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排球教学的创新
2013-08-15魏学军陈文萍
魏学军,陈文萍
魏学军/福州十六中高级教师(福建福州350007);陈文萍/福州八中高级教师(福建福州350004)。
改革开放以来,排球运动逐渐成为群众性活动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学开展排球运动可以促进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发展,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1]。本文根据笔者的实践体会,探讨中学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中学排球教学的安排与高等体育院校的排球教学很不协调,两者之间脱节现象严重,由此产生的弊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中学排球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中学生进入高等体育院校学习排球时基础较差,影响了排球的教学质量;第二,由于中学的排球设施有限和教学安排过少,导致从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到中学任教时,所学排球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这对学校的师资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1.“放羊式”教学的现象严重。在少数学校中,尽管教师选用了一些排球教材进行教学,但教师主要采取“放羊式”教学法,大都在进行几项教学内容同时分组练习时,教师只顾学生其他项目的学习,而忽视排球内容的学习,只是发几个排球给学生,任其自由活动。其结果,大部分学生站着玩,少数学生打球时间少、拣球时间多,甚至有的学生干脆用排球做篮球打、当足球踢,或者站在树阴下乘凉等等,教学收不到排球课应有的效果。
2.教学思想陈旧。一直以来,中学排球教学仍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一直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师仅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和传递,而学生则“填鸭式”地被动接收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学校通常把课堂看作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知识基础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及身体素质的特征。教师常常满足于现有教学方法,进而使得排球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教学的内容非常容易生疏和遗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着急剧变化,灵活性、可塑性较高,可以快速掌握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但缺点是学生在上课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容易疲劳。而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气氛的掌控过于紧张,学生几乎没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约束。在体育课上老师机械地执行教案,与学生间缺乏深层次的交流,进而产生一定的“代沟”。
3.排球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中学排球教学模式单一,学校与体育教师对排球教育重视不够,满足于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被动地去怎样学,这样就忽视了学生能力、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安排中学排球教学时,学校以及体育老师要深入研究并详细掌握新编实验教材。与此同时,根据中学生具体的生理特点,学校和教师要选用适合中学生排球教学的教材及方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上述问题对于增强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素质,对于促进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二、创新排球教学的措施
1.改进排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改进排球教学方法。中学生排球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先学移动、垫球、发球,等到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动作以后再学传球、扣球、拦网,而进行排球的教学比赛则应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2]。按照排球教学大纲要求实施教学的不足就是,非常容易使学生失去练习排球的兴趣。而倘若在排球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训练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先学习扣球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排球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排球都是在看了扣球后,才开始学习传球、垫球、发球等技术的。总而言之,在排球课上精心设计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激发中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排球教学方法的改进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上,对学生而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排球基础以及身体素质上的差异设立针对性教学方案[3]。具体的做法就是,学校对排球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具有层次性,例如,可以采用体育老师推荐以及学生自愿选择等方式进行。而在教学分组方面,则可以采取同质、异质分组的方式混合使用,这样做的优点是:同质分组有利于体育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安排。中学生在身体与排球技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排球基础好的学生在熟悉球性练习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大训练难度,如扣球以及移动接球等,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练习一些其它排球技术动作。通过实施这一措施,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练习内容。而异质分组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有差别,这样可以使技能水平高的同学帮助技能水平低的同学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以及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节省学校的资源。
2.融洽师生关系。随着我国不断地深化教育改革,师生关系逐渐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变。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整个排球教学过程中,需要体育老师逐渐转变角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中学生处于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时期,知识及交往面逐渐扩大,自我独立意识显著增强,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体育老师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相处,摒弃传统教学的“权威”姿态。体育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不但要做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还要做学生们的好朋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感情。同时,在排球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还应该善于把握分寸,避免仅与部分或个别学生交往,以免引起大部分学生的猜疑和不满。因此,体育老师应该开门见山地与所有学生交往交流。
3.创新教学模式。“小团体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小群体,各小组民主选举产生组长,进行分组而治。体育老师依据各小组学生的具体特征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提出多种不同练习方法。小组内的学生可以通过组内讨论从中选择本小组适合的练习方法。同学之间可以自由的交流,各小群体之间也可以自由的交流学习,并在适当时候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小团体教学法”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这一措施,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排球技术心得。学生在密切的交流过程中,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小团体的凝聚力。
4.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中学排球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加强对排球知识方面的传授,例如,通过观看录播或现场直播教学生如何观看比赛、教学生学习排球的发展历史、经典人物典故、排球裁判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体育老师还应该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各种排球比赛的专业术语以及5人接发球防守等技术与战术的区别,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排球知识方面的修养。由此可见,体育老师丰富中学排球教学的授课途径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4]。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排球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而且要从排球比赛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一方面注意教材的难度,另一方面要避免单一性和局部性,保持多样性和全面性。整个排球教材应既有无球技术,又有有球技术,既有发球、垫球、传球中的简单内容,又有扣球和拦网难度较大的复杂内容;而在战术安排上,既有接发球组织进攻的简单进攻战术,又有接扣球组织反攻的简单防守战术。纵观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体育教学思想已经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发展到以体育为手段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及体育锻炼不仅对学生是必需的,而且对所有人的一生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要形成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观,形成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观。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黄汉升.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周立华.成功体育教学案例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侯玉鹭.排球[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