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及解决对策

2013-08-15王兴业宋怡达李德宁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信仰校园文化政治

王兴业,宋怡达,李德宁

(吉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讲话中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中国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社会信仰,当代中国大学生则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寻梦是当代大学生的坚定信仰,追梦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筑梦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使然。切实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构、教育与培养工作,引导当代大学生群体坚定信仰,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所在。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现实呈现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重塑,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与影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勇于奉献、拼搏进取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从支边支教到乡医村官,从见义勇为到科学探索,到处可见当代大学生为了信仰在寻梦追梦的身影,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柱,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不容否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信仰也出现了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信仰缺失问题。所谓信仰缺失,其实质就是信仰危机,是指大学生对既有的信仰怀疑、动摇、冷漠甚至抛弃。表现在信仰的选择上迷惑彷徨、盲目随意,信仰取向非科学性、世俗性,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对个人理想的茫然。

(一)信仰缺失,精神空虚

信仰缺失,即没有信仰,不知道该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由于没有信仰,必然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待生活和事业,过着“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空虚精神生活,看社会、看事物、看他人都是灰暗无聊,而自己又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不善于接触社会,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往往自我封闭,迷恋网络,企图在虚拟网络世界寻求解脱。

(二)信仰盲目,摇摆不定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初步树立,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历练,加上青年人偏激冲动的特性,初步树立的信仰往往会被从众心理、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左右,导致时而相信、时而怀疑,往往因为一件负面的社会事件,就把整个社会看成漆黑一团,从而动摇或放弃心目中已经树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部分大学生甚至把喜好、好奇、崇拜升华为所谓的“信仰”,信仰选择和树立的情绪化问题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

(三)信仰功利,世俗本位

一些大学生虽有理想信念,但他们把理想和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联系在一起,甚至寄托在神灵的庇护上,当学业、就业等遇到挫折时,往往在宗教信仰中寻求慰藉。这种信仰的非科学性、世俗性,必然导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对立与冲突,使之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甚至为满足个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以身试法。

(四)信仰宗教,宿命敬神

伴随外来文化的进入,宗教信仰已成为我国居民多元化信仰选择之一,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扩展。尽管真正入教、信教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但自觉不自觉接受宗教文化、佩带宗教徽章、过宗教节、购买宗教商品者则较为普遍。在宗教信仰中,又以基督教、佛教居多,他们由信神、拜神到过分倚重教义,导致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宿命论思想,把社会进步、个人成功的希望都寄托于宗教上,由无神论者变成了宿命论者。

二、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信仰作为心灵的产物,主客观、内外因等诸多因素均可对其产生影响,作为人的意识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对此也并非万能。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在初高中阶段比较普遍,学生接触社会较少,虽然步入大学的殿堂,但思想上和心理上都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初步形成之中,所以诱发信仰缺失的几率非常大。

1.缺乏夯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信仰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信仰者对所信仰的理论、观念等自觉的接受和认同,并不断把这种认同付诸于实践,所以,信仰的真正含义是信与行的统一。然而,在自我意识、竞争意识膨胀的氛围下,许多大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把自己知道的一知半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定为“毫无价值”并加以抛弃,盲目推崇所谓的西方“实用理论”,从而引发信仰危机。

2.严重的自我意识膨胀和价值观扭曲

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践行。但是,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和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养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应试教育中,家长和学校教给学生更多的是考高分、进名校、找好工作、挣大钱。用这种价值取向选择信仰,自然不会以社会利益为重,而是以“是否对我有利”为标准,惟我、本位、私欲不断膨胀,忽视精神世界的追求,导致价值观扭曲,缺乏精神寄托、没有梦想,失去坚定的信仰而迷失前进的方向。

3.自控能力差,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过惯了紧张的充满压力的初高中学习生活之后,进入大学的校园,忽然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看管了,没有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压力了,原本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开始放松自己的学习,大部分兴趣和闲暇时间投到了网络上、谈恋爱上,抱着“跟着感觉走”、随遇而安、随心所欲的态度,“六十分万岁”、“七十分浪费”,不思进取、思想空虚。当学习成绩落后时,又无心追赶,自曝自弃,形成恶性循环,无信仰可言。

