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予倩抗战时期广西黄姚文学活动探赜

2013-08-15刘开娥

传播与版权 2013年4期
关键词:昭平黄姚日报

□ 刘开娥

欧阳予倩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和电影艺术家,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予倩先生晚年在回忆性著述《电影半路出家记》(1961)中提到过,1944年他和一批人从桂林疏散到昭平,再从昭平县城撤到黄姚。但文字简略,以致予倩先生的很多研究者都不了解先生生命中的这一片段。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予倩先生的黄姚行迹作一个回溯和探究。

一、名人与胜地:邂逅于烽烟之中

1938年4月下旬,欧阳予倩应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先生邀请,从香港经梧州和南宁来到桂林。马君武请老同学来是为了改革桂剧,因为当时马君武兼任广西戏剧改进会会长。欧阳予倩到桂林后,“在四个月中,演讲十次以上,排一个桂戏,三个话剧,写短文五六篇”,做了很多工作,成绩非常显著。四个月后,为安全起见,他离开桂林去了香港。又一年后,欧阳予倩再次应马君武、白经天邀请,重到桂林从事桂剧改革。

这次欧阳予倩在桂林呆了七年,直到抗战胜利才离开。这七年里,一大批的文化人,包括郭沫若、茅盾、巴金、王鲁彦、艾芜、端木蕻良,以及欧阳予倩、田汉、洪深、夏衍,还有美术界的徐悲鸿等,都聚集桂林,把桂林的文化推向了历史最高点。“194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桂林文化城的现代戏剧运动也是空前繁荣。以田汉、欧阳予倩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中国现代戏剧传统传播到桂林,并使其和当地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戏剧传统相结合,使之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

那么,既然文化城的戏剧和文艺事业如此红红火火轰轰烈烈,为什么欧阳予倩先生又会有南迁昭平,转走黄姚小镇,留下一段不长也不怎么为人所知的足迹呢?

其实,当时桂林之所以会聚了全中国方方面面著名的文化人,是因为早在1938年秋,日寇已经攻陷了上海,战火燃到了江南。而桂林,暂时还属于后方,是故文化界人士转移、集中到桂林,继续开展抗敌救国行动。但是到了1944年5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在湘桂战役中不战而溃,日寇占领了衡阳,桂林已经成了前线,形势变得危急起来。于是在桂林的文化人开始向贵州、重庆、香港等地转移疏散,而欧阳予倩先生则直至9月上旬才开始撤往桂东地区的昭平县。田汉先生在贺予倩先生七十三岁寿辰的诗写道:“桂林一炬又千笳,兄向昭平我向巴。”说的正是这个事情。在《电影半路出家记》中,予倩先生记述道:“1944年长沙失陷,桂林吃紧,有些人向贵州、重庆疏散。我一家和广西艺术馆一批人沿漓江东下,到了昭平县。不久,昭平的邻县蒙山陷敌,昭平危在旦夕,我们又翻山越岭,向东退到昭平、贺县之间的一个小村镇黄姚。在那里过了九个月,到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后两个月才离开。”

如此看来,欧阳予倩先生之到黄姚,不是在和平的日子里,在风和日丽下去观赏胜景;而是在烽火硝烟之际,在战斗的锋线上,在与敌人背靠背的时空间中,为继续开展抗敌救国的革命活动,不经意间,在黄姚留下了他的匆匆步履。

二、欧阳予倩在黄姚的文学活动:办报、写时评和杂文

予倩先生1944年9月率领广西省立艺术馆一批人疏散到昭平,直到1945年10月返回桂林,驻留了共13个月。而其间“1945年1月27日迁移黄姚镇”,则在黄姚镇的时间,共8个月有余。

欧阳予倩先生在黄姚最重要的工作,是创办并主持出版、发行《广西日报》昭平版。《广西日报》昭平版是桂林的中共地下组织领导创办的敌后抗日民主宣传阵地。刚开始,社务委员会主任是陈劭先,创刊不久,即由欧阳予倩接任。嗣后,因日寇迫近昭平县城,《广西日报》昭平版一干人员就撤到了黄姚。

