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霍译本部分仿词翻译实例分析
2013-08-15罗薇
罗 薇
一、引言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首次提出“仿拟”这一修辞格,并将其纳入“材料上的辞格”一类,在对仿拟辞格的介绍中凸显了它“仿”和“拟”的特点。由于仿拟辞格的仿拟方式多样,材料丰富,这一辞格已然发展成为当下最为炙手可热的辞格之一,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广告、产品品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仿拟辞格诙谐幽默,长期以来吸引着广大群众,同时也吸引着语言学界的学者们。
学者汪榕培认为仿词是英语词汇构成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陆国强把仿词列为英语构词法的一种:类比构词,并认为它对人类造词提供了重要的语义理据;李鑫华则分析了仿词的哲学思维特点,如此等等,可见仿词已经成为语言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在一众研究学者中,徐国珍对仿词探讨得比较深入,在其专著《仿拟研究》中曾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图示与完型知识来研究仿词,但多见于修辞格层面及其应用层面。反观对仿拟辞格翻译的研究并不多,仿拟翻译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语言学家的重大难题。本文拟从仿词的生成路径出发,取材《红楼梦》原文及霍克斯1973年英译本,用合成空间理论来推导仿词生成路径,结合霍克斯译本中对仿词的翻译分析其译本,根据《红楼梦》中仿词译本的分析总结归纳仿词这一特殊修辞格翻译的可能途径和策略。
二、仿词简介
简单地说,仿词就是为了达到其特有的讽刺、幽默的修辞效果和新鲜、活泼的语言效果,对原有词汇进行“大改造”,临时创造出形式类似,内容上却颇有新意的词语。在英语中,仿词可以被叫作“nonce word”或“imitation word”(a word coined for a particular occasion and not accepted into general usage)。英汉两者的仿词就对“仿词”含义的界定来看有很大的共性,这体现在仿词极强的口语性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于人物对话中,两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汉语中的仿词并非nonce word或imitation word可比拟,汉语仿词自成体系,在翻译中也很难套用,因此在许多学者的著作中,仿词往往被列为不可译一类的修辞格,冯庆华在《实用翻译教程》中也持此看法。
根据心理空间中的“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表征”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根据仿词与原词之间映射的成分将仿词分为音仿、类仿、反仿、合仿、形仿五大类,即仿词形成的五种路径:音、类似意义、反义、音义结合、词形。举例如下:
(1)音仿:草木皆兵——草木皆冰,战斗——战痘;富翁——负翁。
(2)类仿:谈虎色变——谈脚色变,反客为主——反宾为主。
(3)反仿:大众化——小众化,白毛女——白毛男。
(4)合仿:“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形仿是基于仿词与原词在词形上的相似来体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汉语中形仿的例子不多,在《红楼梦》中搜集的35例中也无一例是形仿。但是英语中的形仿却很常见,这源于两种语言不同的书写体系,如:
(5)形仿:marathon——talkthon,clean-cravatish——clean-cravat。
三、仿词的形成路径
从语义学角度来说,仿词的生成是指语言的使用者是对语言常规的一种变异,以引起读者的语境错位。读者需及时调整自身的概念范畴来接收新创的语义。从合成空间理论分析这个调整过程,其本质就是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之间建立部分匹配,然后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映射到一个新“合成”的心理空间,在这一合成空间内动态地形成层创结构。心理空间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它为当代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个仿词的形成离不开心理合成过程,其关键在于跨空间映现,输入空间的部分映射,类属空间,整合和经过组合、完善、精致后的层创结构。在1996年福克尼耶尔与合作者特纳共同发表了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作者在此书中完整而又清晰地建立了合成空间理论模型,并在1997年(149-155)详细论证了各空间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该模型图示如下:
在分析仿词形成路径时,我们有必要将类属空间按照仿词的分类分为四部分:音、同义或类似意义、反义或相对意义、词形四部分。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现和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部分映射即成为“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表征”,仿词的生成路径便有迹可循。下面我们结合《红楼梦》和《红楼梦》霍译本中的实例,运用合成空间理论来分析仿词的生成路径及其翻译。
四、仿词及其翻译实例分析
(一)音仿
