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次全员育人”的内涵及策略探析

2013-08-15郭志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全员分层育人

郭志勇

(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河南 安阳4550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阶段的内容和要求”。面对新形势,职业学校在规划德育目标和内容、设置德育课程、拓展德育途径和组织德育活动时,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要求,探索和创建新形势下的更具科学化的分层德育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1 职业学校全员育人理念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给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遇到了严重的挑战。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丑恶现象给职校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增大。进城务工潮流和外出打工潮流的加剧,使“留守儿童”、“进城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缺乏应有的父爱、母爱和正常的家庭教育,承受着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心理压力。从家庭内部环境来看,下岗待业、离异家庭、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的现实存在,又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职校学生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大众传媒、精神文化产品等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叠加影响不断增强。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难以抵挡得住社会负面影响带来的“离心”作用。

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职业学校着力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德育教育队伍“非全员化”的现象明显存在,“全员育人”流于形式;二是德育手段传统单一,缺少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三是分层考核评价体系缺失,管理格局有待优化提升;四是没有形成全方位、全面、全员抓德育的氛围,德育工作的合力不足。因此,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探索适应职业学校特点的以分层德育为核心的全员育人机制,已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2 职业学校“分层次全员育人”的内涵及功能定位

将分层教学思想推广至德育领域,同样是强调个体差异、注重个体发展的表现,更契合学生道德品质的可持续发展,但德育“分层”的内涵要比教学“分层”的内涵丰富得多,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功能:

功能一:针对个性差异,在教育对象上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德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类,更不能为了执行的方便性,在德育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而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道德素质、行为习惯等情况,努力探寻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规律,选择相适应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诚然,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者繁重的工作负荷,对每位学生进行设计、实施个人教育菜单式的分层德育模式尚不现实。然而就一个班级而言,学生大概可分为若干类别,如按照性格的差异可分为活泼开朗型、内向寡言型、冲动易怒型等;按照行为习惯的好坏可分为循规蹈矩型、偶有违纪型和惹是生非型等;按照学习兴趣浓厚与否、学习目标明确与否可分为酷爱专业型、漫无目的型和极度厌学型等。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完全可以根据各类学生不同的性格、心理、习惯、特点制定相对契合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措施,实施德育分层教育,从而满足其不同的心理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

功能二:突出专业本色和职业特色,在教育目标上因“业”施教

职业教育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道德和职业要求,各专业诸多的不同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行为习惯乃至品性心境,如财会专业、文秘专业的学生要求性情相对稳重、行事相对严谨,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则要求活泼好动、富有表现欲。德育教育如不能充分发掘专业素质培养中所蕴涵的大量德育因素,德育时机就会大为减少,德育成效也将大打折扣。

但长期以来,贯穿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要点主要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对普通中学来说,这些内容似乎能够满足需要,但对职业学校而言,却缺少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德育教育如何体现不同专业的“本色”和如何兼顾今后可能从事职业的特色。换言之,就是德育教育如何分层次向不同专业进行渗透和融合,突出不同专业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的问题。

功能三:根据需求差异,在教育实践上因“时”施教

面对社会的发展需求,德育要与时俱进。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教育要从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出发,与时俱进地捕捉时代信息,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情意并重的家庭人、富有责任感的职业人、健全的思想人为重点,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创新进取,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德育措施和内容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受教者年龄、心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以适应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生理接受力。如刚入校的新生,在经历了中考失利后意志消沉、学习劲头不足,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也缺乏必要准确的认识,针对这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德育工作者应以心理教育、转向教育、目的教育、养成教育等为重点,逐步树立他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成才信心,引导并激励他们学好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三年级学生多数能较好地遵守行为规范,但面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和压力,心情矛盾,前途问题成为他们经常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针对这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德育工作者应侧重对其进行责任教育、创业教育、公关教育,增强其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帮助其掌握生存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分层次全员育人”教育模式应该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针对不同的个体,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突出不同的专业特色,科学合理地设置德育内容和实施措施,有所侧重、有所差别、循序渐进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

3 以“分层德育”为核心推进全员育人机制的实施策略

3.1 强化教职工的分层育人意识,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育人是一项深入学生内心深处、形式多样而外界又难以直接监督的自觉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工作者的道德觉悟和思想境界。要使育人转化为教职工个人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为,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切实改变部分专任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管理和服务部门只“干活儿”不“育人”、教学、管理、服务三大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状态,努力创设“育人是天职”的良好环境。

学校可通过主题讨论等方法,使全体教职工充分明确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育人的愉悦性和自觉性。通过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使“育人是天职”成为全体教职工共同坚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准则和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开展“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育人是天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人心。

3.2 创建分层育人的大德育环境,形成多方面的教育合力

从学校内部而言,实现“分层次全员育人”主要有三条渠道:教师教书育人、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育人、后勤服务人员服务育人。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德育目标的分层制订上、在部门的参与和人员安排上合理调配、相互沟通、协调运行、消除“非全员化”育人的真空地带,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分层次全员育人”的工作网络。

从外部环境来看,学校应拓宽育人途径,创建和优化整个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大德育环境,实行学校、家庭、社会联手育人的新机制。如在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基础上,可利用校园网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密切与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联系,为家长们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或困惑提供渠道或平台。与此同时,还可主动协调社区的教育环境,建立起综合治理的德育教育网络,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3.3 深化学科德育,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分层次全员育人”不只是德育课教学的任务,还是对所有学科提出的共同要求。各学科在教学、实验和课题研究中,都应紧扣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新思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面对潜在的、偶然性的教育时机,各学科应积极主动地寻找学科教学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灵活应变、因势利导,探索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3.4 建立多元化的、渐进性的、动态的分层考核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应尝试采取判断是否体现“质的层面上的教育目标”的方式进行评价,努力去发现教育过程的成功与不足,及时修正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某些偏离预期目标的地方。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采取多元化的、渐进性的、动态的分层次评价标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跟踪,才能形成对学生具有建设性和发展性建议的评价。

分层次德育评价不仅包括对德育目标实施效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德育过程的评价。德育目标和评价内容的确定,应从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出发,分层次涵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效果、情感体验与合作精神、家庭、实践活动等方面,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则应以人为本,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渐进性的和动态性的评价,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激发其兴趣爱好为动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赏识。评价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过程和课堂生活,而应拓展到整个学校、家庭和社会实践生活中,尽可能地从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家长、合作伙伴、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角度,建立对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客观公正的分层考核评价体系。

“分层次全员育人”顺应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值得探索和推广。但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全员育人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又颇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从当前实际出发,着眼未来,共同努力,逐步改进相关体制,创新和完善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

[1]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德全,蒋礼文.新时期学校德育目标分层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姚立迎.论构建高校全员育人的组织体系与实践格局[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

猜你喜欢

全员分层育人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全员核酸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