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

2013-08-15江苏省连云港市医疗保险管理处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财政监督 2013年2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计量责任

●江苏省连云港市医疗保险管理处 丁 玲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 磊

一、社会责任会计定义及在中国的发展

(一)基本定义。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会计学家David F Linones 在1968年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在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经济学中的运用。”由此开始了社会各界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讨论与研究。社会责任会计可以说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先就企业社会责任来谈,它是指企业在进行自我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即要关注经济效益之外的其他外部性效益,如企业的环境治理以及职工福利等问题。之后再具体到企业财务管理的会计问题,当前社会责任会计探讨集中在其信息披露领域,认为企业应履行披露社会责任方面会计计量的责任。

(二)在中国的发展。我国引入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此后的90年代,有不少学者将各个领域与社会责任会计相结合来做理论分析,涉及领域包括经济学、会计学以及哲学。沈洪涛、宋献中、许洁莹(2010)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近二十年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与理论贡献。他们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仍局限于传统会计模式,在理论方面如何实现跳出框架是学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此外,在实证研究方面,他们认为在研究企业责任会计师要由以资本市场为主流转为多渠道、多角度的研究路径,这样更有利于实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及问题

(一)背景简述。经过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后,经济危机全面波及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为主的企业可谓经历了寒冬。在经济缓慢回暖的时候,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稳住企业,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润。而对社会责任方面会明显考虑不足,在会计计量以及信息披露上也会存在不充分的情况。此外,我国当前经济仍处在发展之中,社会水平虽有提升但是较发达国家完善的体制来看尚不健全,这时候在不增加企业负担与额外成本的情况下要求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确实稍显困难,会计计量与披露的度量把握不好,容易导致负外部效应,如何引导企业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将社会责任会计转变成促进企业成长的计量模式,使企业不再被动接受社会责任会计计量与披露,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现状与问题。一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意识不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计量与披露积极性不高,从主观上有消极排斥情绪。尽管,企业在成长到一定规模应该引入社会责任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但是当前经济危机使大部分企业遭受损失,部分企业甚至发展成问题,面临重组和倒闭的风险,这时候其无暇顾及具有外部性特征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而使得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有失公允,会计披露也不完整及时。

二是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建设本身考虑,现阶段在这一会计领域理论建设尚有欠缺,对比西方做得较好的国家,我国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更多侧重了二者的比较,由于企业成长环境不同,中西国情尚有差异,单纯依靠西方的理论模式来指导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建设并没有实践意义,有的方式借鉴甚至对我国企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更加影响了社会责任会计实践推行的效率以及影响力。

三是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考虑,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意识不强与相关会计准则建设不健全有关。现有实行的38 项基本会计准则中,并未具体涉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准则。因此缺乏一定的规范标准与强制性的准则,这使得大多数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方面无所适从,无法可依,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相关会计信息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展方向

(一)建立系统的社会责任会计规则。相较于西方国家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发展近20年,我国这一方面相关准则建设尚不完善。一套标准的会计准则可以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并对其产生除道德标准约束外的更为有效的法制约束力。此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是必需的。具体而言,一是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依据其完整的结构,结合我国国情,按照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标准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下面细分的准则。二是完善我国这方面的法制建设。社会责任会计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理论体系建设的缺乏不无关系,国家可以依企业发展现状,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以更好地约束企业行为,使其可以履行社会责任。

(二)平衡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经济开始回暖时,如何让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关注社会效益,是我们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经济效益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所取得的经济性收益,以收入和利润来计量。社会效益则是一个较大的范围,由于其利益相关者较多,就使得实现社会效益成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就企业而言,他所面对的基本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区、员工、居民等。在平衡方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实现区域性相同企业的合作交流,利用规模优势共同提升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在恢复经济效益同时,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可以协同区域、社区内相关的企业共同制定改善社会责任实施的细则,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基于投入较大的污水处理系统共同利用与开发,上下游合作定制,这样就会节省一部分资金,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二是政府机构如海关和税务部门可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做一个考察,对表现突出、社会责任会计工作完善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地方性税收优惠和一些财政政策支持,这样一方面缓解了企业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也让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得到一定的激励。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模式完善。当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计量不够全面完整,一是由于社会责任履行不积极,二是和没有系统的会计计量方式有关。各个企业支出标准不一、费用列支以及预算项目不一,使得企业没有一套系统标准来对其进行准确计量。未来我国要从这一角度考虑如何完善会计计量,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会计几个基本要素的统一,会计在计量过程中有基本要素,具体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也要有基本要素设置,并且要将其进行统一规范。其次,《公司法》的明确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进行计量时,要遵循相关的法制要求,通过公司法规的深入理解进行会计计量,保证计量的正确与及时有效,为社会所用,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用。

(四)不断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制度。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仍处在被动披露阶段,且信息披露体制并不健全。据此,我国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改善,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态度上将企业由被动转为主动披露。之所以存在被动披露现象,一定是主动披露存在着相关疏漏,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披露成本较高,进而与其产生的效益不成正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完善:一是建立信息披露的明细规则,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信息披露要有所侧重。二是在信息披露中激发企业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在信息对称问题上达成一致,只有企业的信息对使用者而言有用,才能给企业带来引致效益,进而促使企业实现主动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1.蔡传里、许家林.2008.论循环经济理念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与创新[J].财会通讯,3。

2.龚明晓.2007.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责任与道德[J].财会通讯,2。

3.胡素华.2008.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5。

4.刘长翠、孔晓婷.2006.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年—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10。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计量责任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