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世态民情独家报道——赵翼笔下的清代桂西壮族社会
2013-08-15梁颖峰
□ 梁颖峰
赵翼(1727—1814)字耘松,号瓯北,清代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他34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接着出知广西镇安府,调知广州府,擢贵西兵备道。中年以后,辞官归里,潜心著述,不再出仕。赵翼是清中叶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又是“性灵派”主要代表之一。著有《瓯北诗集》、《瓯北诗话》、《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皇朝武功纪盛》和《檐曝杂记》等。
赵翼出任广西镇安府(府治天保县)知府的具体时间是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三十五年(1770)。他在知府任上努力安边抚民,革弊除害,发展生产,卓有政绩。同时,他在任职期间和还乡退隐之后,或作诗,或著文,对以镇安府为中心的清代桂西壮族社会的世态民情,以及汉文化在当地传播的情况,都有生动形象的描述,堪称别开生面的独家报道。
一、雄奇险怪的边地风光
镇安府下辖天保县(今德保县)、归顺州(今靖西县)、小镇安厅(今那坡县)以及今天天等、大新县的一部分。这一带地处广西西南边陲,西与云南接壤,南相接于越南,地域广袤,高山延绵,层峦叠翠,树木蓊郁。赵翼在《檐曝杂记》和许多诗作中,就描写了镇安雄丽奇特的山水风光。
《镇安水土》一文写到瘴疠的成因和鉴隘塘、地下河的奇观壮景:
镇安故多瘴疠。钮玉樵《粤述》谓暑中有肉毬、肉脚,时出现,而瘴毒尤甚,入其境者,遂无复生还之望。及余至郡,未见有所谓肉毬、肉脚者,瘴亦不甚觉。问之父老,谓“昔时城外满山皆树,故浓阴雾,凝聚不散。今人烟日多,伐薪已至三十里外,是以瘴气尽散”云。惟水最清削,极垢衣荡漾一、二次,则腻尽去,不烦手也。是以不论贫富皆食猪脂以润肠胃。余尝探其水源,在城西三十里,地名鉴隘塘。水从山腹中出,有长石横拦之,长三十余丈,水从石上跌而下作瀑布,极雄壮。城中望之,不啻数百匹白练也。
又另有诗作《鉴隘塘瀑布》:
银河落,天绅垂。昔疑古人多夸词,今乃见之天南陲。峨峨鉴隘塘,山半一穴泉暗滋。不知其源自何所,闻从滇徼诸土司。乃知群山总空腹,中通流水无断时,如人血贯骨肉皮。兹焉伏流出,喷作千顷池。前有长石横拦之,拦不住,水倒飞,建瓴直下五丈旗。抽刀欲斩不可断,空山白战蛟龙螭。惜哉远落蛮徼内,未与天台庐阜名争驰。我为作歌张其奇,只恐青山界破又令人笑徐凝诗。
全篇以比喻、夸张、用典等手法,写出鉴隘塘瀑布的特点和气势。
九层石栈入青云,名字遥从岳藕分。赤立太穷山露骨,倒悬不死树盘筋。天迟开凿留淳气,路入阴森锁瘴氛。只拟此中非世界,谁知鸡犬亦相闻。
描绘出南国极边之地穷山险峰的原生奇态,极为生动传神。
二、丰饶奇特的地方物产