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第十九回)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出自贾宝玉之口,这样形象有趣的语言有力地刻画了宝玉的性格,其中所使用的仿词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香芋”和“香玉”两个词发音完全相同,是典型的音仿,输入空间Ⅰ中的“香芋”与输入空间Ⅱ中“香玉”投射到类属空间中,相同的发音这个表征继而被部分投射至合成空间,形成层创结构,在层创结构中动态整合,“玉”不仅与“芋”发音相同,同时也是林黛玉的名字,经组合、完善、精致后,可见宝玉是以“香芋”之于小耗子的宝贵比之林黛玉之于林老爷的珍贵。这样复杂的意义生成体现在霍译本中如下:
组别 期末总成绩 专业技能培训成绩疑惑时,随时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或是同任课教师在线交流,解决疑问。这样也较好的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使之得以丰富。同时,通过微课教学可以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高度融合,为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胜任眼科工作的要求奠定相应的基础[4]。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试验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并且临床实训的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微课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强大促进作用。
It is you who are mistaken.You have seen too little of the world to understand.The vegetable tuber is not the only kind of sweet potato.The daughter of our respected Salt Commissioner Lin is also a sweet potato.She is the sweetest sweet potato of them all.
霍克斯巧妙地避开了原文中的音仿,转而在语义上下功夫,采取了类仿来翻译这句话。在英语中,“potato”可以被用来形容人;“sweet”也可被用来描述香气以及可爱、甜美的性格;于是“sweetest sweet potato”与原文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都非常契合,这样的翻译既体现了原文作者的修辞意图,也保留了“芋”和“玉”意象。
(二)类仿
林黛玉:“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第二十八回)
这里采取的是类似意义仿拟,由于“宝贝”一词,林黛玉顺势由“宝姑娘”薛宝钗仿造出了一个“贝姑娘”,以此来揶揄宝玉,暗示他将薛宝钗视若瑰宝。这句话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也充满了女儿家的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仿词有这样一个特征,即仿词一旦产生往往会对原词产生一定的“挤压”或“贬低”作用,这一特点在这句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这句话涉及语义的反向含义,和词语拆分,对它的翻译就难上加难了,霍克斯的处理方法是:
It’s a good job it was only me they were rude to.If Miss Bao or Miss Cow were to call and they behaved like that to her,what would be really serious.
面对这个极具汉语特色的类仿,霍克斯选择了由一个音仿来演绎,他选择了“cow”来和“宝”形成一对近音词,首先这样做可以保留原文的修辞功能,其次体现它的语用功能。然笔者认为这样的翻译尽管很巧妙,可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这样的语言选择是否合乎林黛玉这位封建官宦小姐的性格和修养,她是否会选用如此充满贬义色彩的词语来讽刺薛宝钗?这一点仍然值得商榷。
(三)反仿
凤姐笑道:“没得白便宜了外人。——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凤姐笑道:“可不是呢,有‘内人’的他才慈软呢,他在咱们娘儿们跟前才是刚硬的呢!”(第十六回)
Xi-feng laughed.“…instead of wasting your kindnesses on those-those little male misses of yours! I shouldn’t have called them‘misses’,though.You treat the misses as your missus and give me the miss! ”…“soft-hearted with his boy friends,maybe,”said Xi-feng with a lubricious smile;“but when he has to do with us women he is hard enough.”
这段翻译的难点并不在于形成“内”“外”对立,而在于形成对立关系之外如何体现“内人”的含义。霍克斯回避了原文语言语带双关的语义部分,转而从发音上寻求出路。他将“内人”译为“missus”,将“外人”译为“misses”,不仅达到了忠于原文的目的,而且考虑到了原文的美学特点,收到了与原文等同的幽默效果。
(四)合仿
“你家去再和那赵二家的商量治你媳妇去罢。”说着,众人都笑了。鸳鸯笑道:“鲍二家的,老祖宗又拉上赵二家的。”贾母也笑道:“可是。我那里记得什么抱着背着的?提起这事来,不由我不生气!”