在黄姚,欧阳予倩不仅是报社负责人,自己也撰写了大量社论、专论和副刊文章,保存下来的大小文章计有40余篇。但因为欧阳予倩和张锡昌等人写社论时均不署名,题目、内容又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后确定的,这样一来,现在要说明哪一篇社论是谁执笔的、属于谁的,已经记忆不清,甚至也没有必要查清。因而,予倩先生这个时期的很多文章并没有收录到《欧阳予倩全集》(1980、1990)里。但苏关鑫先生在《欧阳予倩年表》中还列了予倩先生在黄姚发表于《广西日报》昭平版上的《艺术与民众》等文章11篇,《怀旧录》列了3篇,实际共15篇。还有一个歌剧剧本原稿《得救了的和平之神》已散佚,各种欧阳予倩先生的著作中都未见收录。

欧阳予倩先生的大量文章,加之同志们的编写、创作,使《广西日报》昭平版成为桂粤湘边区敌后的新闻尖兵,抗日救国斗争的一面旗帜。当时《广西日报》有宜山版、百色版——这二者都是桂系当局的机关报。而昭平版虽然也打着桂系当局机关报的招牌,却是中共桂林文委领导下的,团结各方爱国人士加强抗敌救国宣传的极为重要的阵地。正如张锡昌在报纸创刊号增刊上发表的《保卫桂东南的号角响了》中所指出的那样,《广西日报》昭平版,是桂东南的号角,也是桂东南的子弟击败日寇的精神武器!它大力宣传“团结抗战、抗战必胜”思想,在短短的11个月里,共出报295期(号)。同时副刊办得相当活跃,共出刊199期,发行量到达4000多份,覆盖桂东各县外,还传递到湘南的江华、临武,粤北的连县、曲江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抗日救亡斗争起到了积极的影响,甚至被敌视它的反动势力称之为“莫斯科《真理报》桂东版”,作用巨大,为桂东南抗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广西日报》昭平版的重要贡献离不开欧阳予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论者形象地指出:“欧阳予倩先生是著名的戏剧家。如果说,把昭平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受群众喜爱的成绩看成是一出多幕剧的话,则可以说,欧阳予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总导演兼出色的演员。”在我们看来,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若不如此,为何他的一篇休刊词(指1945年9月29日、30日为《广西日报》昭平版休刊而作《光荣的十一个月》),就如此激动人心,让经历过黄姚岁月的每一个人久久不能忘怀呢?

除了写文章,领导《广西日报》昭平版出版发行之外,予倩先生还做了大量有利于抗战和有益于当地民众的工作。他与千家驹一起创办了临江中学黄姚分校;和莫乃群、千家驹等人一起筹办黄姚图书馆,为此还与小学老师们一起挑着箩筐挨家挨户捐书;他和女儿欧阳敬如一起组织当地妇女们开办了识字班,至今还有黄姚的老婆婆能背诵当年他们父女俩教的课文。为了开展抗日宣传,教育群众,他们在黄姚镇寨门外的古戏台上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铁蹄下的歌女》等剧目,予倩父女俩同台表演,一时传为佳话。在予倩先生的领导、组织和带动下,省立艺术馆在黄姚举办过6次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包括画展、影展和民众晚会。这些活动,活跃了社内以及黄姚当地的文化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团结、凝聚了群众,鼓舞了斗志,使大家充满信心,积极投入到抗敌救国的斗争中。

三、求真爱国:欧阳予倩黄姚时期文学活动的主题

田汉曾感慨:“予倩夫妇在昭平、黄姚一带山区和反动派的迫害苦斗了整整一年。”的确,如果把先生的一生比作一曲华美壮丽的乐章,那么黄姚时期,可说就是乐章中最激动人心的华彩段落。

这一短暂而华美的段落,是欧阳予倩把他的戏剧思想落实到现实层面的必然结果。追求真实,强调写实,强调为现实的社会生活服务,也就是秉持一种现实主义戏剧观,就是欧阳予倩戏剧思想的基本精神。现实主义戏剧观作为予倩先生对戏剧总的追求,指的就是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去理解戏剧的功能和作用。