赵翼对镇安府富饶独特的物产也有生动的记载。最让他叹为观止的是那浩瀚无边的树海:“镇安延边与安南接壤处,皆崇山密箐,斧斤所不到,老藤古树,有洪荒所生,至今尚葱郁者。其地冬不落叶,每风来,万叶皆颭,如山之鳞甲,全身皆动,真奇观也。”(《树海》)
《镇安土风》记镇安的地方特产:“靛采蓝盈掬,禾收穗满篝。箬包盐有卤,菹窨菜成油。犬肉多于豕,檀薪贱似楢。鹧鸪羹味荐,蛤蚧药材收。獾胆从蹄剔,猪豪激矢抽。山羊因血捕,水獭为皮搜。石斛花论价,桄榔面可溲。竹根人面活,藤杖女腰柔”,并发出“物产真惊见,民情易给求”的赞叹。除了此诗中列举的蓝靛、禾穗、盐卤、窨菜、犬豕、紫檀、鹧鸪、蛤蚧、狸獾、野猪、野山羊、水獭、石斛花、桄榔面、人面竹、藤杖等16种之外,其他篇章还记载有肉翅虎、白猿、阴桫、镯银、水精、椰树、肉桂、三七、鸡血藤等野生动植矿物,可见镇安地方物产的奇特丰饶。
三、淳朴原始的民族习俗
《镇安土风》中还记录了镇安土民的建筑与居住环境:“篱壁穿多穴,栏房隔作楼。”镇安土民普遍使用这种楼式干栏建筑,是因为当时镇安其地潮湿多瘴气,又多虎患,住干栏上既可隔离潮湿瘴气,又能防范猛兽毒蛇袭击。
在生活习俗方面,《镇安土风》诗中也有记载:“点唇槟汁染,约臂钏纹锼。跳月墟争趁,媐春俗善讴。俪皮齐赘易,握算贾胡留。村妇无弓足,山农总帕头。性愚供使鹿,见小重多牛。”壮民有嚼槟榔以抗湿热避瘴气的习俗,女子喜欢在手臂上带着雕刻花纹的镯子,跳月是指青年男女以歌舞定情的一种社交方式,粤东商人多有在此娶妇立家者,当地妇女全无缠足的陋习,牛除了供耕田还常作有财富的标志。
赵翼还有《土歌》一诗专记壮乡歌墟男女对歌的风俗:
春三二月墟场好,蛮女红妆趁墟嬲。长裙阔袖结束新,不睹弓鞵三寸小。谁家年少来唱歌,不必与侬是中表。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侬酬歌不了。一声声带柔情流,轻如游丝向空袅。有时被风忽吹断,曳过前山又嫋嫋。可怜歌阙脸波横,与郎相约月华皎。曲调多言红豆思,风光罕赋青梅摽。世间真有无碍禅,似入华胥梦缥缈。始知礼法本后起,怀葛之民固未晓。君不见双双粉蝶作对飞,也无媒妁订萝茑。
作者能以客观的态度看待、理解甚至欣赏这些淳朴而原始的民俗,他以客观真实、浓墨重彩的笔触,把这些民俗风情画面淋漓尽致、形神皆备地记录下来,而不妄加菲薄。这些记载,对于民俗学的研究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
四、狭隘自私的土官专制
赵翼来守时,镇安尚有一半行政区未改流,地方土司余势仍大。《镇安民俗》云:
镇安府在粤西之极西,与云南土富州接壤,其南则处处皆安南界也。崇山密箐,颇有瘴。然民最淳,讼狱稀简。县各有头目,其次有甲目,如内地保长之类,小民视之已如官府。有事先诉甲目,皆跪而质讯。甲目不能决,始控头目。头目再不能决,始控于官,则已为健讼者矣。
镇安土司制度森严,官民如主仆,阶级分明,沿袭已久,由地方官族担任的头目、甲目,在民众眼中就如小官府,有讼狱,先讼于甲目,后至头目,最后不能决才找官府。
在狭隘自私的土官专制下,土民百般受虐,苦不堪言。《黔中倮俗》称:
