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优质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云南永仁宜就农村寄宿制小学个案调查
2013-08-15吕天甫周志海
张 洁 吕天甫 周志海
(1.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州教育局,云南 楚雄 675000)
2009年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进入了区域布局的战略调整阶段,随着集中办学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不断增多,学校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除了学校人数增加、班额增加带来的教学管理困难,学生食宿、往返学校途中安全问题、后勤保障问题,教学常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与课外活动管理以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等基本问题之外,怎样让农村寄宿制学生在学校能够留得住,并且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个性和谐发展,是农村中小学校长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更是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面临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优质教育环境问题。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宜就中心小学近年来一直进行着积极地实践和探索。
永仁宜就中心小学,是全镇仅存的3所小学之一 (1994年之前,全镇有48所小学),也是全县最大的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目前学校在校学生872人,21个教学班,寄宿制学生652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5%,宜就属山区少数民族乡镇,全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2%。校长古润荣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把学校的办学目标确立为:创建小学生100优评价体系,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激励孩子自主学习,快乐成长,打造乡镇寄宿制小学优质品牌。在办学思路上体现:通过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勤工俭学,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劳动,培养师生朴实而积极的珍视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通过建立富有学校特色的有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楚雄州永仁宜就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过程中突出的成绩与鲜明的特色,这就是在学校这一育人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快乐地生活学习,而且在这块育人平台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充分展示个性,培养适合自己、利于社会的多种才能,实现“合格+特长”的发展。
一、创造优质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通过勤工俭学改善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意识和基本的劳动能力。学校地处山区,寄宿制学生多,食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蔬菜采买困难,并且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古校长组织师生开辟勤工俭学基地,通过蔬菜种植、养猪,想方设法改善学生的生活。所不同的是,学校的菜地就在校园内、球场边、路边、教室前,只要是没有水泥浇灌过的地方,都尽量开辟成菜地,分由各班管理,现在利用校园内空地开辟的蔬菜基地已有8亩。校园菜地既是绿化景观之一,又是改善学生伙食的重要来源。在宜就小学,学生吃饭不需要定量,吃饱为止,每天吃一次肉,两菜一汤,寄宿制学生全部可以免费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学生每顿都能吃上肉。调研中发现,师生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非常高,其劳动成果可以卖给食堂,换成班费,供班集体使用。非寄宿制学生,按照每人每月20斤大米或者75元标准交给学校,也可以在学校就餐。学生们在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逐渐培养了自己作为创造劳动成果主人的尊严感和尽情享受自己成果的自豪与愉悦感。
(二)通过建立富有学校特色,形成有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宜就中心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成长。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快乐成长,通过实施“小学生100优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评价体系体现几大特点: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寓良好习惯培养于各科教学及各项工作中;结合小学阶段8个学科及学校对学生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课外活动、兴趣特长4个方面,每学期列出10项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只有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没有优生、差生之说”的理念下,以等级制为评价标准,让学生在争取优秀的成长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校达标验评组综合评价结合;尊重学生的素质差异,通过多种兴趣活动,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淡化学科独立评价,强调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综合,通过班级考核,促进以班级为整体的教师间的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小学生操行登记》、《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以及学生的平时作业等过程的记录,注重过程的记录管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出80分达标的基本分数标准。在100优评价体系中,小学12个学期共设计有120个“优秀”,到六年级结束时,获得100个以上“优”者为优等;80个以上“优”,等级为良;获60个以上“优”,等级为中等,获59个优者,则等级为差等。在这样的评价导向和评价体系下,学生们能够学得开心,学得快乐,能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尽情地发挥其特长。学校没有了学习上的失败者,不再是产生“差生”的地方,相反更能够让学生从记录、见证自己成长的“成长报告”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品味自己成长过程的烦恼与快乐,品味点滴进步带来的自信与希望。具体细化又适合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一种信任、安全的优质育人环境,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宜就小学把“我文明、我努力、我成长、我快乐”作为校园文明精神来追求。在寄宿制小学生德育管理规范中,他们“强化习惯养成教育”,通过确定校园“文明行为习惯标准”、“学习行为习惯标准”、 “卫生行为习惯标准”、“小学生一日常规”以及“小学生操行评定制度”等方面具体加以落实。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比制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关注他人、荣辱与共的群体文明意识;通过“三生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提高生存能力。在低年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几乎是在教师点滴指导下逐渐养成,为了减少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隐患,学校采取双周放假制,在不放假的周六中午,生活指导教师要指导并亲自带领低年级学生洗衣服、剪指甲,洗头洗澡,下午两点到四点午睡。校长告诉我们,这样做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内务,吃好睡好,学会成为有良好生活习惯的文明人。
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即使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学校的教育陶冶下,无论从外在形象的干净整洁,到内心的快乐自在,再到内在个性的文明自信,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变化着、成长着。而这一切,在于学校为农村寄宿制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个性的优质育人环境。
二、关于形成“学校优质育人环境”的思考
