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人性化
2013-08-15杜玉麒
杜玉麒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1000)
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的后勤管理走过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内容从简单的零星维修扩展到服务综合的多样化。因此,探讨和研究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人性化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后勤管理服务的人性化是指根据员工的自身特点,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服务师生为基本准则,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人本管理。
一、传统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的缺陷
这里的传统管理是指用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学生和员工的行为,严格奖惩、严格管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传统管理对规范和统一师生的行为,保证高校的有序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当今的高校后勤已逐步向社会化发展,一味强调用严格的制度进行控制和监督,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传统管理服务模式的缺陷更加凸显。首先,管理服务模式僵化。强调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控制一切管理资源,把后勤管理服务视为一个没有生命的躯体,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指令,忽视了个人的愿望、要求、能力,员工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后勤管理服务的效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次,管理者与管理服务者之间二者角色不可逆转。管理者是决策者,师生、员工是被服务者和执行者,制定相关方案及进行决策的仍是极少数人,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民主,没有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管理服务模式从传统向人性化转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后勤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的基础
有机的团体管理是有效管理的具体体现。高校后勤中的员工之间、师生之间、被临时聘用人员之间、领导之间等有着复杂的关系网。这些关系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后勤管理服务的成效与运作。因此,改善员工人际关系,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形成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
(二)重视对人的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成功的前提
高校后勤是以管理和服务的方式,通过提供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途径,保障高校教学有序发展,达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后勤管理服务计划的制定、工作的落实实施都要以师生为基础,一切工作都围绕师生展开。因此,人性化管理成为衡量后勤管理服务成败的关键。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其是否有一支强劲有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只有懂得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热情,才能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管理服务的工作中去,也才能使“服务”从根本上得到转化;只有充分了解师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和需要求,才能因人、因事进行服务,使“服务”得到更大限度的延伸;只有善用人才,选择出最合适的“领头羊”,使其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才能使“管理”步入正轨,取得最大的成效。
(三)重视人性化的管理与高效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管理主义认为,人除了躯体还有各种心理需求,而这些心理需求充满了非传统问题。传统管理对人的影响是以服从和惩罚等为基础的,方式直接、效果短暂且缺乏灵活性。现代主义理论认为管理不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且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找准高校后勤管理的定位,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为师生员工不断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根本宗旨,全面营造安全、舒适文明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只有这样,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才能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实现管理与服务上质的飞跃。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服务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是一门“繁、杂、细、变”的工作。后勤管理服务的涵盖面非常广,头绪很多,可谓“繁”;涉及的内容广、牵涉的部门多,可谓“杂”;后勤管理服务有体现学校门面的作用,工作可谓“细”;后勤管理服务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长效的工作,一不留意就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出现问题,这可谓“变”。因此,后勤管理服务千头万绪,必须认真思考,落实有关政策,把工作做到实处。在后勤管理服务的活动中,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凭借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师生员工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服务方法,营造“第一质量、第一时间、第一服务”的高效服务理念和氛围。
(二)营造相互尊重的管理服务环境
后勤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布局精神的指导下,始终坚持“高效务实、节约发展”的宗旨,积极营造“团结、向上、热情、互助”的工作氛围。随着制度的推行和深入、职责范围明确、责任区域日益明显,责任心得到加强。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有极大的感召力,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合理需要,对待员工与被服务者要真诚、公平、公正、热情和主动。最重要的是尊重员工人格,给员工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上一定的“自由度”,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其次,必须加强沟通,营造一个领导关心员工、员工热爱师生、师生尊重员工、员工支持领导的融洽环境;再次,要一视同仁、将心比心,给员工、师生心理一种公平公正感,使后勤管理服务迈上人性化的轨道。
(三)提高管理服务人员的人文品位,增强向心力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优势在于以高等学府作为背景。“高等学府”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也容易使员工因在“学府”工作而产生荣誉感。我们应当抓住这一优势,在满足员工这一心理需求的同时,不间断地对员工们进行定期培训,使员工缩短对业务的熟悉过程,及时交流、借鉴好的经验和业务知识,促使员工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和默契的配合,这有利于员工产生向心力,从而起到稳定队伍、事半功倍的作用。
后勤管理服务实践证明,人是管理科学的根本要素,把握了对人的管理就把握了管理的核心,就为管理的高质量、高效益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后勤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提高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总的来说,传统管理侧重于治标,而人性管理侧重治本,精髓之处就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人性化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必将促进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1]陈传明.管理发展新趋向[Z].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管理科学),2005(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