首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贾母卓越的表达能力和她对时事的清晰认识。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她故意把“鲍二家的”说成是“赵二家的”,转移了话题,然后以开玩笑的方式缓解了气氛,同时又暗指了贾琏的道德问题。“鲍”和“赵”由于发音相近形成第一对音仿词,“抱”和“鲍”以同样的方式结成第二对音仿词,基于“抱”的语义衍生出“背”,形成第三对仿词。与之前两对不同,第三对仿词是类仿,这就是整个合仿的形成过程,音义结合。相比之前阐述过的三种仿词,这种仿词的复杂程度要高一些,在翻译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Better get back to that Zhao Er woman while you have the chance and carry on where you left off with your plans for poisoning her!”the other all laughed.“It was Bao Er’s wife,my old love,not Zhao Er’s,”said Faithful,laughing. “That’s what I said,did I?”Grandmother Jia snapped.“Well,‘Zhao’or‘Bao’or brown cow how can I be expected to remember such things?”
霍克斯采取的仍然是音仿,用音的关联贯穿整个合仿,由“赵”到“鲍”再到“brown cow”,这样的处理方式达到了原作者曹雪芹的初始意图,符合这几个字词在原文中的语用功能。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翻译文字和原作意图的基础上,霍克斯还加入了音韵美,使译文通读起来更具幽默气息。
(五)形仿
如上所述,形仿是利用仿词与被仿词在形状上的相似来体现两者之间的关联。由于汉语的书写体例,汉语中形仿的例子很少,搜集到的《红楼梦》35例中也无一例是形仿。但是英语中的形仿却很常见,这给我们一种启示,即汉语仿词在英译时,可以由英语中的形仿词来体现。以下就是一个典型的形仿翻译实例:
赵姨娘:“小淫妇!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芳官:“我一个女孩儿家,知道什么是粉头面头的!”(第六十回)
“粉头”是古代对妓女的一种称呼,同时也是对女戏子的一种蔑称,因为两者都给人留下了涂脂抹粉的印象,所以“粉头”既可以指妓女也可以被用来称呼女戏子。“粉头”一词中的“粉”有多重含义,如脂粉、粉色、面粉、米粉等等,而后来出现的“面头”就是根据“面粉”这一词语仿造而来,属于类仿。芳官仿造这个“面头”来回避“粉头”的贬损含义,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也是一个携带有浓重民族色彩的词语,其字面意思和传统含义有较大的差别。接下来,我们来看在翻译中形仿的体现。
Little strumpet!...Play-actors and prostitutes are the class of people you belong to;…I’m a little girl,not a trumpet or whatever it was you called me.
在这个译文中,霍克斯利用了他的母语优势,在英语中找到了一对形仿词“strumpet”(妓女)和“trumpet”(喇叭),这对仿词既表达了原文中“粉头”的传统含义又体现了“面头”的语用功能,是很贴合原文翻译策略的。
五、结语
仿词作为最能体现汉语特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的生成路径包含了大量复杂的认知操作,且语料极其丰富,具有极大的偶然性。然而这些复杂的过程还是有迹可循的,从语言的成分将仿词分解为几部分或几个版块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它的形成路径,并逆向探索它的翻译策略。如霍克斯的译本中所体现的,在理清仿词的仿造手法和形成路径后,可以不必拘泥于语音、语义的一一对应,完全可以在其他的板块中找到解答。正是由于仿词可利用的语料非常丰富,在其形成后,译者完全可以利用余下的语料形成新的对应,仿词翻译难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9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5-68
[3]汪榕培,英语新词追踪[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13
[4]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徐国珍,仿拟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6]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M].福州:附件人民出版社,1999;126
[7]Owen Watson,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 England:Hazell Watson&Viney Ltd,1976
[8]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79
[9]Gilles Fauconnier&Mark Turner,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Ed.Adele Goldberg 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 and Language[C].Stanford:CSL I Publications,1996
[10]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1]David Hawkes&John Minford.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 Press,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