还在20年代中后期,予倩先生就认识到,“大凡社会事业,总不能脱离政治关系”。在他看来,“艺术的标准就是要把握住人生的真实、社会的真实。失了这真实性,作品便不能成立”。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真实性呢?他认为,就是“让他们(民众)知道帝国主义深入到什么程度;要知道民族衰落的所以然;要知道饥饿与破产的原因;要从醉生梦死、得过且过、颓废的空气中振作起来……真实描写我们民众从重压中挣扎奋斗的精神的写实作品”。当时的中国,只有这种写实主义的戏剧,才能“让民众在我们所演的戏剧中,认识革命的精神,认识社会的情形,认识自己的地位。进一步说,是要世界上的人们在我们的艺术里,认识我们民族奋斗的精神”。当时的中国,硝烟弥漫,生灵涂炭,救亡图存就是全民族最紧迫的行动,就是国家与社会生活中最大的政治;民主爱国、团结抗敌,就是那个时代最高的真理。

由现实主义戏剧观出发,因此予倩先生当时不疏散到重庆,而是愿意接受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到桂东南“组织当地人民干它一家伙……去撒革命的文化火种”。其时他并不是共产党人,而实际上他也知道他的行动,以及和他一起并肩战斗的那些同仁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他曾说:“中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一般地都直接间接地受到党的领导和影响,我当然也不能例外。1934年我回到上海后,比较以前和党接近了一些,抗日战争爆发后便一步步地更加接近,一直和地下党员共同活动。”因为共产党是真心爱国救民,誓死抗日,站在正义与真理一方的。他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怀抱以戏剧运动、文学活动去推动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而戮力奋斗的“积极分子”,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同样,基于现实主义戏剧观,我们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在黄姚时,予倩先生暂时地“脱离”了写剧本、排戏演戏。因为在他眼里,战火燃遍的神州大地,就是一个宽广壮阔的大舞台;在民族存亡的关键剧情中,他写时评杂论,他办报,其实就是在这场民族大戏中,自觉主动地成为演员,一个战士的角色。在偏僻的山乡,要唤起人们的爱国激情和抗敌斗志,就通过报纸宣传来达到这种目的,这无非是他戏剧思想下必然的行动逻辑。

在黄姚所写的《作家谈》中,予倩先生曾说:“作家不断地探求真理,也就是不断地锻炼着自己的思想,在进行的途中,永远是战斗的。所以作家的思想是从斗争中建立起来。”这是予倩先生对他艺术实践的总结。他的一生,包括黄姚时期的文学活动就是这种思想最忠实的体现。这种人生,是与追求民主进步,追求真理,与民族的救亡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把戏剧—文学熔铸于民族大业的激流中,是他毅然且必然的抉择。黄姚时期的予倩先生,展示了一条不断走向正确方向和崇高目标的人生轨迹;在黄姚留下的,是先生生命中的一段峥嵘岁月。

[1]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全集·第6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全集·第4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苏关鑫.苏关鑫集[M].线装书局,2010.

[4]黄世智.桂林文化城现代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J].歌海,2009(5).

[5]田汉.他为中国戏剧运动奋斗了一生.欧阳予倩全集·“序”·第1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6]朱其现.抗战中的《广西日报》昭平版[J].广西地方志,2005(4).

[7]苏关鑫.欧阳予倩年表(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8]周谷年.欧阳予倩广西办报记[J].档案与史学,2000(4).

[9]李梅甫.忆《广西日报》“昭平版”[J].广西党史,1995(5).

[10]张锡昌.保卫桂东南的号角响了[N].广西日报(昭平版)创刊号增刊,1944-11-1.

[11]何香凝.《广西日报》(昭平版)创刊号增刊题词[N].广西日报(昭平版),1944-11-1.

[12]翟伟.梦境黄姚[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

[13]蔡美云.欧阳予倩戏剧思想初探[J].戏剧,1999(2).

[14]张鸿慰.欧阳予倩与《广西日报》昭平版[N].广西日报,1989-4-20.

[15]欧阳予倩.作家谈[N].广西日报(昭平版),1945-6-30.

猜你喜欢

昭平黄姚日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夜黄姚
记住黄姚
古镇黄姚
黄姚:惊艳了时光
灵魂不等式及其应用
“一分为二”:破解一次复合型函数问题
2017年高考三角热点考向预测
灵感日报
两次求导 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