校园优质育人环境,是学校在明确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立足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培养健全人格为长远目标,有计划地为学生营造健康的生活、学习、娱乐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包括各种显性的要求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两类。其特征是立足于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是对人的终身发展负责,而不仅仅是以成功失败论英雄,是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现有条件下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育人氛围,而不在于是否拥有高档豪华的物质资源配置。对于民族地区的山区义务教育寄宿制中小学来说,前者显得尤为重要,校长灵魂作用的有效发挥则是关键。
(一)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质量内涵,外部环境的支持是学校内部管理的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动力保障。其质量内涵无疑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健康人格奠基的育人标准,外部环境是指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需要从导向到具体要求,从管理和评价指标、方式到具体内容等,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需要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这类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办学资源进行积极实践,探索出既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实际,又有着鲜明个性色彩的管理模式。以永仁县为例,学校布局调整后,县教育局提出全县的办学方向是:小学抓特色,初中抓巩固,高中抓质量。在这一导向下,宜就中心小学得以大胆探索,同时县教育局也主动配合学校的实践活动,允许学校按照自己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鼓励他们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办学模式。对于学校内部而言,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观的确立及其具体实施,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标准。
在实践中,县教育局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教育局从政策、导向上引导鼓励,学校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各显神通,力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教育局组织专家评估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办学模式和特色,评估、诊断是否符合学校自己特点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表彰、推广。
(二)学校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自身富有特色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的重点,是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质量优质均衡的关键。与非寄宿制学校相比,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校生活除了日常上课、课外活动之外,还包括衣食住行等内务的整理、生活的自理、生活费用开支计划以及多方面的人际交往。这一变化带来教师角色更加多重,职能更加宽泛,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学校教育对未成年寄宿制学生的影响更加细致、广泛而深远。同时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也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对衡量和检验学校的育人质量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长期以来,以学生考试分数为重要评价指标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学校办学失去了应有的个性,还使多数农村中小学长期在考试成绩排名尴尬的境地中挣扎。学生的考试分数既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成长过程,也难于涵盖教师的劳动过程和劳动质量,难于涵盖学校的办学过程和办学质量。因此,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又富有特色的学校评价体系,应该成为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的重点和必由之路。永仁宜就中心小学在办学实践中,在明确“以人为本、关注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从学生的生活、日常行为到办学体系,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教,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的参与,从教和学的过程到结果,建立和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因为如此,永仁宜就中心小学的整个学校面貌,才会显得秩序井然但又生机勃勃。
对于包括寄宿制学校在内的农村中小学,在建立自身的育人质量评价标准时,需要考虑既有基本的合格标准,又有特长标准,能够既体现过程,又注重结果,既照顾了学生的学,又兼顾了教师的教,从多角度全面建立能够反映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使学校能够从方向上既体现促进学生发展,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广大家长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客观需求,而且更能够有利于学校的办学质量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
(三)勤工俭学的成果不仅是让家长放心和满意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重要途径,勤工俭学还同样是农村中小学特有的育人环境。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底线”作用是缓解学校后勤采购供应压力,为学校食堂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直接作用是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劳动意识、基本劳动技能。勤工俭学成果是办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最具说服力的标志之一。深远意义在于勤工俭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作为主体的人创造生活的过程,品尝劳动成果的过程则是享受生活的过程,勤工俭学同样是农村中小学特有的育人环境。但是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真正有勤工俭学基地的学校不多,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更少,直接原因是:集中办学极大地增加了学校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学校精力难以顾及。
在切实有效地发挥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的作用,办群众满意教育的问题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作用的发挥是关键。从土地的置换或租用,到县级农科人员进校园指导学校种植养殖,从为学校配备编制内的后勤人员,到把勤工俭学纳入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的考核指标等等,需要通过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从政策上引导,从经费上予以保障,措施上保证。
学校的优质环境是学校领导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创造出来,并通过优质育人质量来体现。优质的标志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而言,既能够感受成长的动力,挑战的压力,又能感受到安全与信赖,能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对于整个学校而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各方面潜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培育环境。对于社会而言,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内涵,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杨启亮,“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2]杨启亮,“转向‘兜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 [J].教育研究2011,(4).
[3]陈学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究竟是什么?”[J].教育发展研究.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