处在易受暗示和善于模仿的时期,容易受到各种外在信息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感性化特征,这就决定了青年群体在感知世界的方式上有明显的感性冲动的特征。“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当前社会中到处都充斥着强烈的享乐主义思想,人们的消费欲望被不断制造出来,并深深的影响到了青少年。”[7]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一直被遵循的如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传统价值逐渐被淡化和忽略,享乐主义则成了青年群体乐于接受的信仰。
第四是创新性。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体现了这一群体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与青年群体特性直接相关。青年群体强烈的好奇心理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群不断创新的内部动力,他们适应既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突破自身既往的适应模式。
三、当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亚文化现状
(一)称谓符号化
按卡西尔的观点,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中[8]。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9]。在当今社会环境中,青年群体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群体成员间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称谓新的表征形式,以形象化昵称为主,常借助于网络语言和网络现象。通过各种新的符号,青年群体能够对信息更好地理解、交换和保存。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主要分为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两类,后者又分为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和城市文明志愿者两类。给人以洁净、清新的感觉,因此被称之为“小清新”、“清新派”,每名志愿者都佩戴亚运“志愿彩”,因而又被称为“红领巾”,团队的负责人又被称为“大队长”。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因势利导,通过在学校的官方宣传渠道将志愿者之间的称谓正名化。
(二)交流方式的创新
在2010年亚运会与每年的广交会等大型活动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中,广州各大高校都采用了颇为特色和有效的管理方式。为了使每位志愿者都能与学校保持通畅,不少高校顺应青年学生乐于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特点,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和交流。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志愿者管理部门将志愿者分群,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博客、微博、QQ空间、QQ群里分享他们在亚运会等活动中的经历、体验,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志愿者组织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的需要与想法做出反应。相比传统的学校以红头文件、通知或者辅导员传达的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笔者所在的学校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志愿者喜爱的拇指文化形式(微博、空间等),并配以各系院的信息发布渠道,构建起一个全覆盖、多渠道、高效的亚运会志愿者信息发布平台。
(三)激励形式创新
高校大学生的人格正处于基本成熟的年龄阶段,公众自我觉知意识(public self-awareness)开始增强,他们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希望获得社会和他人的积极评价,以获得自尊[10]。在校大学生是各类大型活动志愿者的主体,由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持续周期长,10月的气温很高,如何使大学生志愿者保持良好的服务热情,成为各高校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此,在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者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各种激励措施。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校团委对各个服务站点的志愿者团体在微博上进行持续报道,增加他们的曝光率。各系每天安排值班老师,由学校派车开往各个服务站点,为他们送去凉茶和点心,让志愿者感到关怀和安慰。
三、启示与建议
1919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其《新教育》中提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指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在笔者看来,道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人自身价值观的确立,这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在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时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群体易于接受的文化形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以提高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接受度。
(一)教育内容要结合社会现实问题
当今社会,人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个体思想的独立性在增强。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方式应多样化,应将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作为道德教育载体和内容。现实问题是社会中各种矛盾、思想、价值观的综合体,易于激发、引起各种价值观和思想碰撞。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前期,广州各高校纷纷开展多种形式的亚运宣传活动。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亚运知识进课堂、亚运知识讲座、亚运知识竞赛、志愿者服务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在校学生了解和掌握亚运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形式对于青年学生价值观引导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要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
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愈来愈大,大量的青年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对其依赖性也愈来愈大。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真实身份都被虚拟化、符号化,加之青年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有技术上的优势,在网络世界的自由程度远大于现实世界。在网络社区里,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自由地设计角色,尽情地宣泄日常生活中积郁的情绪,嘲笑任何僵化的教条[11]。这样的环境下,青年群体自然将网络世界作为理想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演练场,网络就成为青年亚文化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高校的道德教育自然可以利用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媒体的喜好,利用这一新的平台。高校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参与网络世界中,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和解决问题,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三)要注重反映青年身心发展特点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明显,追求理想价值也具有功利性。这样的特点要求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要转变相对固定的课堂说教模式,除了必要的理论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应反映现实,立足当下。对于青年群体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将道德教育工作融入到青年亚文化中,使青年大学生愿意接纳、乐意倾听,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1]在一些研究者看来,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并不严谨,应更加准确地表达为青少年亚文化。在这里笔者在概念上不做这样的区分,本文探讨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因此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不会出现歧义。
[2](英)伯尼斯·马丁著,李中泽译.当代文化流变的社会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69
[3]郑膺予.试论亚文化对青年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3):13~14
[4]肖伟胜.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网络语言[J].社会科学研究,2008,(6)
[5]张高云.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7,(1)
[6]卢德平.青年文化的符号学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班建武.流行文化或亚文化——当代青少年文化属性辨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5)
[8][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3-34
[9]戴维·波普诺,李强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赵庆寺.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文化逻辑[J].当代青年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