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语英语混用对英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3-08-15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英文单词外来词混用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1442)

粤语英语混用现象对粤广地区学习者英语的习得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其正面的影响要积极充分利用,将其作用发挥最大,但是对负面的影响却不必强迫禁止或杜绝,而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和修正,从而尽可能地规避其对学习英语的负迁移作用,将其降至最小;同时也验证了语言习得不仅要强调“语言输入”,尤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也要强调有效的“语言输出”,从而发挥其对语言习得的积极意义。

一、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所创立的第二语言学习得理论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二语习得理论之一。他的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假说,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是其中之一。根据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他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comprehensive)、趣味与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not grammatical sequenced)和足够的钧人量(i+1)。因此该理论启示我们教师要给学生输入并理解比当前语言稍多一点的语料材料;教学中输入的信息要让学生可理解,并且所讲的东西要注意趣味性和关联性,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输入量,但不要过多;控制为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加一点点,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粤语英语混用对英语习得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一)粤语英语混用现象之概述

作为我国七大方言之一的粤语当今形成了一些新的现象,一是粤语方言中大量存在外语借词的情况,尤其是英源外来词。这些英源外来词不仅被广东人直接使用,而且有的更是被转换成粤语里的词汇,例如霹雳舞(break dance),奶昔(milk shake)、士多(store)、巴士(bus)、波(ball)等等。广东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生活中说粤语的时经常夹杂着英语来交流,而且这种现象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港产和广产影视作品里看到,在香港影视作品里尤为常见。二是粤语与英语混用现象经常存在。例如:呢单case——这个案子、full晒——满了、俾cash——给现金、cool-cool地——有的冷傲、ha唔happy——高兴不高兴等等。香港出现这种现象早已有研究,并有其特殊原因,在这里我们只关注广东地区的这种现象。广东地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古对外贸易、后殖民主义统治等历史因素、地处岭南、面向大海、毗邻港澳等地域因素、受西方殖民文化遗迹港澳流行潮流风等影响的文化因素等,同时粤语方言中存在大量外语借词现象本身也是粤语英语混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这里主要侧重粤语与英语混用现象的研究。

粤语与英语混用的现象主要有两种:1.直接使用英语词汇,比如book房——订房;好heart——好受伤,伤心等。2.音译英语词汇,例如波——球,是英语ball的音译,因此衍生出一些词汇:踢波——踢球;波鞋——球鞋等。实际使用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截取英文单词的部分发音或拼写,如:(1)我做野都好PRO。(2)你可以坐LI上去。

(二)粤语英语混用现象对英语习得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现实生活中粤广地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在粤语中夹杂着英文,主要是同周围的语言环境有关。例如模仿香港电影作品里的对白、粤语流行杂志书籍的语言等,同时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和外国人进入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圈子等。网上有一份关于“广州地区粤语英语混用现象”的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调查对象的年龄、教育程度、粤语中混用英语的目的或原因等因素进行了调研。最后调研结果发现:发生粤语英语混用现象的人群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30岁以下),有90%以上的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将粤语英语混用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非刻意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和融入本土生活交际圈的需要,以及受香港文化的影响或对其认可等。由此可以看出年轻人学习习得能力要强,较爱追求潮流,从众心理强,同时教育程度高使得接触语料面更广,外界语言使用环境等对学习者语言习得影响甚大。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使用(说)生活中常见的粤语夹杂英语的句子几乎毫无障碍,并在实际交际中没有困难,这说明他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有效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他们在此过程中习得如果去使用(说)。然而他们在具体被问到夹杂使用的英文具体所指和含义时,却大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有人不清楚“你好酷”中的“酷”来自英文单词cool的音译;有人不清楚“你可以坐LI上去”中的“LI”是英文单词lift的缩写。这说明他们能通过充分的听和阅读方式发生语言输入,进行语言的模仿(习得),然而却在说和写时不能产生有效的语言输出,出现很多错误或使用缺陷。