凡土官之于土民,其主仆之分最严,盖自祖宗千百年以来,官常为主,民常为仆,故其视土官,休戚相关,直如发乎天性而无可解免者。粤西田州土官岑宜栋,即岑猛之后,其虐使土民非常法所有。土民虽读书,不许应试,恐其出仕而脱籍也。田州与镇安之奉议州一江相对,每奉议州试日,田民闻炮声但遥望太息而已。生女有姿色,本官辄唤入,不听嫁,不敢字人也。有事控于本官,本官或判不公,负冤者惟私向老土官墓上痛哭,虽有流官辖土司,不敢上诉也。
土官虽允许土民读书,却不准其应试,从而杜绝土民通过仕途改变世代为土官之仆的命运。其他如霸占妇女、贪赃枉法、迫害百姓等,不胜枚举。
五、巧取豪夺的流官“德政”
已改土归流的地方,废除了土司的世袭统治,取消了封建领主制的剥削,是一大进步。但只是以流官代替了土官,土民仍然不能摆脱阶级压迫和剥削,流官的统治也是十分黑暗的。《镇安仓谷、田照二事》一文称:
余在镇安,别无惠民处,惟去其病民者一、二事而已。常平仓谷,每岁例当春借秋还。其谷连穗,故不斗量而权以称出。借时盛以竹筐,每称连筐五十斤,筐重五斤,则民得谷仅四十五斤耳。及还仓,则五十斤之外加筐五斤,息谷五斤,又折耗五斤,共六十五斤为一称,民已加十五斤。然相沿日久,亦视为固然,不敢怨。余赴滇从军之岁,粤西购马万匹济滇军,有司不无所累,遂于收谷时,别制大筐可盛百二十斤者收之,民无可诉也。及明年,余自滇归,已无购马费,则仍循旧例六十五斤可矣,而墨吏意殊不足,然未敢开仓也。余府仓亦有社谷当收,即令于称之六十斤处凿一孔,贯锤绳于其中,不可动移,听民自权。于是民之以两筐来者,剩一筐去,城内外酒肆几不能容。余适以事赴南宁,而归顺州牧欲以购马岁所收为额,州民陈恂等赴宁来控。余立遣役缚其监仓奴及书吏、荷校于仓外,而各属之收谷,皆不敢逾检矣。又天保县令某,先与署府某商谋,谓民间田土无所凭,故易讼,宜按田给照以息争端,实则欲以给照敛钱也。而时未秋,民无所得钱,先使甲目造册,将于秋收后举行,而不虞余之自滇归也。夏六月,余忽回郡,廉知之,以此令向日尚非甚墨,因语以此事固所以息争,而胥役等反藉以需索,则民怨且集于官,不如自以己意出示罢之,尚全其颜面也。然计其所失,已不下万余金。
文中详载流官以每称45斤穗谷借出,按每称60斤收回,后来又找借口以120斤收回,以此加码翻番盘剥郡民;又企图通过颁发田照搜刮民财。
《土例》一文,是对流官因贪财好名而导致地方纷争的虚伪行为的揭露:
有流官不肖者,既征数年,将满任,辄与土民约:某例缴钱若干,吾为汝去之。谓之“卖例”。土民欣然敛财馈官,官为之勒碑示后。后官至,复欲征之,土民不服,故往往滋事。
赵翼以其出守镇安的亲历见闻,对当地山水风光、自然物产、文化习俗、社会状况等所作的诗文报道,许多是历来的文学作品中从未涉及的。尚轈《三家诗话》称:“云松宦游南北数千里之外,所表现固皆不虚,而极险之境地,极怪之人物,皆收入诗料,遂觉少陵、放翁之入蜀,昌黎、东坡之浮海,犹逊其所得所发之奇,可谓极诗中之伟观也。”指出赵翼镇安府诗作在题材、风格上的开拓之功,业已超越杜甫、韩愈、苏轼、陆游诸大家的同类作品。梁章钜《三管诗话》论赵翼的《镇安土风》时指出:“此诗前半胪列详悉,后幅抒写和平。乃今之守镇安者,辄怨恨牢愁,儳然不可终日。固由今昔情形不同,亦其人之度量相越远矣!” 赵翼正是以其开阔 “度量”和别具只眼,对以镇安府为中心的清代桂西壮族社会的世态民情作出别开生面的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