(二)社会负面影响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大学生接触社会黑暗面越来越多,对信仰形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金钱和享乐的诱惑问题,腐败现象的存在问题,社会不公平的问题,上学、就业、提职晋升“拼爹”问题等等,这些现象使部分大学生困惑迷茫,从而导致信仰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则趁机填补信仰空白,信仰缺失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模式陈旧的原因

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三条渠道,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二是党组织,三是团组织。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枯燥,缺乏生动、鲜活、互动的教学情景,没有起到解疑释惑的效果,学生反感、抵触,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坚定的政治信仰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四)外来文化冲击的原因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的国际交流迅速扩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冲击不容忽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的变迁,大量的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通过书籍、网络、影视作品和音乐等各种各样的途径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使得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从小就受到大量西方社会思潮、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对本国文化淡漠,对西方文化盲目推崇,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处于“交叉路口”,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原有的信仰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新的主导信仰尚未形成,进而导致无信仰主义泛滥,出现信仰真空。

(五)网络媒介负面引导的原因

随着科技进步,网络迅速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网络文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当代大学生既是网络文化最大的受益者,又是最大的受害者。良莠不齐的信息,无限放大的阴暗面,黄色视屏传播,虚拟网络世界和网络游戏,对于辨识能力相对不高的大学生而言,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否认社会主流,消极对待人生,逃避现实,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甚至到网络游戏中寻求成就感,进而导致信仰的失缺。

三、解决大学生信仰缺失的路径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意识形态的最本质体现,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夯实基础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坚定的信仰十分重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思想基础薄弱,极易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及文化的影响和冲击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信仰缺失问题,最首要的就是弘扬社会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基础在大学生群体中夯实加固。所以,必须加速构建良好的价值观。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党团组织、各种学生社团、社会志愿者、社会实习实践等组织,全方位弘扬社会主旋律,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中国梦的实践者。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面对整体素质高、思维活跃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形式、新任务、新发展的需要。一是构建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即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全员教育即全体教职工(校领导、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都是施教者,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原则,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体系;全过程教育是指从大一新生入校到大四学生毕业整个过程的培养,都要渗透、体现出理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体系;全方位教育是指不仅课堂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宿舍管理也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回家后也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参加社会实践更要体现中国梦和个人梦的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坚定信仰的同时,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二是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家长委员会四位一体,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如何讲清基本理论,阐释社会现实问题,解决思想认识症结,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引进影视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头脑风暴、研讨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强时代感、说服力、通俗性、趣味性和求知欲望。四是投入人文关怀,注重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与解疑释惑相结合,就变成了简单的说教,就会失去信任。当然,一味地解决实际问题,不重视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同样不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一是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以“德育”抚平“躁动”的心态,促进人性的丰富与高扬,使大学生、广大教职工都能够以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构建与人和谐、脚踏实地的人生理念,从而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二是加强“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为此,学校应从学习、生活、安全、心理等方面开展积极健康的活动,用校训去激励师生为践行校园精神拼搏奋斗。三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活泼新颖、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艺术性和高雅性。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特有的作用。

(四)加快红色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

在网络时代里,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纯熟使用也使得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将传统理论教育同红色网络教育相结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库,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够搜索到弘扬主旋律的信息;二是建立有吸引力的红色网站,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知识、理想信念的了解感兴趣;建立垃圾信息过滤系统,使学生能够避免垃圾信息的错误导向和对思想的侵蚀;三是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建设一支渊博的专家学者队伍在校园网上传播知识、启迪智慧、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与学生对话、交流、互动,为学生解惑释疑,从而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梦的实践。

(五)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前一味重视成绩而忽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基本理论缺乏,判断识别能力不强,自治自控力较差。因此,大学四年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理论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四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正确引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以及正确对待成败的态度,全方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思想道德素质高、业务技术素质强、文化审美素质好和心理生理素质过硬的有梦想、有追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把中华民族的伟大构想与个人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一代寻梦、追梦、筑梦的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信仰的培养,在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之确立科学的精神支柱。只有大学生对科学信仰有着执着的追求,才能促使他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才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出应有的努力。

猜你喜欢

信仰校园文化政治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论信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铁的信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