具体到上述三种粤语英语混用的现象,混用时直接使用英文词汇,整体上至少要求混用时能发出这个单词的“音”和了解大体的“形”也即单词的拼写。由于外在语言输入时量多而且又比较直观,所以这种混用对使用者(学习者)英文学习还是有较大的正面帮助。英文词汇音译的混用,由于是取英文词汇的谐音等,本身就遮盖了原来英文单词的“形”而大体保留原来的“音”。因此大多使用者(学习者)能大体掌握该单词的发音但是对其“形”的了解却比第一种混用方式要大打折扣。至于第三种混用的方式即截取英文单词的部分的方式,由于本身对英文词汇制造了一种残缺,从而在其“音”和“行”方面都大大地偏移了其本来面貌,最终使得使用者(学习者)对该词汇无论是“音”还是“形”方面的认识都是残缺不全的,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会带来一些后遗症。教学中我们发现:例(1)中,很少有学习者能够把PRO正确拼写出来但是他们知道是“专业”的意思;例(2)中LI他们知道是“电梯、上下升降机”的意思,但是却不清楚原来就是英文单词lift。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完全能够模仿以上粤语英语混用的说法,而且能够完成交际的功能,但写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正确输出。另外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发现:很多人由于受到粤语与英语混用的影响,对一些单词的发音总是少了或者残缺了一部分音,从而导致在英文写作时很多单词的拼写也是残缺不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上粤语英语混用的三种方式对我们英语的习得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方式一起到的正面作用比较大,能够帮助学习者较直观地生动地认知和学习英语;方式二能够帮助学习者认知英文单词的发音,但却是一种模糊的认知途径,有点像我们初学英语的时候给英文单词注上汉字来识别读音;方式三在实际运用中常有,而且也能完成交际过程,但是却给学习者带来一种对英文“似懂非懂”甚至变成一种错误的导向。于是有研究者认为:针对广东地区英语学习者的这种现象,应该强迫禁止或杜绝粤语英语混用的现象,从而避免其对英语习得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笔者却认为不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解决粤语英语混用对英语习得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建议:1.针对第一种混用的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能够给英语带来直观、有效的展示和演练的机会,加深学习者对其印象。2.针对音译方式的混用,可以通过编写专门粤语与音译过来对应的英语词汇的教材或培训资料和手册,包括一些可视的影视材料都可以注解上英文词汇,然后供粤广地区的广大学习者参照使用。另外也可以通过接受正规的培训和学习,从而能很好地帮助学习者能正确的英语习得。3.至于截取英文词汇部分混用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要给学习者输入大量的、正规的书面和可视材料,也要在英语课堂上由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和修正,从而规避其对学习者英语学习造成的负面作用。

粤语英语混用现象已经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了,已经成为一部分广东人的使用习惯,有的沉淀下来后甚至成为了一种在实际运用中他们认为正确的或者说更有效的而不能取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不能说禁止就能禁止的了的。很多时候使用外来词的场合有其特殊的意义,1.为了强调的目的。比如“呢款新机系iphone3嘅evolution版,包你满意。”,这里用了“evolution”这个词,意指“升级、进化”。全句意思是iphone4是iphone3的改良版,各方面性能都比iphone3要强大。如果直接用“改良”“改进”“升级”都尚不足以强调“evolution”的意思,而且这样说也显示了iphone4的时尚性。2.外来词词意的延伸。比如“我今唛真系好 heart,被佢拒绝咗。”,这里“heart”的发音与英语是不同的。为什么不直接用“受伤”,其中微妙要细细体会。[6]heart放在粤语中表达的意思除了受伤害之外,还带有“沮丧、灰心”之意,并且直接表明程度之深,是“很受伤而且有点沮丧”的意思。3.表达简洁的目的。有些词用英语来表达反而更能让人理解。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英语的普及使得一些词汇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可能网球本就是国外比较兴的,所以也习惯性地用外来词来表达。4.纯粹习惯的用法。例如:冇得同佢挥(fight),海报——poster,主管——master等等。5.使用场合限制。通常会说“我同你咁 friend”之类的,表明关系很哥们。再如“shopping”这个词,只有跟熟人一起逛街才说“去shopping”,不熟的人是一般不会这样说的。粤语中夹英文并非刻意,而是一种用语习惯。而这些英语融入粤语后,意思也或多或少有所改变,甚至有时发音都会不同。所以,在教授那些喜欢粤语英语混用的广东学习者英语时,应该特别加强对这种现象加以正确的引导和修正,而不是只是一味地简单地去阻止或杜绝它的发生。

三、结 语

语言输入理论尤其是有效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与语言习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理论对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这种语言输入中还存在着输入方式、输入内容的数量、社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的差别和影响。另一方面片面强调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作用是不可取的,同时也要注重有效的语言输出,而文章所讨论的粤语英语混用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1]Diane Larsen-Freeman & Michael H. Long 2000.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陈启霞.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及“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J].科技信息,2011(13).

[3]李楚成.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13-19.

[4]吴利琴.后殖民语境下粤语英化现象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池州学院学报,2010(5):83-87.

[5]周雪华.从粤语的英源外来词探析广府文化的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9-72.

[6]向蓉.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使役动词的习得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猜你喜欢

英文单词外来词混用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
外出玩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农药配制和混用
英文
眼药水混用致一过性全盲一例
海滩边度假
《铁路信号显示的发展与思考》之三——多种显示制式混用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