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2013-08-15于丽荣

船舶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作风

于丽荣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开展全面工作的基础,其作风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才能进一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以良好的党风带动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从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

1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等几个方面,作风建设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完善的有机统一体。完善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综合性强,涉及广泛,几乎涵盖高校各个部门。在实现作风长效化建设过程中,需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1 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作风建设不是单纯由一个部门或一个过程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相联系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部门和各个环节都要发挥作用,既要统揽全局,又要关注细节。机制的构建要力求配套,相互补充,彼此配合,环环相扣,形成合力。

1.2 规划性和实效性原则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要从高校实际出发,以努力解决各项作风建设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为目的。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不能一劳永逸,需要制订统一规划并分阶段逐层分解,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依据实际效果加以改进,逐步建立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长效制度,解决突出问题。

1.3 效率性和创新性原则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是要建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能正常运转监督和提升工作效率的运行机制。在构建初期就需召开机关干部、教师、职工代表等不同层次的民主座谈会以及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各项作风建设问题的深层次矛盾,注重实效。在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过程中,各部门也要紧密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广泛征求师生对完善和健全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在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观念、新挑战,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

2 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途径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也面临着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在组织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方面,任务更艰巨,要求也更高,制订和实施长效机制,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2.1 增强宗旨意识,确立学习教育机制

党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需要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形成。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建的一项长期任务,不断学习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好基础性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从根本上端正党的作风。

2.1.1 扎实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做到系统性,又要做到长期性,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站在马列主义根本立场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强化自身政治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意识,与时俱进,用新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活动开展。

2.1.2 完善健全学习制度

建立健全党员学习管理的规章制度,将学习内容、形式、手段等合理规划,激发党员学习热情和参与主动性。在完善党课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开展民主座谈会、调查实践、方针政策通报会等活动,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理论素养,践行党的宗旨。

2.1.3 拓展自身学习能力

党员干部要加强责任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相关辅导和培训,开拓自身视野,不断吸收新知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为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2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作风建设核心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高校党建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健全党员联系,落实群众路线,构建党风长效机制,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任务。

2.2.1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方针政策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群众路线作风是党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尤其是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走到群众中去,让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学校最新工作动态,推动校务公开,必要时可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

2.2.2 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广大党员要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校群众路线长效机制落实过程中,要强调党员的宗旨意识,强调先进性教育。在制度方面,可将一些成熟的实践经验和效果良好的措施逐步制度化,如在开展“四风”教育过程中,党内民主生活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体现出新形势下的正能量,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2.3 转变工作作风,继承优良传统

高校作风建设要培养一种求真务实,勇抓机遇,共克时艰的模式。倡导求真务实的风气,在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的基础上,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学校改革大方向,重点解决发展瓶颈,畅通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议事执行机制,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2.3.1 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群众观念

高校党建需要将学校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主客观因素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在解决高校党建作风方面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政治素养、大局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要深入群众,切实解决一线实际问题,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将一线教师利益考虑在党员干部前面。要有大局观念,部门之间形成相互配合、彼此补台的良好格局。

2.3.2 坚定组织观念和树立领导模范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风机制的建立,要杜绝浮躁心态,摆脱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摒弃“一言堂”、家长制,改进领导方式,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党内民主。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教学和育人,努力为一线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成长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上多下功夫,切实做好基础工作。积极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拓展高校党建新局面。

2.3.3 发扬艰苦奋斗和坚守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是衡量群众威信的重要参考,是党员干部形象的重要表现。在高校改革深入的过程中,随着办学规模和产学研的拓展,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一些不良思想开始凸显。因此,加强党员干部廉洁教育,发扬我党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培养一支作风廉洁、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生活品味高尚、纪律严明、素质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成为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此外,还应加强党内外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和监察审计制度,尤其在经济审计方面增强民主监督,增强透明度。从制度建立和运行机制上杜绝腐败,防止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高校蔓延,在学校范围内让党员干部养成廉洁自律的生活作风,切实发扬高校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增强清正廉洁的思想意识。

2.4 开展创先争优,拓展党风建设新思路

1)创先争优活动是我党巩固和开展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成果的迫切需求和重要措施。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和长期性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创先争优对策的重要力量,关系到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在群众中的影响。

2)创先争优活动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升华的过程,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延伸。做好基层创先争优工作,能够明确职责、促进落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党风制度建设的有力补充。

3)创先争优活动能够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创造性,为党风建设提供新思路。能有力推动基层解放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落实好群众路线,抓住基层党建特色与重点,加强基层党建科学化发展,统筹抓好各个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建设。同时能够与时俱进,在促进党风建设的制度化、长效化的基础上,向借鉴经验、发挥特色和勇于创新的新思路发展,让基层党建成果在实践中巩固、提升。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面临改革时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完善高校党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在落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形成制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1]王伟.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工作作风建设[J].许昌学院学报,2011(6):135-137.

[2]洪蓉蓉.试论高校党组织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58-60.

[3]刘林娟.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途径[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62-63+66.

[4]徐超.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24-127.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作风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