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词汇“石化”现象的原因与消解
2013-08-15张宏琰
张宏琰
张宏琰/广东科技学院助教(广东东莞523083)。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无可质疑的,著名学者威尔逊(Wilson,1972)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石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95%的二语学习得者存在“石化”现象。 “语言石化(僵化)”这个概念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在1972年写的中介语理论中提出:“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趋于保留与他的目的语有关的那些石化了的语言点,语法规则及亚系统特征,不受外语学习者的年龄及其所接受的外语教育的多少的影响。‘石化’了的结构趋于以潜在方式存在,在表面认为已被清除了以后,会在学习者的输出中重新出现。”[1]“石化”也可分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第二语言学习者很难完全消解石化现象,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推迟“石化”的形成。“石化”在词汇中的表现有两种:一是学习者在词汇量上很难扩大,二是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还有倒退的趋势。大学生四级要求词汇量达到4500单词和短语,六级要求6000单词和短语,但是很多大学生很难记住所要求的词汇,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了,也不会运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会说,不会写,对单词的运用能力非常差。这里详细讲解大学生词汇“石化”的原因和消解的途径,以帮助大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大学生的口语和写作中对单词的运用能力。
一、“石化”现象的原因
“石化”原因的研究可以让教师很好地了解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调整他们的教学评估,采用有效的方法防止 “石化”,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毫无疑问,“石化”现象的普遍性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重视,国外做了很多研究,国内现在还处于引进和消化阶段。引起“石化”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也很复杂。国外有很多理论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主要的有5种:心理论,生物论,文化迁移论,认知模式论,和相互作用论。
这里主要介绍相互作用论,从学习者得到的反馈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解释“石化”现象的成因,从而找出消解“石化”现象的方法。以伊丽思(Ellis)为代表的相互作用论认为,教师和同学的不正确的中介语作为输入对语言学习者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课堂上得到的错误的语言输入,导致了语言学习者不正确的沉淀,即“石化”。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课堂中,教师的反馈会对学习者产生正面的,中立的或者负面的影响,这种反馈使学习者对自己语言的使用产生刺激作用。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反馈的功能有三种,一是刺激:教师的及时正面的反馈能激发学习者继续努力;二是加强:可以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三是信息的提供:对错误的信息进行订正,提供正确的信息输入。这是在所有的课堂学习中都用到的。相互作用论的两个代表人物维吉尔(Vigil)和奥勒(Oller)认为,石化过程起源于语用过程,而不是句法的使用过程。[2]也就是说,“石化”过程起源于外在的语言交流,语用因素和内在的语言体系相互作用。当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了正确的知识,在教师正面的反馈中得到强化肯定的反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刺激和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理解或者使用错误时,得到教师的负面反馈后,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理解和输出做出适当的调整。所以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石化”形成和消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错误的输入在学习者的学习系统中固定下来,得到否定的反馈,会进行修改和调整;但是没有被指出来,甚至得到肯定的反馈,那“石化”现象就产生了。当然,就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石化”引起的具体原因,除了教师上课对学生的错误输出和不当的反馈之外,还有母语对英语的负迁移和年龄等等多方面的影响。母语负迁移的表现在汉语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比如在语用方面,当中国人面对别人的夸奖时,一般都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在相对应的英语中,不是“where,where”,而应该是“Thank you! ”本文主要讨论从相互作用论的角度看待英语词汇“石化”现象的消解。
二、消解“石化”现象的策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输入和反馈是“石化”形成和消解的关键。教师的输入必须是正确的,错误的中介语也会给学生带来石化现象。对学生的反馈要及时,正确。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消解学生词汇的“石化”现象。
(一)准确可理解性的输入,优化输入质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输入的知识基于已有的基础上,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经过努力后可以理解消化吸收的知识才是可以有效的输入。由于“石化”现象的普遍性和顽固性,教师本身使用的也是中介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石化”现象,所以教师要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在不同的情境中了解词汇的具体的准确的意义。例如多读英语的原著,看英文版的电影,电视剧,最好能出国进修一段时间,体验英语使用的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对目的语的无限靠近。同时,由于人类生活有许多相同的生活体验,虽然中文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但是还是存在相同的部分。教师可以立足于相同点,找出不同点,给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比如从认知的角度来讲解单词的词义和近义词,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讲解单词的词义和近义词:英文中的head的原型意义是part of the body containing the eyes,nose,mouth and brain,“头”核心的原型意义为身体的一部分,包括眼睛,鼻子,嘴和大脑。进而引申为智力,头脑,领导,领头部分,计量单位等等。汉语的“头”的基本意义是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引申为首领,头脑,计量单位等,这和英语里head的引申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这样就可以消解学生对词义上的石化现象,理解性地去记忆能够记得更长久,使用更准确。另外,上课要用英文讲解,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还要多介绍西方的文化,思维方式,理念,宗教等。对身边发生的时事,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了解英语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可以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慢慢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同时,在讲解词语的词义时,不要孤立地讲解词义,那样太枯燥,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该在具体的句型中,配以适合的情景来讲解。比如在老友记中:Joey:C’mon,you’re going out with the guy! There’s gotta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him!在这里,going out是约会的意思。当我们说约会的时候,就可以使用go out,除了经常使用的词“date”。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记住go out作为约会的用法。另外,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杂志和新闻,多查英英字典,准备一个笔记本做单词笔记,对反复出现的单词查好记下来,在文章中揣摩单词的具体意义。
(二)及时正确的反馈,提高输出的质量
优质的输入是学好语言的必备条件,但是仅有输入,没有输出是达不到本族语言的水平的。必须有一定量的输出,并在不断地调整中进步提高。除了教师准确有效的输入,给学生正确的语言知识,学生自己的理解也非常重要,所以及时正确的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保证优质的输入的同时,要学生不断的操练,吸收。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尽量参与课堂教学,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是书面的写作还是口语的表达。鼓励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通过正面的反馈,刺激学生进一步地加强正确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反复进行操练。同时,对学生错误的表达也要有耐心,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负反馈的同时,又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留有余地。教师可以运用留白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入留白,难点留白,知识留白,思维留白,评价留白等等。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只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评价留白,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有些问题确实回答不了的时候,教师可以说:“某某同学已经答出一部分了,还不错,还有同学要补充吗?”或者说:“某某同学在哪一点答得还不错,在哪一点还需要补充,改正。”等等,对学生进行正面反馈和适当的负面反馈,让其他的同学也参与进来,让答错的同学能改变错误的答案的同时,又很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得到教师肯定的时候,培养了自信心,摆脱对英语的恐惧感,培养对英语的自信心。课后,教师也可以对学过的单词,选出一部分,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尽量用到刚学的词汇,并进行批改。这样,正确或者错误的输出能够得到教师的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反馈而调整,完善学习者的词汇系统,消解词义方面的“石化”现象。除了正当的教学活动和作业,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词汇方面的竞赛或者有趣的活动来鼓励,检验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三、结论
石化的原因的多样化和隐蔽性,英语学习者很难摆脱词汇的“石化”,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消解词汇的“石化”现象,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深化对单词的理解。优化输入的内容,提高输出的语言形式。教师要结合现实情境,讲解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增强学生的运用词汇能力,对学生的输出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行正确的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从而消解或者推迟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石化”现象。
[1]周鑫琴,姚秀梅.英语词汇教学“石化”现象的消解研究——原型范畴理论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2]陈建生.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研究----基于兰盖克语法理论的分析[M].上海:复旦大大学出版社
[3]马晓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石化现象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4]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5]吕芳.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石化现象及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6]白凤欣.国内第二语言习得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理论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